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

教養與禮貌: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我們通常所說的教養,是指表現在行為方式中的道德修養狀況。是社會影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個人修養的結果,尤指在家庭中從小養成的行為的道德水準。 禮貌是指言語動作謙虛恭敬的表現;教養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養。

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教養”,中國古時《三字經》就提到了,指的是人從小就應該習得的一種規矩,待人接物處事時的一種敬重態度,特別指出,人若沒有教養,便是家長老師的失職。

“教養”,在西方文化中寫作“MANNER”指的是禮貌,規矩,態度,風度,生活方式,習慣……等等。英國王太后曾說:“MANNER”實際上是英國皇室存在的一個象徵。“教養”在我們當今的文化中,更多被歸類到“禮儀”“素質”“道德”一類。

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禮貌和教養不全是一回事,禮貌只是教養的表現形式之一,懂禮貌和禮節的人不一定具備教養,而有教養的人通常都懂得遵守他所在環境中的禮節和禮貌。比如一個有教養的農民會很好地遵守鄉村禮節和禮貌。

禮貌是外在的、表面的,是經過訓練和刻意就可以裝出來的。而教養是發自內心的,是由環境、教育、經歷等結合成的內在素質。也就是說一個人有禮貌,討人喜歡,但他可能內在是自私虛偽的。但當說一個人有教養時,不僅說明他的外在行為,而且還說明這個人的內涵、道德品質是好的。

教養與禮貌是既有區別又相互聯繫的。區別在於,教養反映的是人本質上的品質與道德水平,反映一種積極的對己對人的態度和行為,而禮貌只是人與人交往時所表現出的對人謙讓恭敬的外在舉止。它們的聯繫在於,有教養的人與人相處時總會藉助禮貌這種形式。因此,我們既不能說一個社交場合彬彬有禮而私下總說人壞話的人有教養,也無法說一個“刀子嘴豆腐心”,十分熱心助人的人有教養。

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好的教養是天生髮自內心的行為,它是善良地對待他人,是一種天性,而不是後天的強制學習。我曾在意大利、牙買加以及美國西部和那裡的農民們相處過,他們雖然從事體力勞動,但卻天生有一種謙遜的禮貌。

教養的本質是對人的關懷。因為關懷,我們才能注意並準確地把握交往尺度,給別人留下了必要的私人空間;我們才會克服種種不便,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社會公德的要求;注意處處使用禮貌用語,努力營造文雅平和的氛圍。

人際交往有一條基本規則:你怎樣待人,別人也怎樣待你。你關懷別人,對別人體貼、周到、真誠、正派、尊重、得體,別人通常也會反過來如此待你。久而久之,你就會具有人際吸引力,你的社會交往、社會讚許需要就能得到充分滿足,於是,你便為自己創造了一種有助於持續發展的良好的人際環境。

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窮養富養,最貴不過教養。那些骨子裡深藏教養的普通人,他們以溫柔對待世界,一定會被這個世界溫柔對待。

1

1一個媽媽帶著一個一歲半嬰兒上飛機,

她怕孩子會吵鬧,

打擾到周邊的客人,

給其他旅客每人發了一份小禮物,

並附了一張卡片。

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機艙的人都被她小小舉動溫暖了,

溫暖的機艙,寶寶也似乎特別懂事,

不哭,不鬧,感受著這個世界愛意的傳遞。

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父母的修養,是孩子的教養

好的教養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財富

2

火車站,自動取票機前排著長隊,

有個女孩的車快開了卻還沒取票,

她跑到隊伍前面跟排在第一的小哥哥說:

“可以讓我先去嗎,我的車快開了!”

小哥哥說:“好,你先取吧。”

然後……

走到隊伍的末尾,重新排隊。

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可能很多人會遇到這種狀況,

但這才是讓人插隊的正確方式,

在伸出援手的同時,

顧及別人,不影響他人,

真正有素質的體現。

3

在讓人崩潰的南京地鐵早高峰裡,

一群農民工害怕自己的行李

影響到急著上班的乘車,

在地鐵站裡足足等了兩個小時。

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他們還說,

我們不趕時間,讓他們先走,

每個人上班都不容易。

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本無需這樣做,他們卻這樣做了。

相比於那些上地鐵時猛擠猛推的人,

他們的為別人著想,難能可貴。

4

剛剛下完一場雨,公交車緩緩靠近,

司機只見一個農民工在遲遲不肯上車,

他在路邊仔細將鞋上粘滿的泥土蹭掉,

因為還沒蹭乾淨,

上車後還一直把腳懸著,不敢用力踩地面。

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教養無關貧富,

卻體現在每一個細節裡。

5

在北京地鐵上,

一個孩子因為身體不舒服吐了,

父親立刻給周圍的乘客道歉,

並蹲下了整理乾淨嘔吐物。

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教養,

不是富貴人家的專屬,

也不是貧窮人家的私藏。

良好的教養,

是為孩子心靈世界打造的一盞明燈。

6

氣氛熱烈的演唱會結束,

散落在地上的熒光棒嘲笑著人們的冷漠,

卻見一個小小的女孩走來,

彎腰一根一根將熒光棒撿起。

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大人丟下了素質,

女孩撿起了教養。

7

一位七旬老人,

一定要給醫生塞紅包。

醫生說這紅包我們不能收,

老人便把紅包放在窗口邊上,

默默離開。

紅包裡有1000元現金和一張紙條,

“上世紀六十年代,

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堅守自己的原則,

也是一種教養。

8

在擁擠的地鐵上,

一個小孩子總說累,想坐著。

姥姥卻蹲下來,讓外孫坐在自己腿上,

並在他耳邊跟他說:

“這些叔叔阿姨上一天班很累了,

你都5歲了可以自己站好,

不需要讓座啦。”

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而言傳身教,

是最好的教育。

9

河北石家莊發生的溫暖一幕:

在一條沒有路燈的馬路上,

姥姥帶著小女孩要過馬路,

看見有車來打算退回人行道,

沒想到車先慢慢停下讓她們走。

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姥姥帶著女孩從容不迫地過馬路,

並示意女孩要謝謝車主,

於是小女孩向讓行車輛鞠躬,

向司機揮了揮手,說了聲“謝謝”。

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每個孩子都像一張白紙,

本是天真無邪,

而教養,是家長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10

一位司機禮讓了等待過馬路的老爺爺,

讓她沒想到的是,

這位老爺爺竟然脫帽鞠躬表示感謝。

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你的禮讓,我的感謝,

在一來一往之間,

陌生人的兩顆心也能靠得很近。

11

一位小朋友在垃圾桶上貼著一張字條,

上面的字雖然歪歪扭扭,

但紙上的內容卻無比溫暖。

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很多人忽略的事,

一個孩子記住了並認真對待,

一句未曾謀面的“對不起”,

是最貼心的關懷。

12

地鐵上,一個坐著輪椅的乘客上車了,

輪椅停不穩前後滑動,

坐他旁邊,本在玩手機的男生,

很自然地用手拉住晃動的輪椅,

又把一隻腳卡在輪子下,把輪椅固定住。

幾站過去了,一直沒放手。

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善良不要喧譁,

只需一個無聲的動作就能體現,

這個世界還是有人在偷偷愛著你。

13

一天的早上,

路人都紛紛對一個乞討者繞行,

一位環衛阿姨卻將自己帶的雞蛋早餐,

讓給盲人乞討者吃,

還將雞蛋剝了殼放入盲人口中。

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盲人感謝萬分,

激動地跪地磕頭,

環衛阿姨連忙扶起。

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你的一次善舉,

可能是對別人的一次救贖。

13

河南鄭州,一位老人乘坐公交車時,

走路顫顫巍巍,上車十分困難。

車長見狀,立即下車攙扶。

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車長將老人家安頓好,

老人家再三抱拳感謝。

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到站後,車長主動背老人下車。

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尊老愛幼是中國的傳統美德,

尊重是相互的,

你對別人的好,會被看見。

14

在節目《開學第一課》中,

董卿面對照顧輪椅上的老人,

即使穿裙子,

她還是選擇跪地採訪。

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教養的外在表現 - 個人禮節行為指南

此處單指禮貌——教養的外在表現——的行為指南,畢竟內在表現不是“行為”。

別人給你倒水時,不要幹看著,要用手扶扶,以示禮貌

別人對你說話,你起碼要能接話,不能人家說了上句,你沒了下句,或者一味的說著啊啊啊,是是是.

有人盯著你看的時候不要直視對方,假裝沒注意到.

別人釋放“有毒氣體”的時候不能嫌惡地躲開或者拿手扇,裝作若無其事.

被領導訓斥的時候,不要低頭,要直視領導,表示接受批評,領導的火就會慢慢消退,否則,領導會火上加油.

吃完飯退席時說:“我吃完了,你們慢用。”

給人遞水遞飯一定是雙手。

坐椅子不要翹起來

吃飯要端碗,不要在盤子裡挑揀 不要拿筷子敲碗

最後一個進門要記得隨手關門

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送人走要說:“慢走。”

洗了手不要隨意甩手,水會甩到人家身上很不禮貌

遞刀具給別人要記得遞刀柄那一端

不揭別人的短處

聽別人說話的時候,眼神不要遊移。這樣顯得很沒禮貌。

幫別人倒茶倒水之後,壺嘴不要對著別人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遇到那種往裡往外都能開的門,拉而不是推。

屋裡有人的時候,出門要輕手關門

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盛飯或端茶給別人時,如果中間隔了人,不要從別人面前經過遞,而要從別人後面繞過遞

學會溫柔學會聆聽

去別人家裡,不要坐在人家的床上

在酒桌上與別人碰杯,自己的杯子一定要低於對方的,特別是對方是長輩或領導,敬酒的時候要站起來,以示恭謹

如果問別人話,別人不回答你,不要死著臉皮不停的問。

吃飯的時候儘量不要發出聲音

撿東西或者穿鞋時候要蹲下去,不要彎腰撅屁股---尤其是女孩子

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別人批評你的時候,即使他是錯的,也不要先辨駁,等大家都平靜下來再解釋——顯得大度 '

做事情要適可而止,無論是狂吃喜歡的食物還是鬧脾氣

到朋友家吃完飯,要主動幫忙洗碗清理桌子-----主人做飯已經很辛苦了,不能事後還讓主人清理

待客不得不大,持家不得不小

不要跟同事議論上司或其他同事的是非,你的無心之言很可能成為別人打擊你的證據

擦桌子的時候要往自己的方向抹

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打電話接電話第一句話一定要是喂,您好;掛電話的時候,對方如果是長輩,或者你的上司,那麼就等對方先掛了你再掛。如果你自己就是長輩或上司,那就主動先掛電話,別讓電話那邊的人等

不隨地吐痰扔東西,如果沒有垃圾箱,就拎回家扔垃圾筒裡

走路手不要插在口袋裡

不管什麼條件下,仔細刷牙,特別是晚上

少說別人是非,把自己管牢

女生,和男孩子出去要自己買單

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要怨天由人,在做之前要想想應不應該,出了事要學會自己解決

如果是彈簧門,不管是拉還是推,請先出後進。如果身後有人應主動把門扶好,防止門彈回拍到別人。別人為自己開門一定要說謝謝。

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有禮貌應該是對所有人,無論是上司,長輩,餐館服務員或是路邊撿垃圾的老者.

不要插隊。你爭取到的,只是等待的那幾秒。可是你失去的,卻是別人對你素質的肯定。(如果實在有急事,向排在你前面的人說明情況。這時候,大多數人會主動讓你站到第一位。)

倒酒倒滿,斟茶斟半。在國內倒酒是要倒滿的,以示尊敬,在國外,或者對外賓,尤其是倒紅酒,不管給誰到,一定是少於酒杯的一半,三分之一左右

晚上從朋友家回來,到家後一定要告訴朋友,你到家了。不管人家關不關心這是禮貌. 如果有朋友晚上回家,發一個短信問有沒有到家

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飯局上,每上一道菜,讓領導和長輩先動筷,或是主動將菜轉動到他們面前

別人睡覺的時候,儘量放低走路、做事或說話的音量。

說話時請和他人保持距離,不要緊貼別人

說話還是多用“您”“請問”這樣的敬詞,多用“麻煩您”“打擾了”“實在很抱歉”之類表示歉意的詞,多用“好嗎”“行不行”“您覺得呢”等等探詢語氣的詞。

別人講話時不能打斷,聽完別人的意見,哪怕不同意也要溫和的點頭以示尊重

公共場合,手機鈴聲、信息提示音調的輕聲一些,最好是震動。講電話時不要興致勃勃地提高音量、手舞足蹈,破壞了周圍的寧靜,讓別人都不得不注意到你,那是很失禮的。

正在和眾人談論事情的時候,電話響了,要告訴大家:對不起,你們先談,我接個電話

出門拜訪別人。主人送你時,一定要說:請留步,不用送了。

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第一個進電梯時,要摁住按紐,等後面的人都進來。出來時,如果你是下級、是晚輩,如果時間不太急,就等別人出去你再出。

別人把她很珍惜的或者很昂貴的東西送你時,最好不要接受。君子之交淡如水,有時,物質會破壞了珍貴的友情。

當別人向你尋求幫助而你幫不上忙時表示歉意,再想補償的辦法。比如,“你上網查一下。那上面說不定有...”,永遠不要生硬地用一個“不”來拒絕別人,那樣會顯得你特別冷漠、傲慢。

夾菜時,若別人先夾,且你所要夾的菜在別人的手的另一側,就應該等別人先夾好,而不是從下方或上方穿過

男女一起走路時(靠右行),要讓女生走在自己右邊,因為右邊比較安全。

打的時,若是自己攔的車,不能自己搶著坐後排。

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因此,我說:

一個人最高級的魅力,

不在於她賺多少錢、地位有多高,

也不在於穿多少名牌衣服,

而是舉手投足間散發出的教養。

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教養,從每一個細節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