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半岛上,习近平欣赏“六色花”

​4天前,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虽然拉下了帷幕,习近平总书记却依然停留在这座美丽的山东半岛上。6月12日到14日,习近平走过了“东方瑞士”青岛城、北洋海军发源地威海市、古丝路发源地之一蓬莱市、“一带一路”重点建设港口烟台市、“泉城”济南市,深入基层一线,看望了科研院所的工作人员、社区居民、党性教育基地学员、企业员工、新农村农民等。绿意盎然的齐鲁大地,生机勃发的山东人民呈上的“六色花”,让习近平一睹齐鲁大地“五位一体”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成效。

翻飞的红色旗帜,指引心中的信仰。近代以来,是什么指引中华民族在饱受外来侵略中奋起反抗,走出一条适合中华民族发展的正确道路,找到奋斗的方向?是信仰,是先辈们用鲜血书写的历史经验,是与时俱进的新思想。站在那座伫立在威海的甲午中日战争纪念馆前,习近平说:“我一直想来这里看一看,受受教育。要警钟长鸣,铭记历史教训,13亿多中国人要发愤图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更强大。”125年前,那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清廷惨败,日本军舰挥舞着“大刀长矛”直冲我国旅顺、威海,残杀我中华儿女。强大,是先辈们用血给我们提的醒。然而,没有正确指引的强大武力也许有一天反而会成为威胁自身安全的利刃。同时没有我们党自身的强大,我们也不可能取得胜利。正如6月14日下午,习近平在听取了山东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提出的:“我们党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不断推进自我革命,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领导干部必须珍惜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做到忠诚老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时刻想着为党分忧、为党奉献。”能带领我们走向幸福生活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植根于红色土壤,汲取红色养分,激发红色基因,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将自我革命进行到底,让理想信念成为每一位共产党人一生的追求和坚守的阵地。

风吹过黄色土地,幸福洒向千万家。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创造一个公平、正义,幼有所学、老有所养的社会,让群众在劳动中得到报酬、尊重、平等和自由,这是社会安定、国家安稳的基石。“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把人民群众装进心里,俯下身子倾听他们的诉求,找出民生短板问题,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实行人才战略,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打造农业强国以技术创新、结构调整确保粮食安全,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以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兜底民生工程,引进人才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城乡协同发展,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才能让每一个人都幸福起来。正如习近平在青岛市李沧区上流佳苑看到用餐的居民脸上的微笑,那是幸福;在李沧区社区广场上享受悠闲时光的居民脸上的笑容,那是幸福;在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一处三室一厅的屋子里安居乐业的村民赵顺利一家脸上的笑容,也是幸福。

翻起蓝色浪花,探索海洋秘密。蔚蓝的大海占据我们这个地球的三分之二,蕴藏着巨大的能源、资源,如何挖掘出深藏在蓝色浪花之下的宝藏,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重要课题。6月12日上午,习近平首先来到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考察,他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研是推动我们强国战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定要抓好。关键的技术要靠我们自主来研发,海洋经济的发展前途无量。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他勉励工作人员再接再厉,创造辉煌。我们都知道中国是拥有300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的海洋大国,但我们还不是海洋强国。2018年4月12日举行的南海阅兵向世界昭示了我们拥有维护海洋权益和开发海洋资源的能力,但台湾问题、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等时刻警示着我们正处于一个虎狼环视的环境中,必须加快海洋科研步伐,以自主创新激发内生动力,提高海洋资源开发率和利用率,同时加快国防建设,全面建设世界一流海军,筑牢我国海洋防线,才能确保国家安全,海洋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浓艳的绿色枝叶,装点山川大地。从古自今,人类的生产、生活依赖于生态自然,我们如果毫不节制地从自然中获取能源、资源、食物等等,最终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也就变成了座座荒山。6月12日下午习近平在考察华夏集团生态修复项目时说:“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印在脑子里、落实在行动上,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让祖国大地不断绿起来、美起来。”罗卡定律指出凡两个物体接触,会产生转移现象,即会带走一些东西,亦会留下一些东西。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拿走的是资源能源,留下的必然是千疮百孔的随时会向人类报复的生态环境,酸雨、雾霾、全球气候变暖……保护环境势在必行,即使是几十年、上百年,只要我们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就一定能打造出第二个、第三个塞罕坝。

华贵的靛青色,承载历史的厚重。民族之魂,是一个民族永葆生机的重要因素,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历经五千年岁月的洗礼后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因为流淌在我们血液之中的文化和信仰,这是中华民族活的灵魂。6月14日上午,习近平冒雨来到位于山东半岛北端的蓬莱市,他提出:“我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丰富历史画卷。领导干部要多读一点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更多精神营养。要加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让优秀文物世代相传。”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因为历史、文化的断层,导致曾经的文明留存于遗迹和文字中,而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将民族发展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中华民族浓厚、多样的文化为养分,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至今仍旧保有曾经的文明和辉煌,这就是文化传承的力量。无论时代怎么变,先辈们留下的优秀传统文化都将成为我们继续开拓创新的根基,保护传统文物、文字,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我辈中人必须承担的重任。

橙色助力,创新推动发展“过坎”。此次山东之行,习近平先后考察了青岛蓝谷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万华烟台工业园、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烟台基地、浪潮集团高端容错计算机生产基地等地,在听取山东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思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基础设施提升,推动海洋强省建设,推动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有效进展。”习近平所看、所讲目的就是把高质量发展的文章做好,这才不愧是新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