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系統性風險不能忽視期貨市場

防範系統性風險不能忽視期貨市場

最初的現貨遠期交易是雙方口頭承諾在某一時間交收一定數量的商品,後來被標準買賣契約代替。1571年倫敦開設了世界第一家商品遠期合同交易所——皇家交易所。1848年,82位商人發起組織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1851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引進遠期合同;1865年芝加哥穀物交易所推出“期貨合約”的標準化協議,它允許合約轉手買賣,並有完善的保證金制度,1882年交易所允許以對沖方式免除履約責任,增加了期貨交易的流動性。

期貨可以雙向交易,可以買多也可賣空。價格上漲時可以低買高賣,價格下跌時可以高賣低買。做多可以賺錢,而做空也可以賺錢,這就是所謂期貨無熊市。

期貨是零和市場。在某一時段裡,不考慮資金的進出和提取交易費用,期貨市場總資金量是不變的,市場參與者的盈利來自另一個交易者的虧損。

期貨交易的了結一般有兩種方式,一是對沖平倉;二是實物交割。

普通投資者做多螺紋鋼不是為了幾個月後買螺紋鋼,做空橡膠也不是為了幾個月後把橡膠賣出去,如果合約一直持倉到交割日,投資者就要全款買入實物貨物,或者提供實物貨物進行交割。

期貨的三大功能:

1、發現價格

由於期貨市場集中了大量的市場供求信息,不同的人對各種信息有不同理解,進而預期會影響供求變化,於是對遠期價格產生分歧,連續的、公開的價格博弈形成了期貨價格。

2、套期保值

即在期貨市場上買進或賣出與現貨市場上數量相等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貨合約,使期現貨市場交易的損益相互抵補,以鎖定企業的生產成本或商品銷售價格,保住既定利潤,迴避價格風險。

3、投機或操縱謀取暴利

投機為發現主力意圖,跟隨趨勢,追漲殺跌,享受坐轎子的收益。

操縱為主力利用信息、資金、產銷控制等優勢,決定價格走勢,逼多殺空,獲取暴利。

期貨由於實施保證金制度,可以運用槓桿操作,因此可以快速翻倍,但也能血本無歸。

防範系統性風險不能忽視期貨市場

第一經濟首席經濟學家認為,傳統期貨理論的美好願望已經成為大資本巧取豪奪,壓榨供求兩端的遮羞布,賭性壓倒了理性,追漲殺跌的正反饋加劇了市場內在的不穩定性,極易觸發系統性危機。

期貨市場是價格發現還是操縱套利?

期貨理論的核心為套期保值,它可使供求兩端不賠不賺,以穩定價格,即其本意並非為牟利,而是降低風險,但現實已經偏離了本意。

如果供應商做等量的套期保值,銷售商同樣也如此,那麼,兩者相當於零和對賭,自然不虧不賺,這樣的價格發現與套期保值除了浪費時間與精力,一無所獲。

然而,由於時間的變化,供求雙方並不能完全做到等量,比如,一個農場主現在做了10手玉米,風調雨順,玉米豐收,或者遭遇洪水、冰雹、乾旱等惡劣天氣,玉米欠收,導致數量不等。

其實

真正在期貨市場中呼風喚雨的並非供求雙方,而是過剩大資本,它們時而做多,時而做空,打得小期民暈頭轉向,然後鯨吞之,同時掠奪生產者與消費者。

  • 2008年7月國際原油飆升至147美元一桶,高盛預測200美元並不遙遠,這讓中國的用油大戶——三大航空公司非常恐慌,但高盛卻救人於危難之中,拋出油價對賭協議:油價高於協議價,高盛以協議價賣給航空公司;油價低於協議價,航空公司以該價格購買。簡直是救世主!簽了!
  • 東航的版本為:“本集團通過航油期權合約來降低市場航油價格波動對於飛機航油成本所帶來的風險。截至2007年12月31日,根據簽訂的航油期權合約,本集團需以每桶50美元至95美元的價格購買航油約7,980,000桶,並以每桶43美元至115美元的價格出售航油約2,300,000桶。此等合約將於2008年與2009年間到期,本集團的航油期權合約不適用於套期會計原則,其公允價值的變動計入當期損益。”

然風雲突變,國際原油一路下滑,截至2008年11月14日東航已經浮虧47億元,2008年12月9月,國際原油跌破40美元,虧損加劇。

其它兩兄弟同樣不能倖免,虧損到退市邊緣,直到對賭協議結束後才享受到市場的低油價,鉅額虧損逐步消減,這讓高層震怒,董事長總經理被罷免。

以後,它們明白了期貨市場的險惡,明白了高盛才是大玩家,可以翻手為雲覆手為雨,變得謹慎行事了。

防範系統性風險不能忽視期貨市場

瘋狂的蘋果期貨。

  • 全球首個鮮果類期貨品種——蘋果期貨自2017年在鄭商所掛牌上市,由於甘肅、陝西、山西等蘋果主產區遭遇“倒春寒”的極端天氣,市場預期會大幅減產,推動蘋果期貨價格大幅上漲。蘋果1810品種自2018年2月22日創出上市新低5841元后飛漲,到2018年5月18日的9235元,累計漲幅58%。在一個十倍槓桿的市場下,在不到3個月時間裡漲幅超50%,讓市場人士目瞪口呆。

更讓人震驚的是一個蘋果期貨品種的成交量達到了3579億元,2倍於上證指數全天成交量,凸顯資本的狂熱。

這種瞬時畸高的成交量,在流動性短缺的今天,債務地雷此起彼伏的當下,極易觸發銀行轉賬支付危機,進而導致整個金融系統崩潰。

國務院參事夏斌認為,系統性風險有兩大特點:傳染性快,隱蔽性強。房地產泡沫、地方債務風險居於明處,容易識別,而期貨交易過去成交量小,影響有限,現在卻極有可能成為導火索。

  • 在2018年6月14日開幕的第十屆陸家嘴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指出,金融體系中有過多的順週期因素、正反饋機制,容易使系統大起大落。目前已經通過宏觀審慎政策框架來引入負反饋的機制,減少順週期性。但是這個做法並不有效徹底,經濟體系中仍然有非常強的順週期特徵、正反饋特徵。

期貨投機者的追漲殺跌、追隨趨勢天性正屬於典型的正反饋行為,加劇了價格的單邊運動,儘管它是微觀個體適應環境的行為,但也惡化了經濟環境。而宏觀整體管理者的使命卻是製造負反饋,扭轉乾坤,穩定價格,保護經濟環境,以實現明斯基的穩定不穩定的經濟。

在此癲狂之際,鄭商所啟動防控機制,自2018年6月14日結算時起,蘋果期貨合約交易保證金標準調整為9%,漲跌停板幅度調整為6%,其中蘋果期貨1807合約交易保證金標準調整為25%。但這種輕描淡寫的措施形如細繩栓牛,還是會被繃斷。

拉高價格,有助於減產果農的補償?

當然不會,尤其是對於絕產的果農。

消費者不得不接受高價蘋果,誰賺了呢?

期貨中間商賺了差價。

新宏觀主義認為,期貨本質不在於套期保值,而在於鼓勵儲備,穩定供求。

從期貨的核心理論——套期保值看,生產商除了實際生產投資外,還需要做賣出合約,而賣出合約意味著交易對手的資金買入,如果不進行對沖而實物交割,那麼,這筆投資需要購買倉儲場地、設備、商品保養維護、承擔商品損耗,它可將瞬時一次性大量供應均勻化,穩定了物價,有利於生產者與消費者,因此,該投資行為應予以鼓勵,也就是鼓勵實物交割,抑制對沖平倉。

最後,新宏觀建議對期貨交易徵收差別所得稅,對沖平倉贏利徵收高額所得稅,實物交割不徵或少徵,避免過度投機與價格操縱,防範系統性風險。

這是銀保監會、證監會迫切面對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