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倉跑贏大盤不是笑話,觀望仍是較理性策略

空倉跑贏大盤不是笑話,觀望仍是較理性策略

週三,A股早盤全線低開,隨後即承接週二恐慌的情緒進一步向下運行。在中午臨近11點附近各大指數一度殺跌至1%,此後小幅回升,午後股指快速上行,次新股領漲,三大指數快速翻紅並持續走高。各指數全天先揚後抑,呈現探低反彈格局,行業個股普漲。盤面上,有四點現象值得關注:

一、次新股快速反彈,板塊漲幅近3%,板塊內多隻個股漲停。由於次新股套牢盤壓力較小,同時經營及融資上的流動性壓力也相對較小,因此成為了技術反彈的集中做多的領域,適於短線快進快出博反彈。

二、鋼鐵板塊走強。西寧特鋼、首鋼股份、八一鋼鐵、柳鋼股份漲停。說明由於庫存減少和環保力度的不斷加強,激發了市場對鋼鐵出廠價格提升的預期,進一步帶動了鋼企半年報業績。在目前業績為導向的市場環境下,鋼鐵板塊短期的上漲趨勢有望延續。

三、釀酒、食品飲料、醫藥等大消費類防禦性板塊震盪走高。說明隨著A股納入明晟指數,外資加大了符合其風險偏好的大消費板塊的配置力度;同時由於市場仍面臨較多不確定因素,場內資金繼續在估值與業績匹配較好的大消費板塊“抱團取暖”。

四、跌停個股中低價股佔比較大,在跌停的50只個股中,股價低於10元的達34只,佔比近7成。另外中弘股份盤中跌破1元,兩市股價1元的仙股數量已高達20多家,這都說明隨著新股大量上市,績差股以往作為殼資源的流動性溢價已一去不復返,甚至開始出現大面積流動性折價,未來業績為主導的估值兩極化勢必會在A股持續上演,市場上強者恆強、弱者恆弱或將是常態。

消息面上,管理層開始密集發聲,央行行長稱股市大跌主要受情緒影響,新華社發文稱多方積極信號將支撐A股行穩致遠,四大報頭版文章稱A股不具備持續大跌基礎,同時央行也開始連續釋放流動性。管理層對市場的密切關注,有助於政策底的出現。

不過悲觀情緒不斷升級是此次市場走低的核心原因,短期市場情緒仍需要宣洩。首先,中美貿易摩擦的大幅升級,令市場情緒悲觀。其次,信用違約和股權質押風險令市場擔憂。股權質押危機被視為本輪個股閃崩潮的導火索之一。第三,避險情緒席捲全球市場,新興市場承壓。第四,A股限售解禁的壓力仍將持續。6月最後一週和7月第一週的周度限售解禁規模仍在1200億以上。第五,從統計數據來看,前四次上證綜指跌破3000點後的一個月,上證綜指均持續下跌,繼續釋放回調壓力。第六,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4年兩市市盈率曾經屢次跌至12倍後才出現反彈,上次市淨率低點1.58倍出現在2014年5月份。而上週滬深兩市平均市盈率和市淨率分別為17.58倍和1.89倍,即使考慮兩市2018年業績增速在20%-17%左右,則預計市盈率和市淨率仍有15%-17%的調整空間,即理論上上證指數跌至2600點出現歷史低點的概率較大。

綜合來看,悲觀情緒不斷升級是此次市場走低的核心原因,在中美貿易摩擦持續發酵、國內違約事件增多等事件影響下,短期市場悲觀情緒不斷升級。目前市場基本面雖沒有發生較大變化,但在跌破3000點後市場加速探底,市場情緒需要進一步集中釋放,A股還存在調整空間,情緒仍是主導。後市只有在情緒宣洩充分後,隨著政策善意的釋放,市場中期才有望企穩,而長期則有望出現修復行情。因此,短期應繼續立足於防禦,入場需要謹慎,不宜左側交易,空倉觀望仍是較為理性的策略。

(作者李泓灝,為中天證券經紀部業務總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