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高位盤整,新興市場尋求人民幣避險,未來人民幣國際化有望

中國央行6月12日(週二)將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設定為6.4121,較上一交易日調降57個基點,中間價貶值至2018年6月5日以來最低。

交易員稱,本週風險事件眾多,美聯儲料會加息25個基點,但歐洲央行會否提退出量寬時間表仍未可知,市場反應較謹慎,人民幣暫缺方向。

人民堅挺的秘密:新興市場尋求人民幣避險

隨著美元指數在95一線遇阻回落,6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更多呈現小幅震盪的運行格局。分析人士認為,若美元繼續走高,人民幣對美元仍將在一定程度上承壓,但就目前來看,年內人民幣對美元貶值風險仍有限。

美元高位盤整,新興市場尋求人民幣避險,未來人民幣國際化有望

1、美元指數自身走勢的不確定性加大

不少市場機構將4月下旬至5月末的美元反彈定義為修復行情,是對2017年美元指數大幅下跌的修復。

業內人士認為,美元漲至95一線,修復基本告一段落,後續上漲需要新理由,要麼是美聯儲加快加息步伐,要麼是歐元等美元指數權重貨幣超預期疲軟。當前市場對未來美元走勢的看法分歧很大,未來美元走勢的不確定性不小。

2、人民幣匯率仍有比較強的支撐

首先,經濟增長韌性較足,經濟增速出現快速下滑的可能性很小;其次,過去幾年貶值環境中,中國企業囤積了大量美元頭寸,結匯需求釋放有望對人民幣匯率形成一定的支撐;再者,境內股、債市場持續擴大開放,正吸引外資不斷流入;最後,去槓桿環境下,人民幣利率水平仍不低,可為匯率提供一定的支撐。

美元高位盤整,新興市場尋求人民幣避險,未來人民幣國際化有望

3、新興市場基金尋中國國債避險

中債登最新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外資持有中國國債規模達8388.99億元,創歷史新高,境外機構連續15個月增持中國國債。

在美元大幅反彈上漲的4、5月份,外資逆勢追加投資中國國債1238億元。”布朗兄弟哈里全球外匯策略主管表示,這令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足以抵禦4、5月美元強勢反彈與美債收益率攀升所衍生的資本流出壓力,在過去兩個月跌幅僅2%,儼然成為最“堅挺”的新興市場國家貨幣。

美元高位盤整,新興市場尋求人民幣避險,未來人民幣國際化有望

巴曙松:未來人民幣國際化必然有大發展

港交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巴曙松表示,現時人民幣在全球金融市場佔比仍低,但以中國經濟及貿易總量來看,未來人民幣國際化必然有大發展。

他表示,中國正成為向國際市場提供資金的國家,需要更多渠道配置資金,同時市場亦需要一種新貨幣,減少美元波動對新興市場的衝擊

滬深港通和債券通落實,有助提高人民幣可兌換程度,相信如果新股通落實,將有助內地資本帳進一步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