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億美元造核動力航母,動力竟不如遼寧號,法:武力自主國家門面


說到航母,都知道美國最牛,11艘核動力航母傲視群雄,還有若干退役封存的80000噸級常規動力航母,確實強大。不過要說這核動力航母,可不僅僅是美國有,除了尼米茲級和福特級這11艘核動力航母之外,世界上還有一艘核動力航母,是誰?

中國的001A或者002號航母?肯定不是,雖然不知我們的下一艘國產航母是什麼動力,但目前不是。正主是這貨:法國的戴高樂號航母,也是現役世界上唯一一艘非美國籍核航母。

其實從歷史來看,法國海軍及其軍工的實力都是不弱的,造核動力航母應該是有這個能力的,但是這個戴高樂號就顯得有些勉強了。 戴高樂號航母在1989年正式開工建造,1994年5月下水,1999年才加入法國海軍。依照當時法國的技術條件,最好的選擇是建造一艘常規動力航母,但是當時美國已經陸續建造多艘核動力航母,法國就也想嘗試建造核動力航母。


不僅決定是倉促的,為了節省經費,戴高樂號沿用兩具與法國新一代凱旋級彈道導彈核潛艇相同GEC Alsthom PWR Type K-15核反應堆,這就造成了戴高樂號性能上的重大缺憾,動力不足,總輸出僅76200軸馬力,航速太慢,最高25節,而遼寧號的航速是30節這就有點意思了。

除了動力問題,其噸位不足也是一個問題,戴高樂號標準排水量35000噸,滿載也才42500噸,作為一艘核動力航母,噸位確實過小了。雖然後來經過改裝後,對外稱最高排水可達5—60000噸,但咱們也只是呵呵一笑了。

艦載武裝方面,戴高樂號只配備短程防空自衛武器,最主要的裝備是由ARABEL相控陣雷達以及垂直髮射Aster-15短程防空導彈組成的SAAM/F防空系統,總共裝有四組八聯裝Sylver A-43發射模塊,裝填32枚Aster-15導彈,也是西方國家第一種擁有相控陣雷達與垂直髮射防空導彈的航空母艦。

戴高樂號最多能容納40架以上的航空器,正常編制包括24架法國陣風戰鬥機M型、4架空中預警機與5到6架的直升機,平均每日最多可出動75架次。

法國先後為戴高樂號航母購買了4架美國E-2“鷹眼”預警機,單價高達2.5億美元,又花了1200萬美元購買了美國研製的蒸汽彈射器。 後來試航時發現飛行甲板太短,又花了500萬法郎將戴高樂號航母的甲板延長了4米,過程可謂十分坎坷。

艦上的裝備動力、武器、電子等絕大部分也都是法國自制,足以作為法國海軍象徵的門面。 雖然其核動力系統以及噸位過小的限制甚至都比不上常規動力航母,但這對於要面兒的法國人來說,已經足夠有門面了。

法國對於自己一貫的“武力自主”政策的堅持,從這造價20億美元的戴高樂號就能得到很好的印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