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的女球迷逐渐增长,但目的并非看球,而是满足其他需要!

世界杯的女球迷逐渐增长,但目的并非看球,而是满足其他需要!

世界杯的女球迷逐渐增长,但目的并非看球,而是满足其他需要!

世界杯的女球迷逐渐增长,但目的并非看球,而是满足其他需要!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报道称,2018世界杯期间约超过10万中国球迷赴俄观战,令人意外的是,女性反而多于男性,而在中国的世界杯门票购买者中,女性就占了57%。

据知名市场调查公司艾瑞发布的2014年世界杯数据显示,男球迷占中国总球迷人数的56.08%,女球迷占到43.92%。

虽然女球迷数量增加,但经过抽样数据调查,发现女性看球者里,超过7成并非在看球,而是在满足其他需要。

看球还是看球星

这一点,几乎是男女看球之间的最大差异。当男人全神贯注地关注着球队的战术、球员的技术以及赛场上的关键节点时,女性更关注的,也许是快如闪电的C罗、盘带娴熟的J罗、或射术精湛的梅西……反而对分数如何翻动不是那么在意。

男人看的是球赛,是竞争,是冲撞,是技术,而女人看的则是钟意的梦幻男神,看的是幻想,看的是浪漫的期待。

这样的事实不胜枚举。微博上名为“Panda爱梅西”的姑娘,在自己的人生排序中,将梅西列为第一,父母列为第二,引发网友热议。

当然,这么极端的爱毕竟是少数,但在赛场上,关注球星远超过关注比赛的,却是女球迷里的主力人群。

关注竞争还是关注八卦

体育赛事之所以能拥有广泛的受众,核心就在于它满足了人类与生俱来的攻击本能。赛制规则强化和清晰了攻击表达的力度和方式。用肢体表达攻击,在人类的社会文化中多以男性为主导,随着比赛呐喊嘶吼,最大限度地成为参与者,也是男性用来展示自己雄风的方式。然而女性,可能更多地被八卦、热点事件所吸引。

2014年球场上“苏牙”在众目睽睽之下张嘴咬人,C罗在场上对裁判施压导致鲁尼被红牌罚出……这些世界杯里爆出的热点或冷门,几乎都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有了谈资,就起码可以满足3件事:为自己贴上球迷的标签,不至于在万众狂欢里显得“落伍”,这时的看球就有了寻找归属和存在感的意义;使自己在不看也不懂球的女性里,显得较为特别,充分满足自恋;为建立更多的关系连接做好了储备,有了谈资,无论是办公室的茶水间,或是酒吧里的人群中,都总能找到机会和自己钟意的人开启聊天模式。

爱屋及乌,为爱而看

这大概是世界杯期间增进感情的最佳方式之一了。因为伴侣是球迷,所以尝试着喜欢和了解他痴迷的东西,爱屋及乌地看球,与能否看得懂,懂得是否足够深无关。

我看你爱看的,就相当于我拥有了你的一部分,此时看球就有了心理层面融合的意味。如果到比赛最后两人各站一队,还恰好是劲敌,因为比赛竞争而产生分歧和争吵,这样一起看球可能就不那么好玩儿了。

当然也不乏这样的伴侣,虽然各自支持的球队不同,却能把球队的输赢结果转化成相互的娱乐,输家为赢家按摩,赢家请输家宵夜,世界杯就可能真的为两人关系打开新世界了。

尽管男女看球的动机不同,能聚集在同一个画面前,这不仅是体育赛事的魅力,更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吸引与连接的魅力。

文/李煜玮(精神分析传播导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