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太行山收药人认草药,一种草药酷似鸡头你知道叫什么吗


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部山区有一些靠收购药材为生的人群,他们走村串户或在农村大集上收购山民挖掘的药材,再晒干后送往安国药材市场等地方,因药材全是山上自然生长,跟人工种植的药材有明显区别。

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都收购了些什么药材,药老板说这次收购了十几种药材。这个是否象个鸡头,收药人说这药叫作黄鸡,学名鸡头黄精,主产河北、内蒙古、山西及北方各省。黄精可分为姜形黄精、鸡头黄精和大黄精三种。

晾晒药材,小朋友也来了。头条号保定乡愁。

这是最常见的药材:柴胡。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柴胡是常用解表药。

收药者说这是紫花地丁,别名野堇菜、光瓣堇菜等。多年生草本,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的作用

这个药材好像刚挖不久,只有在西部紫荆关高海拔的地方才有,有认识的么?

一包包的药材卸车后就要晾晒,这也是黄精。

八百里太行植物药材众多,柴胡、远志、连翘、桔梗,黄芪,丹参,党参、生地,薄荷,大蓟,小蓟,蒲,车前草等资源丰富。

茵陈,中药名,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花茵陈”

地黄,河北常见药材,生于海拔50~1100m的山坡及路旁荒地等处。因其地下块根为黄白色而得名地黄,其根部为传统中药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