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謹以此萬字長文獻給對新疆感興趣的朋友們,這裡的經驗、教訓、心得、體會可作為您前往新疆的參考。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 是何等美景讓攝影師不知所措?
  • 喀拉峻為何成為此行最大的遺憾?
  • 殺羊烤肉,平生第一次嚐到如此美味
  • 庫爾德寧茂密的森林顛覆了新疆荒涼的印象
  • 唐布拉草原何以稱為“百里畫廊”?
  • 英雄的獨庫公路有怎樣壯美的風景?
  • 通過勝利達坂竟是一次驚險刺激的經歷

行影遊天下,鏡中有乾坤。感謝朋友們關注行影,接下來請跟我的鏡頭一起感受伊犁環線的魅力。


5月31日一早出發,經過了呼圖壁、瑪納斯、石河子、在沙灣享用了一頓爽快的大盤雞、拌麵。過了奎屯之後,路邊不再是單調的農田,景色越來越有特點,於是拿出相機拍下路邊的景觀。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精河-賽里木湖路上

​一路天氣晴好,藍天白雲相伴。透過車窗,邊走邊欣賞路邊的風景,遼闊的天地讓我們這些生活在擁擠城市裡的螞蟻們心情豁然開朗,邊走邊聊,一車人慢慢熟悉起來。其中兩人幾乎每年都要結伴到新疆來旅遊,已經上了癮。她們和包車司機已經很熟悉了,一路講了很多旅行的經歷。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賽里木湖路上

經過七個多小時的長途奔波,終於在下午七點左右,眼前出現了一池碧水,我們此行的第一個目的地-賽里木湖到了。一下車頓時感覺涼快,藍天白雲綠草黃花散佈在一片碧藍的湖水邊,儼然一幅天成的風景畫。當地牧民給遊人提供騎馬遊玩項目,在這樣廣闊的天地裡,信馬由韁任馳騁,是多麼暢快的感覺!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信馬由韁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賽里木湖岸

面對這樣的景色,我拿起相機竟有點不知所措,找不到從哪下手,茫然地拍攝全然沒有感覺。在一片黃花附近停留了一會兒,我們沿著棧道來到湖邊,清澈的湖水歡快地拍打著岸邊的石子,遊人一撥一撥,騎馬,拍照,刻著“賽里木湖”字樣的石頭邊拍照的遊人排起了隊。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賽里木湖畔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野花遍地

我們的小團隊集合上車來到湖西邊,遠遠的看見有一片紫花,我們下車走過去。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賽里木湖西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遍地紫花

賽里木湖古籍亦稱天池。當地人稱呼賽里木湖為三臺海子,因清代在湖的東岸設有鄂勒著依圖博木軍臺(即三臺)而得名。賽里木湖古稱“西方淨海”。因為這裡是大西洋的暖溼氣流最後眷顧的地方,所以被稱作大西洋最後一滴眼淚。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一抹陽光

天空風雲變幻,遠處太陽從山頂上的雲間撒下一縷光,照在地面呈現一條金黃的線,牛馬點綴在草原上悠閒的吃草,正是拍照的好光影。然而這樣景色雖然好看卻並不好拍,玩了好一會兒,我才慢慢的找到拍照的感覺,拍下幾張看得過去的照片。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天馬的故鄉

古往今來不少詩人雅士對賽里木湖作了大量生動的描述。公元1221年全真道掌教真人邱處機在《長春真人西遊記》中寫到:“大池方圓二百里,雪山環之,倒影池中,名之曰天池”,清中葉洪高吉讚美賽里木湖為“淨海”。洪亮吉作《淨海贊》稱頌賽里木湖:因歷數宇內靈山秀壑,笠履所至者,或同茲幽奇,實遜此邃潔,誠西來之異境,世外之靈壤矣”。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塞露木湖畔草原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賽里木湖畔野花

清末文人宋伯魯以“四山吞浩淼,一碧拭空明”的詩句,形象地描繪了賽里木湖雄曠清澈的自然景觀。詩人艾青曾一往情深地留下這樣的詩句,“你寶石蘭的湖水,一見便教人心神蕩”。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夕陽下的賽里木湖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點將臺

天色漸漸暗下來,到點將臺,夕陽西下,只在遠山頂上留下一抹紅色,點將臺下的草地已經在暮色中呈現深重的墨綠,湖水在晚霞的映襯下泛出粉紅的色彩。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湖畔夕照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蒙古包

離開賽里木湖,我們回到景區入口,經過一段上山的土路來到教育山莊住下。這裡是幾個蒙古包組成的專門接待遊客的地方,放下行李犒勞一下飢腸轆轆的肚子。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晚餐

​​山裡的夜晚很安靜,陰天看不到星星,氣溫降到五到八度,說話能哈出氣來。幸虧事先有準備,帶了厚襯褲和抓絨衣。蒙古包裡不是很乾淨,被子有些潮,還有股怪怪的味道。同行的隊友有的人帶了睡袋,在這種地方過夜,睡袋還是很必要的裝備。這一晚睡睡醒醒不知道幾次,直到惺忪的睡眼隱約看到蒙古包門口透出的亮光,才意識到天亮了,於是爬起來,開始一天新的旅程……​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果子溝的早晨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果子溝

​外面空氣很清新,但時不時也會傳來牛糞的味道。走出去不遠,一抬頭忽然看見前面一座雄偉的斜拉橋橫跨山谷,這就是著名的果子溝大橋。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賽里木湖畔金蓮花

​再次來到湖邊,逗留片刻之後,乘車來到了霍城。聽說這裡被稱作中國的普羅旺斯,種植著很多薰衣草,又聽說最近幾年薰衣草的面積減少了,很難看到大片的種植,於是我們邊走邊打聽,一路尋找薰衣草的蹤跡。在一條岔路邊我們還是看到了相對較大的一小片,看起來並沒有網上的圖片那麼漂亮。在地頭遇到了其他包車遊團隊也在找薰衣草,但也沒有太大的收穫,六月初的薰衣草剛開始開花,盛花期要等到六月中旬。現在有專門觀賞用的薰衣草園,規劃種植更整齊。為了拍照好看,裡面還佈置了很多人造景觀。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伊寧-察布查爾-特克斯

在伊寧吃過午飯經察布查爾縣繼續向南,原計劃翻過烏孫山到昭蘇,但山上的路因為塌方不能通行,於是繞道特克斯,到昭蘇已經晚上八點半。晚飯後我倆討論起前兩天的行程,都在急急忙忙趕路,好看的風景匆匆而過走馬觀花,覺得意猶未盡,很破壞心情,甚至懷疑此行是否值得。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夏特古道

​二日全天在夏特古道徒步。天陰沉著,不時下下點小雨,雪山藏在雲裡霧裡看不見蹤影,我們沿著古道徒步行進,邊走邊玩拍照,倒是很輕鬆隨意,一改前兩日趕路的急促。這裡遊客不多,偶爾能遇到一個兩個,非常清靜。人少的地方往往都是動物的天堂,這裡的旱獺隨處可見,地上有很多洞口,不知什麼時候就會探出一個小腦袋。我們的隊伍一會兒集中,一會兒分散,邊走邊拍照,一路歡歌笑語。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徒步夏特古道

​夏塔古道大峽谷是以冰川、隘口、古道遺蹟、河谷山林、草原構成的一條天然峽谷,是一處自然狀態原始至極的生態仙境。近些年來,新疆伊犁昭蘇夏塔古道已成為新疆旅遊景點的一道無處可比的風景線,夏塔古道還是中國十大徒步探險路線最有挑戰性、最熱門的著名古道。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牧民小木屋

夏塔古道沿夏塔河南行,翻越近五千米的木扎爾特達坂可以達阿克蘇的溫宿縣,這是當年絲綢之路天山道連通南北疆最重要的孔道,木扎爾特達坂是天山諸多隘口中最為奇異壯闊的冰川景觀達坂,人們認識到夏塔古道在歷史文化、生態環境和探險旅遊方面的重要價值也不過十五六年,它的特殊價值引起國際上的關注,人們開始了夏塔探險熱。每年都有中外探險隊和科考者經此穿越天山。夏塔古道最佳徒步穿越時間在每年的五月初、六月初或九月底十月初。盛夏的高溫使得冰川迅速融化,木扎爾特河水暴漲,切斷夏塔古道,人畜根本無法通行,因此六、七、八月不適宜穿越。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夏塔草原

​據史書記載:西漢解憂公主的長女弟史到長安學鼓琴,嫁給龜茲(在今庫車一帶)王絳賓為妻,就是走得這條道。這也是唐代著名的弓月道必經之路。有學者考證認為,唐代高僧玄奘西行翻越的“凌山”,就是木扎爾特達坂。故此道又稱唐僧古道。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夏特古道徒步

這裡沒有擁擠的遊人,給人最大的感覺是雄偉、壯美和安靜。在寬闊的河谷信步前行,走過青翠的雲杉、碧綠的草地,河谷兩邊巍峨高聳的山峰,忽然回頭一看,遠方雲開霧散,一座高聳屹立的雪峰--木扎爾特雪山呈現在眼前。停下腳步仰望,一種神聖之感油然而生。遙想當年玄奘西行,翻越此峰時是何等的堅毅決絕!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遙望雪山

離開夏塔古道,我們乘車飛馳在昭蘇廣闊的草原上,路邊不光有草原,也有大片的農田,種著小麥、油菜,綠油油的一片。行走廣闊的天地間,天上的雲變幻莫測,一會豔陽高照,一會兒風雨交加。陣雨過後還出現了彩虹,可惜在行進的車上拍不到。如果是七月到這裡,能看見滿地金黃,壯觀的油菜花海。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昭蘇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特克斯美食街

到達特克斯住下,價格不貴條件還不錯。從賓館走出來不遠就到了市中心的小廣場,整個縣城從空中俯瞰呈現一個八卦的形狀,小廣場就在八卦的中心,八條街道從這裡延伸出來。縣城裡沒有紅綠燈,人也不多,我們到美食一條街走了走,吃了盆盆鍋,烤串、都是麻辣味道。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俯瞰特克斯縣城(圖片來自網絡)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喀拉峻水庫上游

​來新疆之前曾做過一些功課,從網上看到很多喀拉峻的照片,雪山下的高山草原花開遍地,那景色簡直美翻了。傳說中的美景吸引我們慕名而來,把這裡作為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地之一。走到水庫附近,看到路上有人在把守,原來因為申遺工作,景區封閉,好話說了一筐也不好使,無奈只能改道前往瓊庫什臺。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闊克蘇河大峽谷十八彎

經過闊克蘇河大峽谷,路兩邊是河流沖刷切割形成的大峽谷,河水在山谷中蜿蜒迴轉,兩岸是陡峭的巖壁懸崖,山上是稀疏的草地,太陽從雲層裡撒下斑斑點點的光,在山坡草原上留下斑駁的投影,遠處的山坡在光影的映襯下顯示出曲折優美的線條。繼續向前來到十八彎,河水在山間谷地拐來拐去,河兩邊綠樹田野沿河分佈,山上綠色的草地和紅色的岩石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山坡在一縷縷陽光下呈現出優美的曲線。​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一行人各種拍照

​我們一行停下車在這裡看景、玩耍,司機各種即興表演引來大家圍觀拍照。寂靜的山嶺頓時熱鬧起來,成了我們撒歡的廣闊天地。我們去的時候,這裡還沒有開發,一切都是純天然的原生態,山坡上可以自由地找拍攝角度,聽說現在這裡已被開闢為景區,修起了圍欄和棧道,開始售票了。想目睹這裡的風景,只能沿著鋪設棧道的固定路線行走。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瓊庫什臺大草原

​爬過一座山頭,翻過一道嶺,走過崎嶇的山路,我們來到了瓊庫什臺草原,這是一處天山深處的美麗牧場,天上烏雲密佈翻滾著爬過山頂,山頭還藏在雲裡。波瀾起伏的地形,開闊的牧場,成群的牛羊,潔白的氈房,馬兒安逸地在草地上曬太陽,顯然,這裡是它們的天堂。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瓊庫什臺草原

​在下山路上小樹林裡吃過簡單的野餐,我們繼續向天山深處走去,來到了山溝裡一處農家樂山莊,放下行李,住進了小木屋。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瓊庫什臺

牧民牽來一頭羊,這就是我們的晚餐了。一隻羊花了一千元,我們十五個人兩頓沒吃完。我們親自動手切肉、串串,上火烤,雖然調料只有鹽、孜然和辣椒麵,但那新鮮純正的味道至今難忘。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瓊庫什台山莊

喀拉峻景區進不去,我們曾計劃從山莊徒步八個小時走進去,但當地牧民告訴我們這條路也不通了,他們自己都去不了,加上天又下起了小雨,只能放棄喀拉峻,成了此行最大的一個遺憾。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聽當地人和司機說,還有一個地方景色和喀拉峻類似,於是我們四日早上離開山莊到小庫什臺住下之後,驅車前往。 吃過飯後上車向山溝深處進發,剛下過雨的小路很溼滑,越走越泥濘,最後只好徒步前行。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小庫什臺原生態草原

一路的景色還是很清新,濃綠的草原,雲霧繚繞的雪山時隱時現,一片片雲杉點綴在山坡上。經過一處養馬場,雪山下草地上馬兒悠閒地吃草,小馬駒尤其可愛。同行的幾個人去河裡抓魚,其餘的乘車回到了氈房。我和愛人來到小河邊,靜靜享受這裡的風景。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小庫什臺草原

不一會兒,突然下起了瓢潑大雨,伴著冰雹,下得很急。抓魚的同伴慌忙跑回來,全身都溼透了。河水也漲了起來,馬上要淹到氈房了,在旁邊形成了一個大水坑。雨來得快,去得也快,轉眼間太陽出來了,天空出現了兩道彩虹。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雨後彩虹

夜幕降臨了,我們開始享用晚餐,吃過晚飯我們在氈房邊點起了篝火,圍著火又唱又跳,在歡快聲中結束了一天的遊程。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篝火晚會

​六月五日是一天長途跋涉的行程,早上離開氈房,經過特克斯,在鞏留縣吃過午飯,繼續向庫爾德寧前進,傳說中木斯鄉紅花遍地的景象由於雨水少沒有看到,只有麥田裡零星的紅花。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dn1零星的紅花

前往庫爾德寧的路上風景很好,遠處雪山,下面高山樹林,再向下是草原田野,從高到低很有層次,邊走邊看邊拍,彷彿行走在天然畫卷之中。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庫爾德寧及路上

庫爾德寧景區像是一個大的度假村,山上是茂密的樹林,大片的森林顛覆了很多人心中新疆荒涼的印象。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庫爾德寧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庫爾德寧景區

因為不打算在這裡住,也不打算上山,所以在這裡看了一圈就離開了,有點對不起40元的門票,不過畢竟也算來過了。 回來的路上再次路過阿勒瑪勒村馬大隊,我們在這裡下車拍照,玩了好一會兒。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庫爾德寧的路上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拍剪影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跳躍

快到新源縣城的時候天邊出現了火燒雲,在我們的注目禮下太陽落下了山。到了新源縣天已經黑下來,由於趕上高考,在縣城裡轉了幾圈才找到一個掛著三星級牌子的賓館,價格不低,條件確很差。放下行李我們出去吃飯,誤打誤撞進了一家二六工丸子湯,味道出奇的好。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夕陽西下

​六月六日是辛苦而精彩的一天,早上從新源縣出來,去著名的百里畫廊-唐布拉草原。或許有點審美疲勞,或許是幾天的奔波有點倦了,愛人坐在車裡睡著走過了多半個草原路程,我還能打起精神,對著車窗外不時拍照。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唐布拉

遠山,樹林,河水,草地構成了優美的畫面,白色的氈房點綴其間。路邊還設有觀景臺,天上的雲隨風行走,地上的光線也隨著變幻。每一處都是一幅自然和諧的畫面,羨慕這裡的牛羊天天與美景相伴。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唐布拉草原

一直走到一個路牌寫著喬爾瑪500m,前面沒有了柏油路。原計劃從這裡向北經奎屯回烏魯木齊,但喬爾瑪到獨山子的路一直沒有通,於是走過一條河轉彎向南,走上了著名的獨庫公路。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百里畫廊-唐布拉草原

獨庫公路從獨山子到庫車,全長561公里,跨越崇山峻嶺、穿過深山峽谷,使南北疆路程由原來的1000多公里縮短了近一半,堪稱中國公路建設史上的一座豐碑。為了修建獨庫公路,數萬名最可愛的人奮戰10年,其中有168位烈士獻出了年輕寶貴的生命。他們年齡最大的31歲,最小的年僅16歲。這是一條英雄之路。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山間公路

​沿著山路盤旋上升,海拔越來越高,路邊的植被也越來越少,車窗外還偶爾下起冰雹,遠處的雪山時隱時現。繼續上坡,終於到達了雪線,路兩旁的積雪比車還高,在這裡我們全車人穿著夏裝在雪地裡拍了兩張合影。翻過積雪的達坂,海拔逐漸下降,又回到了綠色的草原上,天空時陰時晴,時而雨雪交加,夾雜著冰雹。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山上積雪

217國道在高山草原上曲折的迴轉,給綠色的草原增添了一道色彩迥異的曲線,有時候看上去更像一道傷疤,破壞了山體自然的輪廓。獨庫公路溝通了天山南北的交通,也給草原刻下了一道深深的傷痕。有時候人類的活動真是不知是福是禍。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獨庫公路

在一處路邊的大石頭旁,司機停了下來,說這是他以前路過時發現的一處觀景臺,走上去一看,景色確實不錯,站在巨石上可以俯瞰公路峽谷,更可以遠眺雪山,據說這裡看到的就是那拉提草原附近的雪山。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獨庫公路

離開觀景臺,繼續下山,樹和氈房漸漸多起來,晚上八點半,到達鞏乃斯林場住下。這個小鎮地方不大,窗外就看到不遠處的雪山。安頓好住處之後,大家紛紛出來在小鎮上找到一處小飯店解決了晚餐,雖然飯菜比較粗糙,但吃的都很香。這裡是航線經過的地方,天上不時有飛機飛過,飛得比較低的飛機估計是附近那拉提機場飛來的。吃過飯之後,回賓館休息,為下一天的艱苦行程做準備。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鞏乃斯

七日是回程的一天,早上從鞏乃斯出發,沿國道218翻過一個海拔三千多米的達坂,山上植被稀少,草原顯得有點荒蕪,路邊還偶能遇到蒙古牧民的敖包。中午在巴侖臺吃過午飯繼續前進,路邊看到了鐵路,火車在山洞裡鑽來鑽去盤旋上山,雖然是國道,但路況很差,大多是土路或者石子路,車也開不快,慢慢的爬行。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翻越勝利達坂

走到一處山下,看到山上有一個豁口,司機告訴我們,快到勝利達坂了。這裡海拔四千多米,走上去時雪山已經在我們腳下了。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勝利達坂1

勝利達坂,就是當地人們通常說的冰達坂,由萬年冰川消退後留下的冰漬石組成,石頭突出了冰的重圍但遭受了風的化解,很脆弱也很易碎。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老虎口

在達坂的頂端有一個埡口,俗稱“老虎口”。兩邊山石陡峭,十分險要。這裡是216國道通往南北的重要地段。險要的地形、惡劣的氣候讓來往的人們望而生畏。幾十年來,葬身於“老虎口”的車輛已有上百臺,傷亡人數逾千。下車拍了幾張照片,不一會兒已經凍得有點哆嗦了,上車通過狹窄的豁口,開始下山。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下山的路更窄更險,司機小心翼翼的開著,目不轉睛,不敢有半點疏忽,車裡的同伴也不敢睡了,都睜大眼睛看著車窗外。遠處山頭覆蓋著厚厚的積雪,這就是冰川了。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經過了驚險的下山路,走到一段平坦的山谷,山頂上還存有白白的積雪,路邊出現一個指示牌:一號冰川,想必距離不遠了,我們不打算去,於是繼續向前走。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途中遇到幾個騎行的驢友,都是五十多歲,準備從烏魯木齊一直騎到伊寧。開車翻過勝利達坂尚需要兩個多小時,不知道他們要走多久。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經過一段高山深峽谷,下面河水很急,還有一處正在修建水電站,看地圖可能是叫後峽的地方。經過了一個很深的峽谷後地勢逐漸平坦,路邊指示到了白楊溝。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在晚上七點多到達烏魯木齊,看時間有點晚,便決定不再繼續趕路,次日再去吐魯番。同車的三個同伴和我們倆都在如家頭宮店住下了。也許是這些天伙食不夠好,覺得又饞又餓,於是晚上出去痛痛快快吃了一頓火鍋。

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二集-大美伊犁)

這次新疆之行的第一階段-包車遊賽里木湖和伊犁草原的旅程順利結束,同伴也離開新疆回家了,之後的行程只有我們兩個人,開啟了下一段自由行的新旅程……

未完待續……

  • 沒有芭蕉扇,如何經過火焰山?
  • 乘著驢車遊覽古城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探訪被譽為“民俗活化石”的千年古村有何感悟?
  • 距離城市最近、號稱最美沙漠的庫木塔格有多美?
  • 庫車大峽谷之行為何成為一次歷險記?

請繼續關注《天山南北好風光-我在新疆的六十三天(第三集-從吐魯番到庫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