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第二艘兩棲攻擊艦下水 中國海軍尚未有同類型戰艦服役

近日,韓國海軍訂購的第二艘“獨島”級兩棲攻擊艦在釜山韓進重工業影島造船廠正式下水。該艦以韓國最南方的島嶼——“馬羅島”命名,舷號LPH-6112。

韓國第二艘兩棲攻擊艦下水 中國海軍尚未有同類型戰艦服役

“馬羅島”號兩棲攻擊艦的主要技術參數基本上與“獨島”號相同:標準排水量1.4萬噸,艦長199米,型寬31米,最高航速23節,可運輸100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以及作戰車輛等,並且可以搭載直升機以及氣墊登陸艇。

不過,“馬羅島”號兩棲攻擊艦與“獨島”號還是有一定的差別。首先,“馬羅島”號兩棲攻擊艦上所採用的韓國本國產設備更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裝備了韓國自主研發的K-SAAM中程垂直髮射艦空導彈系統。該型艦空導彈全長3.07米,採用了先進的慣導+雷達/紅外成像複合制導模式,不僅可以攔截戰機以及反艦導彈,還具備一定的對海上和陸上目標的打擊能力。其設計定位類似於美國海軍的ESSM艦空導彈,同樣可以在一個Mk41垂直髮射單元中裝備4枚。“馬羅島”號兩棲攻擊艦採用K-SAAM中程垂直髮射艦空導彈系統代替了“獨島”號上原本裝備的RIM-116“拉姆”近程艦空導彈,使得其對空防禦能力再上了一個臺階。

韓國第二艘兩棲攻擊艦下水 中國海軍尚未有同類型戰艦服役

此外,為了配合K-SAAM中程垂直髮射艦空導彈系統的作戰需要,“馬羅島”號兩棲攻擊艦對艦載雷達系統也進行了更新。比如,採用以色列ELTA系統公司的ELM-2248(MF-STAR)四面陣多功能有源相控陣雷達代替了“獨島”號上原本裝備的法國Thales公司SMART-L相控陣雷達。此外,同樣由法國Thales公司生產的MW08對空/對海監視雷達也被韓國LIG Nex1公司的SP-550 K三座標對空/對海監視雷達所代替。而且,近防系統也從“獨島”號的荷蘭產“守門員”系統更換為美製“密集陣”系統。

在艦載機方面,韓國軍方強調“馬羅島”號兩棲攻擊艦具備搭載美製V-22“魚鷹”傾轉旋翼機的能力。不過,從目前的設計來看,“馬羅島”號兩棲攻擊艦應該不具備搭載美製F-35B垂直起降隱身戰機的能力。目前韓國海軍還未裝備美製V-22“魚鷹”傾轉旋翼機,將來有可能會向美方提出採購請求。

與鄰國日本海上自衛隊裝備的兩型兩棲攻擊艦——“日向”級和“出雲”級相比,韓國“獨島”級兩棲攻擊艦的弱勢和短板其實不少。比如,韓國“獨島”級兩棲攻擊艦採用4臺法國SEMT皮爾斯蒂克16 PC2.5 STC艦用柴油機作為主動力裝置,總功率24兆瓦,導致其最高航速只有23節。而日本海上自衛隊“日向”級兩棲攻擊艦在噸級基本上與“獨島”級相當的情況下,裝備了4臺引進技術生產的美式LM2500-30燃氣輪機(COGAG),總功率高達75兆瓦,因此其最高航速也達到了驚人的30節以上。

韓國第二艘兩棲攻擊艦下水 中國海軍尚未有同類型戰艦服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