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載春秋付史海 追尋紅船起航時

五载春秋付史海 追寻红船起航时

6月21日,由光明日報社、浙江省委宣傳部、嘉興市委主辦的紅船論壇在嘉興舉行。

五载春秋付史海 追寻红船起航时

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嘉興南湖的一條遊船上勝利閉幕,莊嚴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承載著建黨初心和使命,紅船從南湖起航,劈波斬浪,已駛過了近百年的航程。

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長期以來,海內外專家學者對中共一大進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由於年代久遠,資料缺乏,中共一大特別是中共一大嘉興南湖會議還有許多歷史謎團沒有解開。

昨天上午,紅船論壇在嘉興開幕。經過五年多的努力,《中共一大嘉興南湖會議研究》課題成果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7年之際正式發佈,課題組在廣泛調查、考證分析的基礎上,得出中共一大嘉興南湖會議的召開日期即中共一大閉幕日期是1921年8月3日這一結論。

破題:六種說法未有定論

“對於中共一大嘉興南湖會議召開時間即中共一大閉幕時間,官方的表述是‘八月初’或‘最後一天的會議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舉行’。”在浙江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曾林平看來,以往在研究中共一大會議時,學術界往往側重於上海會議的研究,對中共一大嘉興南湖會議的關注不夠。

廓清中共一大嘉興南湖會議的歷史迷霧,對於紅船起航地、“紅船精神”發源地嘉興來說,既是責任,也是使命。

2013年2月,嘉興市委部署開展中共一大嘉興南湖會議研究,專門成立了由嘉興市委領導牽頭,嘉興市委宣傳部、嘉興市社科聯、嘉興市委黨史研究室、嘉興市中共黨史學會、嘉興學院、嘉興市委黨校、南湖革命紀念館等部門和單位有關人員參加的課題組,開展跨領域、跨地域的協同攻關。

中共一大嘉興南湖會議研究,得到了市委的重視和支持,並得到了中央黨史研究室、國家檔案局、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浙江省委黨史研究室等有關部門領導的大力支持幫助。

考證中共一大嘉興南湖會議召開的日期,是此次課題研究的重中之重。

關於中共一大嘉興南湖會議日期的研究成果,此前有1921年7月31日、8月1日、8月2日、8月3日、8月4日、8月5日六種說法。六種關於南湖會議召開日期的說法,各有依據,也各有取捨。

“六種說法各有道理,但共同的問題是都以回憶作為依據,無法形成肯定結論。課題組在著手進行研究時,思路有別於以往學者的研究,是通過蒐集、分析客觀史料得出結論,而不是先預設一個日期,然後去證明它的正確性。”《中共一大嘉興南湖會議研究》課題組副組長陳水林表示。

用史料、證據說話,以史立論,奠定了此次課題研究的科學基調,但是蒐集梳理史料的工作量無疑是巨大的。課題研究啟動之後近1年半時間裡,課題組成員分工收集了國內外有關中共創建史研究的資料目錄共計649種,並對收集到的史料進行認真梳理,完成研究綜述,弄清楚國內外研究的基本狀況,制訂了研究方案。

考證:一字一句必有出處

“本月一日午後五時許,忽陰雲四布,狂風大作……最慘者,南湖中之避暑遊船,於風起時不及傍岸,被風吹覆者四五艘,一般遊客因不諳水性,而溺斃者竟有三人。”

這是1921年8月3日《申報》上對8月1日嘉興風災的報道。為了查找當年風災的相關記載,陳水林輾轉五縣(市)兩區多個檔案館,蒐集了從風力到影響範圍的多種資料,同時前往上海借閱、翻譯當時上海法租界的法文氣象檔案。

通過分析得知,1921年8月1日下午4時許的乍浦,4時半至6時許的平湖、嘉善、嘉興,7時許的王店,均狂風大作,驟降暴雨。這場風災始於下午4時至晚上8時許方息。隨後,課題組將整理出來的資料和初步判斷結論送交氣象部門,由其從專業角度作出判斷和鑑定。

考證中共一大嘉興南湖會議召開時間,為何要從天氣狀況入手?因為有研究者根據一大代表的相關回憶資料,認為南湖會議的召開日期是8月1日,正是課題組對8月1日這場風災的詳盡研究,排除了當天召開南湖會議的可能性。

結果是可喜的,但過程必然是艱辛的。“查找檔案資料的過程是非常麻煩的,在檔案室裡一呆就是一天,民國時期的報紙有的字跡已經非常模糊,辨識起來很費力。”陳水林表示。

在中共一大嘉興南湖會議召開時間的考證中,最直接的史實依據要屬當年的火車時刻表。“在進行長三角地區交通曆史地理的研究中,我收集了一些相關資料,課題組當時通過政協文史委聯繫到我,於是將這份資料提交給課題組。”課題組成員、上海師範大學副教授嶽欽韜表示。

依據火車時刻表,課題組進行反覆推敲,確認了中共一大代表及王會悟可能乘坐的火車班次。“火車時刻表是客觀的,與一大代表及王會悟回憶的時間有所不同,應以火車時刻表的時間為準。”嶽欽韜說。

近到上海、南京,遠到日本、俄羅斯,在對南湖會議時間進行考證的過程中,只要有一線可能,課題組都會想方設法加以查證,做到一字一句必有出處。根據陳公博在《十日旅行中的春申浦》中“途中遇著巨風,在廈門灣泊了三天”的記載,課題組馬上專程前往廈門,在廈大圖書館查閱到了《臺灣日日新報》中的相關報道,從而確定了陳公博在廈門灣避風的時間,為考證中共一大嘉興南湖會議時間提供有力旁證。

初稿完成後,課題組全力以赴進行統稿和修改,對全書逐頁逐句進行反覆推敲,精益求精。“那段時間,每天工作到凌晨一二點是家常便飯,我們廢寢忘食並不因為壓力,而是源於信念和使命感。”課題組成員邱辰禧說。

“嘉興課題組歷時五年、十易其稿,對中共一大嘉興南湖會議做了比較詳盡、準確的研究。澄清了南湖會議召開時間這一黨史上的重大課題,成果非常重大,將對‘紅船精神’的研究和發揚起到重要作用。對於這一成果,我表示肯定。”曾經考證中共一大會議開幕時間的解放軍後勤指揮學院一級教授、少將邵維正對課題組的工作給予高度評價。

結論:多方證據指向一致

豐富的史料以及其內在的邏輯聯繫,共同構成了完整證據鏈。經過大量縝密的考證和研究,課題組對中共一大轉移到嘉興南湖續會的過程作出如下還原:

1921年8月2日一早,王會悟與幾位代表“作為具體的安排事務的工作人員先行出發”,乘坐7時35分的104次早班快車赴嘉興。到了嘉興後,入住鴛湖旅館,預訂好第二天開會用的船隻,併到南湖察看地形。同一天,張國燾在上海“通知各代表明早搭車前往”。8月3日,其他代表乘早班快車於上午10時13分到達嘉興,王會悟接站後即帶領代表們到獅子匯渡口登船,進入南湖,於上午11時左右至下午6時左右,在預定的遊船上召開了嘉興南湖會議,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通過考證,課題組認為中共一大嘉興南湖會議是1921年8月3日召開的,也就是說中共一大8月3日閉幕,南湖紅船從此起航。

對中共一大嘉興南湖會議的研究不僅僅查明和確認了諸多歷史事實,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從更廣的範圍說,有著重要的政治意義。

97年前,嘉興南湖上的小小紅船開啟了中國共產黨的新航程,中國共產黨從這裡誕生,從這裡出征,從這裡走向全國執政。

2005年6月21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光明日報》發表署名文章,首次提出並闡釋了“紅船精神”的深刻內涵,明確指出“‘紅船精神’正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

去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僅一週,習近平總書記就帶領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瞻仰南湖紅船,並在南湖革命紀念館發表了重要講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