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第1島鏈內外海洋和島嶼戰場的利弊分析!

在戰爭初期,敵我雙方,無論誰在第一島鏈內外擺上過多的水面艦艇,包括航母,都是不明智的。真正的現代中等規模以上海戰,其實大部分是在空中和水下打的,這個在馬島戰爭中就體現的很清楚了。只有火箭軍和空軍、潛艇部隊先掌握戰場控制權,水面艦隊才有到戰區耀武揚威的意義。火箭軍,空軍,海軍特別是潛艇部隊不全面掌控優勢,登陸行動將無法展開。


對第1島鏈內外海洋和島嶼戰場的利弊分析!

從馬島戰役就可以看出:水下的核潛艇和航母的戰果,遠遠大於普通水面艦只;沒有航母的國家的水面集群,面對我方當今實力的海空軍,都將迅速不復存在。哪一方先在空天、電磁方面壓制對方,或者先摧毀敵方的前進基地,並阻斷對方後續海空兵力的運動馳援,誰就有戰場主動權,誰就更接近勝利。因此在未來的第一島鏈內外,先下手者為強!速戰速決,而且戰端不開則以,一開戰就是現代世界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海空全面大戰。

一山不容二虎,這是歷史的宿命,對敵人我們不能有任何幻想,只能紮實的準備。勝利者不但會成為西太的絕對霸主,而且會成為世界的超級強權;而失敗者至少要失去一百年!因此首戰即決戰!大戰的消耗和損失必然驚人!沒有現役的和大量的先進海、空、天主戰裝備的儲備,沒有充足的彈藥基數,沒有全社會動員!

全面、充分的抗戰損準備,誰先耗光武備,誰就輸掉戰爭!誰先民心潰散,誰先輸掉戰爭!大陸對海島孤點,有面對點的先天戰略優勢。對我方的主要不利因素,在於海洋和島鏈的戰場環境是開放的!如何面對超級強國後續海空機動兵團大規模馳援,如何做到戰場阻斷是主要問題。

若按添油加醋的常規打下去,海空戰役規模必然越打越大,不用一週就會升級為木邊大戰!幾十年的和平大環境下,全社會對全面戰爭甚至木邊戰爭有多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民間支持戰爭的行動準備,絕對是個大問號?我們的民眾心理、戰爭常識、民防應急,還差的老遠,必須未雨綢繆。

這個問題同樣也可以拋給對方?打一場賭上國運的大戰?敢不敢?敵人可以猶豫,我們不能猶豫!只有按大戰提前準備,才能避免大戰!真要避免不了,那就打吧。我們的立足點,不能是要避免大戰,而是要立足打勝大戰。開戰以前,我們必須明確的告訴強敵,你直接參戰,我們就要打大的!

必須提前部署足夠直接打垮強敵本土的彈頭,否則不足以讓對方收手!而一旦被強敵拖入常規大戰,我方就要有決心打出一個新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