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該如何寫?

“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該如何寫?

汕頭將大力發展生態特色旅遊產業,推動環境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楊立軒 攝

“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該如何寫?

加大整治力度,才能讓農村環境煥然一新。楊立軒 攝

“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該如何寫?

汕頭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推進新一輪城市化進程的著力點,將走出具有汕頭特色的鄉村振興新路子。楊立軒 攝

在日前汕頭市委召開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專題協商會上,汕頭市委書記方利旭指出,做好鄉村振興這篇文章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完成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賦予汕頭重大任務的關鍵一環。要牢記使命、迎頭趕上,補齊城鄉發展不平衡短板,加快農村城市化進程,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再創特區新輝煌。

汕頭的涉農社區佔比較大,城鄉二元結構矛盾較為突出。目前,汕頭農村仍面臨著一產佔比不高、農業產業基礎薄弱、產業發展不強等問題。

因而,汕頭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推進新一輪城市化進程的著力點,計劃推進以人為本的城市化,走出具有汕頭特色的鄉村振興新路子。去年以來,汕頭推進“百村示範,千村整治”行動,汕頭市委更是給每個示範村補貼500萬元,以此充分調動起基層農村積極性。

認清短板才能“對症下藥”

今年汕頭市政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安排的第一場履職重頭戲就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專題調研。而該調研報告也已經在日前召開的鄉村振興協商會上正式發佈。

調研報告分析指出汕頭市農村農業目前存在一定的短板。例如汕頭人多地少,土地資源匱乏,制約農村發展。此外,一組數據也顯示汕頭的農業產業不強:2017年汕頭市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10.53億元,僅佔全市生產總值5%。而農業未能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化,就難以轉化成拉動經濟發展的動力。

“在走訪過程中,我們還發現一些村鎮存在村容村貌較差的情況,村居環境堪憂,農村人居環境差是汕頭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急需補齊的短板,例如非中心城區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等問題都需要儘快解決。”汕頭市政協調研組認為,“農村基層組織管理鬆散,城鄉二元化結構矛盾突出等都需要得到關注。”

根據調研報告,像汕頭市濠江珠浦、金平沙浦村等屬於城郊型農村,潮南紅場、雷嶺等屬於山區型農村,海門鎮和南澳山頂漁村等屬於純漁型農村,潮陽區金灶鎮等屬於純農型農村,澄海區蓮華鎮等屬於生態旅遊型農村,而像陳厝合、外充公等屬於城中村型農村。每一個類型的鄉村都有自己的特色,必須分清楚各種農村的形態才能充分“對症下藥”。

因而,此次汕頭市政協調研小組成員分別以工業化思維發展農業產業鏈、盤活土地資源、生活汙水處理、保護利用傳統村落、鄉村信息化建設、農村醫療健康、鄉村生態與產業融合發展、鄉村治理機制、鄉風文明建設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探尋汕頭鄉村振興有效路徑。

鼓勵農村培育新產業

新業態

正如汕頭市委書記方利旭在鄉村振興專題協商會上提到的,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必須依靠經濟實力,鄉村振興首先是產業振興。要用工業思維發展農業產業,重點發展精細農業、高效農業、高科技農業,通過信息化技術,打造農業品牌,以龍頭企業帶動農業發展,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對此,汕頭市政協委員建議,要抓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推動農產品加工業優化升級,把現代信息技術引入農村產業各個環節,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共同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要通過市場導向,鼓勵農村發展鄉村休閒旅遊、文化體驗、農村電商等環境友好型企業,實現鄉村產業多元化。

6月19日上午,南澳縣第一家農村電商驛站在南澳縣雲澳鎮中柱村正式開業。農村電商驛站便是汕頭市鄉村振興、扶貧濟困的一個特色載體,是電子商務進農村的一個有力舉措。

通過政府推動,企業在農村建設運營農村電商驛站,可以實現城區和農村商品的相互流通,一方面提高農村居民的生活品質,另一方面提高村民經濟收入,更重要的是成為鄉村一種新的生產生活方式。同時,政府、銀行利用農村電商驛站這一平臺將相關服務下沉到農村村居,可更便捷有效地服務當地農民。

近日,“汕頭市農村電商培訓”也紅紅火火地開展了。南澳縣後宅鎮農業辦公室副主任陳如君接受過農業電商培訓,感觸頗深。在接受公開採訪時其表示,南澳是廣東唯一海島縣,對新鮮事物的接觸遠不如城鎮。“我們時常聽到電商,但就是不清楚該如何操作。”陳如君說,此次培訓讓她更加了解農村電商,在她看來,南澳有諸如紫菜、苦瓜、金薯、魷魚等農特產品,應該更好依託網上銷售農特產品平臺,以此促進鄉村振興。

純農鄉村應注重打造

農產品特色品牌

汕頭市政協委員建議,汕頭市金灶鎮要立足其已有的農業產業基礎,大力發展高附加值的現代農業和特色農業。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確定重點發展的特色品種,努力打造名優特農產品生產基地和大中型蔬菜基地建設,加快效益農業發展步伐。

“養雞場主要提供給貧困戶進行養殖,產出的雞蛋作為當地農產品特產進行包裝,設立‘汕金橋’品牌,提升雞蛋的產品附加值。目前,村裡已經形成一批黨員致富帶富示範基地,黨支部引領方向、黨員帶動致富、貧困戶廣泛參與也成為村裡的新風貌。”橋陳村書記陳瑞雄說。

除了金灶鎮,針對蓮華鎮等生態旅遊型農村,汕頭市政協委員則建議,要充分發揮其作為國家級4A鄉村旅遊景區的優勢和良好的生態文化資源基礎。要堅持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依託當地擁有的山、海、史、廟等獨特資源,大力發展生態特色旅遊產業,推動環境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緊扣當地特色文化打出“鄉情牌”

濠江區被中國建築業協會正式授予“中國建築之鄉”稱號,成為粵東首個、全省第2個獲此殊榮的地區。為進一步彰顯濠江“中國建築之鄉”金字招牌優勢,促進全區建築業的科學可持續發展,濠江區謀劃建設佔地200畝的“中國建築之鄉·濠江建築創新產業城”,力爭今年底前動工,同時研究出臺扶持建築業發展等相關配套政策。

近期,濠江區計劃在建築行業聚集發展程度較高的礐石街道珠浦社區,選址啟動“中國建築之鄉·濠江建築創新產業城”項目建設。項目佔地約200畝,規劃建設集建築業總部經濟商貿綜合體、建築業行政服務中心、建築論壇、培訓基地、信息高端化綠色建材專業市場和建築文化展示為一體的建築產業園區,打造粵東地區規模最大、專業性最高、市場競爭力最強的建築創新產業城,建設濠江“中國建築之鄉”廣東新地標。

而這也是汕頭市選準當地產業特色,依託產業發展鄉村的一個模式。

此外,汕頭市政協委員也建議,文化是實施鄉村振興的靈魂,不能丟掉文化。例如汕頭市僅有一個國家級傳統村落已編制保護專項規劃,其餘18個省、市級傳統村均未編制保護專項規劃,而且汕頭歷史建築保護名錄中至今仍未將鄉村歷史建築納入其中。一些古蹟遺蹟、村落村寨已經在美麗鄉村建設中遭到破壞。政協委員呼籲儘快加強文化保護,以留住鄉情。

在留住鄉村文化方面做得比較好的當屬地處汕頭最北端的村落——龍湖區鷗汀街道旦家園社區。作為一個有五六百年曆史的古村落,“旦家園”的“旦家”(疍家)一詞,就是歷史上我國沿海地區水上居民的統稱。社區在保留歷史文化、保留綠水青山、保留鄉村特色的基礎上,在打造村居形象中,挖掘歷史文化內涵,將“旦家文化”、水文化融入其中,用潮汕特色文脈來包裝、美化村落。

徹底整治讓村容村貌

煥然一新

樟林古港,這片位於韓江下游出海口的彈丸之地,曾是明清時期赫赫有名的粵東第一大港,有著紅頭船故鄉之稱。然而,歷經兩個世紀的變遷,樟林古港繁華不再。古港河作為古港的入海河道,也見證了由盛轉衰的變遷。隨著古港的衰落,古港河由往來運輸的“生命線”變為垃圾廢土的“堆放池”,甚至最誇張的時候,十來米寬的河道因為堆填與淤塞可舉足而過。當地政府對此也曾經進行了多次整治,但均收效甚微。

在去年舉行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之前,東里鎮突出工作重點,強力推進樟林古港周邊違章搭建物拆除行動,對古港河清淤整治,取得了初步成效。東里鎮已啟動古港河兩側截汙管網建設,給古港河上了一道“沿河截汙”貼身防線,而且古港河上還將鋪設長約2公里、寬3至7米的沿古港河濱水步道,打造更好的景觀層次。

對於鄉村一直存在的村容村貌的問題,汕頭市政協建議,加快非中心城區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特別是要攻堅克難推進兩潮地區垃圾處理設施、汙水處理廠及管網建設。汙水處理設施建設要因地制宜,綜合考慮區(縣)、鎮(街道)的建成面積、居住人口等各方面因素,需要建設汙水處理廠的,必須下大力氣抓好汙水處理廠和汙水管網建設;對於汙水處理廠輻射範圍以外和無法納入汙水處理管網的偏遠鎮(街道)、村(社區),應儘快建設簡易汙水處理設施,確保將轄區內的生活汙水處理好。

■鏈接

走好汕頭特色鄉村振興之路

汕頭市政協提出十方面建議

汕頭市政協專題調研報告指出,鄉村振興事關汕頭全面建成小康。鄉村發展一直是汕頭髮展大局中的一大短板,這是汕頭的基本市情。要充分認識自我,找到提升自我的著力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三農”思想,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全力推動鄉村振興,為汕頭不斷超越自我創造條件。

第一,強化規劃引領作用,堅持建設與保護並舉。包括:以全域特區思維謀劃鄉村振興戰略;制訂城鄉一體化的農村發展規劃;做好“四級規劃”銜接融合;加強對鄉村規劃的服務指導和監督管理。

第二,實施分類指導,發揮典型示範作用。包括:根據不同鄉村形態類型強化分類指導;打造我市鄉村振興示範樣板村;總結推廣全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先進典型。

第三,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包括:學習貴州“三變”改革經驗;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總結推廣濠江珠浦社區經驗做法;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

第四,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補齊鄉村發展短板。包括:加快農村鄉道村道建設進程;完善農村水利體系建設;健全鄉村信息化網絡佈局;促進城鄉教育醫療均衡發展。

第五,加大綜合整治力度,優化農村生態環境。包括:開展“三清三拆”專項督查;加快非中心城區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啟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示範工作。

第六,壓實扶貧攻堅責任,確保精準扶貧任務如期完成。包括:明確四級扶貧職責任務,層層壓實責任;科學制定示範村創建時間表和路線圖;加強對精準扶貧工作的指導;統籌扶貧項目安排。

第七,完善基層幹部培養選拔機制,選好農村基層帶頭人。包括:選好配強鎮(街道)領導班子;健全基層組織帶頭人培養選拔機制;完善基層後備人才梯隊建設;建立基層幹部激勵機制。

第八,探索協商式鄉村治理新模式,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包括:搭建協商平臺,引導村民參與鄉村建設;促進鄉村供給與村民需求接軌;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健全“一核多元”村級治理架構。

第九,深化改革勇於創新,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包括:加快推進土地“三權分置”改革;健全涉農資金扶持保障政策;制定出臺農業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完善資本下鄉助農政策;是出臺農民公寓建設相關政策;出臺涉農人才引進、培養、使用、激勵政策。

第十,廣泛匯聚社會正能量,助推鄉村振興發展。包括:充分發揮“兩代表一委員”在推動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鄉賢在推動鄉村振興中的積極作用;充分發揮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的引領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