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分別從市場賺走幾百萬、幾千萬和幾個億,有3個共同特點

他們分別從市場賺走幾百萬、幾千萬和幾個億,有3個共同特點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昨天

他們分別從市場賺走幾百萬、幾千萬和幾個億,有3個共同特點

月初和大家說了在市場虧大錢人的一些特點,今天和大家簡單聊聊,那些從市場賺了大錢的人,都是什麼樣。

第一位賺了幾百萬的,是個90後小姐姐。2015年初認識,30萬本金天天打短線。每天覆盤選出強勢板塊的領漲股(以漲停為標準),第二天觀察集合競價和開盤前10分鐘情況,如果某一支高開不多但隨後快速領先拉昇,在第一次頓挫時入場。

由於大牛市嘛,買進後基本很快漲停,然後無奈和我說聲,你看又漲停了,沒事幹打遊戲睡覺去了。再過一天開盤如果不是快速封漲停,就止盈再幹另外一支。有時候也會買了後不漲停,甚至還會下跌,那就次日集合競價全部出清,毫不手軟毫不拖泥帶水。

就這樣全倉進出一路滾,很快做到200多萬,後來聽我建議,改成半倉進出,最後到牛市結束,總資金有將近600萬,差不多賺了20倍。隨後再做,連續幾單吃麵,對我嘆息一聲,真沒行情了,以後再有大牛市時叫我,飄然離開股市,至今再沒入場。

第二位賺了上千萬的,是個老期貨,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只做空不做多,說是做空效率高,一旦跌勢形成殺起來特別快特別爽。2008年商品大熊市先是實現了第一個百萬,2011年起一路找機會做空螺紋鋼,幾年後突破了五百萬。

高潮也是來自於2015年,8月份第二輪股災時,做空期指大賺一筆,4個交易日吃到30%跌幅,由於期貨的槓桿因素,本金直接翻倍,終於跨入千萬俱樂部。操作手法上,擅長試倉有盈利後加碼,然後安坐不動不見瀑布不收兵,很多時候賺的利潤因為反彈又全部回吐,只能成本價出局,但是無怨無悔、不屈不撓。

他們分別從市場賺走幾百萬、幾千萬和幾個億,有3個共同特點

第三位賺了上億的,是我們現在的投研總監。從事資管行業十幾年,擅長財報分析、價值投資。我覺得他賺大錢主要原因是管的錢多,因為管了十幾億,然後去年價值投資豐收大年,賺得盆滿缽滿。

賺大錢的第二個原因是收益既穩定又較高(所以才能2017年管到大資金)。先做公募後做私募,為人極度低調謙和,沒有其他任何愛好,晚上九點睡覺早上四點就起床看財報。在他眼裡A股根本不是3000多支股票,因為符合他挑剔財務要求的只有100多家,然後再進一步縮小投資範圍,持倉基本在20個股票以內,以投資長三角的公司為主,每個都開展詳盡的行業和公司調研。

公募出身麼,大部分時候倉位比較高。基本面各方面都符合要求的股票,出現低估值時買入,然後一路拿著不動,什麼時候估值高到一定程度賣出,如此不斷選股,不斷往復。光在貴州茅臺一個股票上就賺了好幾億,感覺比號稱的“茅臺代言人”但老師賺的還要多。下面是他近幾年的業績表:

他們分別從市場賺走幾百萬、幾千萬和幾個億,有3個共同特點

三位大神,風格各不相同。有做短線的,有做趨勢的,有做價投的。但是,又有相同的地方。

一是全部有自己的定式。各自專注一招,練到極致。特別是那個小姐姐,2014年才進入股市,本來我以為她只是一個運氣好的新手,但看到她每次堅定止損,加上後來決然離開股市(感覺這才最難啊),才知道世界上真有人天生具有大賭徒的天賦。

二是堅守自己的能力圈。除了自己的一招,對於別的誘惑,從不出軌。價投大神有時看到哈總做題材短線的高效操作,一般先是讚揚一句,再由衷客氣地說聲“祝賀”,又轉頭看研報和調研去了,從來不問具體操作。倒是我們如果問他的操作方法,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故事講到這裡,各種方法都想學、各種機會都想做,並且立志於熊市要一展身手的我們,是不是能得到一點啟發?

------操作指南------

1.大勢。總體趨勢評分:4.0分(短線超跌狀態);階段最強指數:無。(8分以下不超過半倉,6分以下不建議參與)

2.概況。昨天市場大跌,中小創指數再創年內新低。板塊方面,除了煤炭、鋼鐵收紅之外,其餘全線飄綠,集成電路、半導體和芯片、計算機設備、種植業與林業等領跌,跌幅均超過5%。個股漲跌比455:2731,自然漲停14家、跌停86家。跌幅榜上有些個股最近一段時間的慘狀讓人不忍看。

3.觀點。市場走到現在,除了連續閃崩的個股風險仍然較大之外,指數因為短期超跌,有可能形成震盪抵抗。殺傷力最大的時候基本過去,熬耐心的時候即將到來。再往後,也許往下空間有限了,但是會把人磨得比較難受,不要輕易提前出手,跟著奶爸韜光養晦、靜待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