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足球和世界水平差距有多大?

看了半場哥倫比亞對日本的世界盃小組賽,利用中場休息時間說點觀賽感觸。

三分鐘就依靠點球領先對手,且多打一人,但還是被對手扳回比分,這還不是關鍵,關鍵是作為20餘年的亞洲老大,日本隊11對10,依然處於下風,不論是場面攻防優勢,還是控球率,在亞洲憑藉技術優勢掌控局面的技術流,在南美二流球隊的哥倫比亞面前成了不入流,如同下棋,讓你一個馬,還讓你有先行之利,你也還是被動。(估計換成中國隊,哥倫比亞讓一個車的實力)技術優勢沒有了,身體劣勢反到被極度放大,聯想沙特的0:5,以及韓國的失利,伊朗的醜陋的勝利,亞洲足球正被世界足球拉開越拉越大的差距。澳大利亞雖代表亞洲,其實從人種、地域、踢球風格和亞洲沒有多大關聯,當然也還是難逃失敗。

世界足球在大步前進,亞洲足球也在前進,包括中國隊在聯賽引入高水平外援的帶動下也在不斷進步。

但反應到整體實力上為什麼我們看到的是差距越來越大呢?

因為差在基礎。差在基數。

舉例來講,假如歐美強隊整體實力為80分,亞洲頂級球隊最多隻有60分的水平,歐美強隊水平提高了10%,亞洲強隊水平也提高了10%,表面看都在進步,但歐美已經達到88分了,同樣進步了10%的亞洲隊達到了66分,提高了相同的水平幅度,但差距由10分拉大到了12分了。

看相對數字跟上了世界腳步,看絕對數字則是拉大了距離。

對比中國,基礎更是差於日韓伊,進步幅度也沒達到平均水平,在緬甸、泰國身上都難討便宜,世界盃其實不去也罷。

先說到這吧,再看看下半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