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門票到底有多貴 5日遊門票花費竟是北京2倍

在眾多旅遊城市中,西安的景點門票價格說是最貴也不為過,來西安旅遊,在吃住水平、景點等級和數量相當的情況下,門票所佔比重更大。參考網友的旅遊攻略測和遊記,北京、杭州和西安幾座城市七日遊的旅遊花銷基本如下。

北京五日遊花費

西安門票到底有多貴 5日遊門票花費竟是北京2倍

據說在北京和西安坐公交,隨便找一站下都有古蹟可以看,側面說明北京與西安的景區數量、類型和稀缺度都不相上下。

但是從遊記中可以看出,西安門票部分的花費是北京的兩倍有餘,西安景區消費總額更是高出北京近五百。四個遊客來西安旅遊,僅門票錢就需要兩千多,景區消費要佔整個旅遊花銷的近20%,而北京景區消費佔一次旅遊花銷的8%。當然北京的物價水平高於西安,但是據統計陝西至少有21個3A級景區門票高於故宮。

杭州五日遊花費

西安門票到底有多貴 5日遊門票花費竟是北京2倍

與西安相比,去杭州更傾向於休閒度假,而不是完全依靠景區。相應的,遊客花在門票上的錢就少了很多,不到西安門票的三分之一。杭州的旅遊正在向常態化轉變,出現了“忠實遊客”的概念,有人會在閒暇之時去杭州小住幾天。而大多數人來西安,去景點打圈卡就可以回了,了少數的漢唐歷史迷或文博愛好者之外,“回頭遊客”就比不得杭州了。

對比:西安五日遊花費

西安門票到底有多貴 5日遊門票花費竟是北京2倍

(以上內容整理自網友遊記,餐、宿交通為人均花費)

西安門票到底有多貴 5日遊門票花費竟是北京2倍

陝西景點門票在全國範圍內算什麼水平?

數據表明,截至今年三月,全國249家5A級景區的門票均價為104元,其中31.32%的景區門票超過126元,而陝西5A級景區門票均價為128元,有大部分的景區門票價格在全國前列。

西安門票到底有多貴 5日遊門票花費竟是北京2倍

數據表明,全國範圍內5A級景區門票價格在50至99元區間的數量最多,其次是150至199元的區間。

西安門票到底有多貴 5日遊門票花費竟是北京2倍

西安門票到底有多貴 5日遊門票花費竟是北京2倍

而陝西的5A級景區門票價格有一半是在100至149元的區間中,其次是150至199元的區間。陝西5A級景區門票價格遠高全國平均水平。陝西省4A級景區門票超過100元的景區就有14個。

上多久的班才敢來西安逛景點?

有報告指出,“早在2005年就有學者做過統計,發現中國風景名勝區和世界遺產的門票價格相當於人均GDP的1%,而美國為0.05% ,加拿大為0.02%,韓國為0.01%,日本的佔比更是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這麼算下來中國相對門票水平是國外的數倍,而陝西門票之貴也是國內“翹楚”。

國家統計局發佈2017年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情況表明,“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4620元,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322元,其中全年全國居民人均食品菸酒消費支出5374元,人均衣著消費支出1238元。” 以上文西安遊記數據為例,570元的門票支出佔2017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的3%以及全年人均消費支出的3%,是人均食品菸酒消費的10.6%,更佔據人均衣著消費的近一半。

以人均工資性收入為例計算,工作半個月才能逛西安五個景點,用門票的價格對比全國人均收入和支出,來陝西西安旅遊一趟的門票錢,顯得有點沉重。

景區該不該收門票?

城牆、兵馬俑是中國古代傳承下來的寶貴資源,屬於公共資源的範疇,而且每年的國家財政預算中都有一部分用作文化支出,在全年人均工資收入不到一萬五的情況下,景區何以收得逾百元的門票,動輒還要漲價?

支持收門票的理論認為,首先門票收入是對景區進行管理和維護的重要資金來源,其次景區具有很強的負外部性和排他性,有一人享受就有一人被拒之門外,因此除了國家補貼外,享受旅遊資源的人也應分攤一部分,而不是將管理維護費用均攤給全部納稅人。

大量案例表明,無條件的開放景區經營或者完全剔除企業化經是不可行的。

第一,大部分公共資源直接面對個體,勢必造成“公地悲劇”,珍貴的人文資源,例如博物館、遺蹟完全面向公眾開放時極有可能被破壞殆盡。

第二,相比政府直接管理,很多例子表明企業在項目管理方面更為擅長。在利潤的驅動下,企業對於小規模的開發熱情更高。以及行業內成熟的景區管理企業,在遊客服務、設備定期維護方面更為專業。因此,除了國家補貼,遊客也需要讓渡一些利益給經營管理企業,即通過購買門票的方式付出管理費用。

門票貴真的能限流嗎?

曾幾何時,景區表示出於對景區的保護,需要通過漲價來限流。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數據顯示,今年五一期間西安市共接待遊客1014.56萬人次,同比增長69.05%,旅遊業總收入45.05億元,同比增長139.12%。

據統計,僅“五一”小長假首日,華山景區共接待購票登山遊客23150人次,實現門票收入277.81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2%和5%;

“五一期間1004萬人次乘坐西安地鐵 單日客流破264萬”;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接待遊客15.52萬人次,同比增長36.18%;

華清宮景區接待遊客8.39萬人次,同比增長20.43%;

大唐芙蓉園接待遊客7.86萬人次,同比增長10.74%;

曲江海洋極地公園接待遊客4.59萬人次,同比增長29.66%;

大雁塔大慈恩寺接待遊客3.35萬人次,同比增長16%;

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接待遊客11.4萬人次,同比增長30.88%;

碑林博物館接待遊客1.03萬人次,同比增長52.30%

門票很貴,但遊客數量還是在增長,這與景區曾宣稱的限流背道而馳,伴隨著這種火熱的氣氛,各景點的門票收入也水漲船高……

中國人講究“窮家富路”,平時摳搜一點,出去旅遊的時候該花還是要花,門票漲的幾十塊又怎麼能起到限流的作用呢?而幾十塊乘以巨大的人流量,給景區和管理機構帶來的又是什麼?

遊客普遍反應陝西景區“門票憑啥這麼貴”

巷議大數據系統對海量遊客評論進行分析發現,真正讓來陝遊客無法接受的,不是高昂的票價,而是票價中包含了太多的盈利成分,而用於改善遊覽體驗的部分少之又少,景區經營頗有投機的意味,提高門票價格時講究市場決定價格,當問及服務水平時卻拿出國字頭的樣子。

高價遊覽本應屬於大眾的公共資源,接受聊勝於無甚至粗暴的遊客服務,忍受人頭攢動的旅遊環境,著實讓人憤懣,遊客說“收著不該收的錢,不幹該乾的事。”

同時,通過提高票價限流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如果這一方式有效,就意味著享受公共資源的權利被圈定給了付得起高票價的有錢人。但事實是,再貴的票價也沒有起到限制遊客數量的作用,那句話怎麼說,“來都來了”。景區說要通過提高票價來限流最終都會食言,我們只能看到某個假期景區收入又同比增長XX%。

陝西自然景區為什麼還在靠門票掙錢呢?

2017年陝西出現了“全域旅遊元年”的說法,梳理這一年的重點節點可以發現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動作不少,從下發文件到促成旅遊節會,交通部門從高速公路規劃開始配合全域旅遊,林業部門重點推動“林業+旅遊”,不少媒體工作者也深度參與其中……總的來說是相當到位,旅遊接待人數和旅遊收入與同期相比都有所增長。但陝西離真正的全域旅遊,道阻且長。全域旅遊的最後一百米,或在於遊客意識。

杭州西湖自2002年就免除了門票,今天的西湖與杭州這座城水乳交融,想起當日被一堵牆圈起來的西湖顯得分外怪異。開放西湖客觀上帶來的收益也不可小覷,在這十餘年間,西湖錯過了每年2000萬的門票收入,但是整個杭州的旅遊收入在2011就比之前翻了四倍。

西湖之所以可以開放,以及開放西湖能給杭州旅遊帶來這麼大的效益,主要考慮到西湖佔地面積足夠大,有充裕的空間吸引遊客在周邊食宿消費。

陝西的5A景區中也有森林公園、大峽谷、大型山嶽,但有多少人會選擇在這裡生活三兩日呢?除了門票和礦泉水外,遊客可曾在這裡多花過一分錢?

陝西的大多數景區仍然未能有效的把遊客留下來,未能讓遊客為旅遊的增值服務買單。對於不少遊客來說,進了景區就只花門票錢,就這門票錢還覺得花的不值。而長期以來,景區對此無動於衷。其實不僅遊客會吐槽景區,景區對陝西遊客現狀也有著清醒的的認識。遊客有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經濟能力為度假買單?度假的意識在陝西有沒有普及?不掙門票錢,就需要大力投入基礎建設或文化產業,回報率還不甚明朗的情況下開始嘗試摸索並不容易。相比之下,還是門票錢好掙。

陝西景點門票貴、服務意識沒跟上不是新鮮話題,但2017年才喊出的口號,我們不妨再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