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知名的軍機出口品牌——殲7

中國最知名的軍機出口品牌——殲7

殲-7(中國代號:J-7,英文:Chengdu J-7或F-7,北約代號:Fishbed,譯文:魚窩)戰鬥機,是20世紀60年代中國瀋陽飛機制造廠(後轉產至成都飛機制造廠和貴州飛機制造廠)製造的單座單發超音速噴氣式戰鬥機。殲-7是仿製的蘇聯米格-21Ф-13型。

中國最知名的軍機出口品牌——殲7

殲-7是中國研發的第一種兩倍音速噴氣戰鬥機,大量裝備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主要用於國土防空和奪取戰場前線制空權,也可以執行對地攻擊任務,屬於典型的第二代戰鬥機。殲-7的技術特點是突出高空、高速特性,具有輕小靈活的特點,低成本、高效率和使用維護簡單等 。殲-7戰鬥機曾批量出口到世界多個國家 。

中國最知名的軍機出口品牌——殲7

殲-7是一種設計緊湊、氣動外形良好的單發戰鬥機,採用了三角形機翼、後掠尾翼、細長機身、機頭進氣的總體佈局。大後掠切尖三角形中單翼,翼展7.15米,翼面積23.0平方米,前緣後掠角57度,後緣垂直於機身軸線,下反角2度。採用對稱翼型,機翼根部相對厚度5%,翼尖相對厚度4.2%,翼根弦長5.97 米,翼尖弦長0.46 米,展弦比2.22,尖削比12.5,安裝角0度,沒有設置前緣扭轉角。採用三角翼使殲-7飛機得以在發動機推力並不是很大的情況下飛行速度達到了M2.0以上,升限也超過了20,000米。為了阻止機翼上表面附著面層向翼尖的堆積而引起失速,左、右機翼上表面靠近外側處各安裝了一個小翼刀來進行阻擋,以減緩翼尖氣流分離 。


中國最知名的軍機出口品牌——殲7

殲-7飛機的機身為全金屬半硬殼複合結構,圓形機身前段是由頭部進氣道口到機翼翼根末端,共有28個主隔框和4個輔助隔框。機身的最前端為採用整體加工的一個機頭罩,形成進氣道的進氣口,中部隔框兩側裝有與機翼相連的接頭。機身前段的4根大梁都佈置在機身上、下大的艙門開口部位,是此段機身結構中承受彎矩的主要構件,也是艙門開口處的加強構件。機身前段蒙皮普遍較薄,在機頭罩後兩側進氣道的外壁採用厚3.5毫米的單層整體壁板,以適應超音速飛機為減小阻力而要求進氣道唇口較尖銳的需要。機身前段後部大開口較少,採用的蒙皮較厚。


中國最知名的軍機出口品牌——殲7

機身後段由隔框、長桁、蒙皮和機尾罩等組成。其結構特點是長桁數量多,桁條結構較強,沒有設置大梁,彎矩引起的軸向力由長桁和蒙皮承受。機身後段共有8個主隔框和5個輔助隔框,機身後段開口較少,大多數長桁是連續貫穿整個後機身的。尾噴管採用了引射式收斂噴管,機尾罩分為兩段安裝在隔框上,前段由鋁合金板材製成,後段由高溫合金鋼板材製成,將發動機噴管完全包住形成固定外罩的引射器。這種結構的特點是重量輕、噴管及後體的綜合設計較為簡單,但是亞音速巡航阻力大和超音速推力損失大。


中國最知名的軍機出口品牌——殲7

殲-7飛機的後機身安裝一臺按照蘇聯的Р-11Ф-300發動機的圖紙和技術資料仿製的渦噴-7型發動機,這是一種帶有加力燃燒室的軸流式雙轉子渦輪噴氣發動機,由雙轉子軸流式壓氣機、環管燃燒室、雙轉子燃氣渦輪、加力燃燒室與可調尾噴管四大部件組成,此外還有燃油系統、起動系統、冷卻系統、防冰系統等主要系統以及帶動發動機和飛機附件的傳動裝置。發動機全長4.6米,最大直徑0.9米,總重1,151公斤,最大推力3,900公斤,加力推力 5,750公斤,推重比5,最大耗油率0.97公斤/公斤推力.小時,加力耗油率2.3公斤/公斤推力.小時,體現了蘇聯五十年代中期噴氣發動機的技術水平。


中國最知名的軍機出口品牌——殲7

殲-7飛機的密封式座艙位於機身第6~11隔框之間,由座艙左右壁板、前後隔框隔板以及座艙地板和座艙蓋組成,為氣密式座艙。座艙內的儀表設備根據工作的重要性、使用的經常性方面的考慮分別配置在儀表板、左右操縱檯和座艙左右側壁及駕駛杆上合理的部位。儀表的配置是將一些飛行員需要經常觀察的航行駕駛儀表和發動機儀表配置在前方中央儀表板上,以便飛行員迅速準確地進行判讀。

中國最知名的軍機出口品牌——殲7

而像一些飛行中不需要經常觀察的或比較次要的輔助儀表如液壓、冷氣等系統的壓力錶則配置於左右儀表板與左右操縱檯上這些不大醒目的地方。這樣既可以在需要時查看這些輔助儀表,又不至於擠佔經常需要看的重要儀表的安裝位置。一些同類的、性質近似的或需要對照觀察的儀表配置在一起,例如升降速度表、航空地平儀和空速表比較集中地安裝在飛行員的正前方,使飛行員能夠方便地根據這三個儀表的指示來操縱飛機的上升或下降。將發動機的儀表及液壓系統壓力錶集中配置在一起,以便能夠及時瞭解發動機和液壓系統總體的工作情況。

中國最知名的軍機出口品牌——殲7

殲-7飛機是國產戰鬥機的武器由以機炮為主轉變到以導彈為主的轉折型號,從殲-7到殲-7I、殲-7II,機炮由一門增加到兩門,而到殲-7E、殲-7G又減少到一門。而空對空導彈則從兩枚增加到最多可掛四枚,從只能尾追定軸發射提高到全向離軸發射。殲-7系列飛機的機翼下掛架除能掛載導彈和副油箱外,還可懸掛兩組57毫米口徑的57-2型空空火箭彈或90毫米口徑的90-1型空地火箭彈發射器,也可以掛載多種航空炸彈用於對地攻擊。特別是多用途功能增強的殲-7III型飛機可以掛載8枚100-2型或4枚250-2型或2枚500-2型航空爆破彈。

中國最知名的軍機出口品牌——殲7

殲-7飛機配裝有航空機炮、空對空導彈、空空火箭彈等多種武器。殲-7飛機安裝的是口徑為30毫米的30-1型機炮,是西安崑崙機械廠(847廠,西安崑崙工業公司)仿製蘇聯НР-30型管退式單管航空機炮,其採用後坐力加燃氣復進,靠射擊時產生的火藥燃氣壓力帶動各活動部件自動完成全部射擊循環。機炮由炮管、進彈機、冷氣裝彈機構、炮箱、機心、電發火機和總裝零件共6種部件、163種零件組成,結構簡單,裝拆方便。全長2.15米,寬0.18米,高0.186米,重量66公斤。採用電操縱射擊,射擊初速為780米/秒,射速900發/分鐘,壽命為2,000發。機炮供彈方式為彈鏈彈帶供彈,裝彈方式為氣壓裝彈,彈藥類型一般為殺傷爆破燃燒彈。

中國最知名的軍機出口品牌——殲7

殲-7系列戰鬥機,是中國自行研製、大量裝備、批量出口的一型優秀第二代戰鬥機。

美國戰略之頁網站2013年5月29日報道,中國根據俄羅斯原版設計圖紙製造米格-21系列戰鬥機中的這款機型已有近50年曆史。殲-7戰鬥機的總產量已超過2400架。直到2013年,中國還在出口殲-7戰鬥機。從很多方面講,殲-7戰鬥機都是米格-21系列戰鬥機中最先進的機型 。

據中國國防報軍事特刊2016年9月30日報道,自1965年第一架真正中國生產的殲-7首飛以來,這個殲擊機家族就不斷衍生發展,到2006年停產,40多年時間裡,中國總共生產了超過4000餘架,除裝備中國空軍和海軍外,還向多達30多個國家出口,是中國最知名的軍機出口品牌 。

中國最知名的軍機出口品牌——殲7

中國最知名的軍機出口品牌——殲7

歡迎您在下方進行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