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曝不知道,那個被趙本山忽悠好幾次的人 不要太精明

2001年的春晚舞臺上,趙本山和範偉還有高秀敏的一個《賣柺》的小品引起了全國的轟動,自此,老實人的人設就深深的印在了範偉的身上,那一年的範偉這個名字已經是家喻戶曉了。

不曝不知道,那個被趙本山忽悠好幾次的人 不要太精明

2002年趙本山範偉高秀敏三人組繼《賣柺》之後又創作了《賣車》,範偉的名氣進一步加大,雖然被綁在了趙本山這條船上,但是兩人不合的傳聞已經走街串巷,果不其然,後來趙本山小品的春晚中,範偉就漸漸消失了。

不曝不知道,那個被趙本山忽悠好幾次的人 不要太精明

2003年,範偉和馮小剛合作了電影《天下無賊》,在電影中扮演一個智商堪憂的傻劫匪,老實且人傻的人設進一步在範偉身上加強,之後範偉就逐漸從小熒幕轉向了大熒幕,在和馮小剛深度合作,排出了《非常勿擾》、《私人訂製》、《我不是潘金蓮》、《溫故1942》等電影,也和陳凱歌合作了《道士下山》。

不曝不知道,那個被趙本山忽悠好幾次的人 不要太精明

在2016年,範偉憑藉電影《不成問題的問題》,成為了第53屆臺灣金馬獎的影帝。影帝光環加持,肯定了他的演技,也增加了和製片方談判的籌碼,這不可厚非,畢竟影帝嘛,加點片酬也是應該的。但是我們再回過頭看範偉演過的角色,基本的角色設定都是“老實人”,“憨厚傻楞”這一類。 1983年考入瀋陽曲藝團後,範偉其實也有想其他類型角色突破的慾望,奈何“老實人”的人設太容易讓大家接受,靠著這條捷徑他也是捧回了影帝的獎盃。

不曝不知道,那個被趙本山忽悠好幾次的人 不要太精明

現在的臺前,範偉就是“老實人”的代表,老實人怎麼會做壞事呢?今天安娜撕破了範偉“老實人”的這身羊皮。在一份500萬的現金合同中,範偉要求製片方在拍攝完成十日前把完稅證明交給他,然而他同時也要求製片方給他的片酬要以現金的方式。現金的方式片酬是什麼意思?大家或許已經明白了吧?雖然在合同中要求交付完稅證明,但這在我看來,這也就是合同上一句很“官方”的語言,現金方式,才是重點。

不曝不知道,那個被趙本山忽悠好幾次的人 不要太精明

前兩天溫故了下《熔爐》,2005年發生的事情,直到2011年一部電影的上映才得以完美解決。或許種種取證調查還需要時間,又或許有些人在權衡利弊,即使鐵證如山,公諸於世,也不能馬上立竿見影。但我相信公正仍舊存在,我也相信正義即使遲到也不會缺席,我相信狼在羊圈裡遲早會原形畢露,我仍舊願意相信。

不曝不知道,那個被趙本山忽悠好幾次的人 不要太精明

不曝不知道,那個被趙本山忽悠好幾次的人 不要太精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