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老公和手機

好友、老公和手机

在婦產科門診,一個最常問到的問題是:你的末次月經是什麼時候來的?翻譯成女人之間“喜聞樂見”而且接地氣的話就是:你和你的好友--大姨媽最近的一次見面是什麼時候?

請相信我,回到幾年前,很多女生會在一臉萌萌的懵之後,轉頭審問陪同男士:“你說,你說,你快說,到底是什麼時候?快想想,你快想想,我讓你快想想!”

然後,很多陪同男士會不好意思、卻極其準確地報出日子,誤差不會超過1天。當然,有的男伴也會一臉的懵,只不過是傻傻的懵。

為什麼是傻傻的懵?

因為,可以這麼說,能記住女伴末次月經的男人,基本夠格參評“模範丈夫”。

為什麼?

因為,對於女性而言,末次月經是一個與生日和結婚紀念日同等重要的日子。記得住女伴末次月經日子的男人,至少是一個在共享歡樂的同時,還很在意或擔心女伴懷孕的責任男,你懂的。

所以,如果連女伴的末次月經都沒有記住,這種零成本的愛都不能順手錶達,是不是有點傻?!

前輩大師說:“逢女必問經、帶、孕、產、痛。”經就是指月經,帶是指白帶,孕是懷孕次數,產是分娩次數及方式,痛則是痛經和下腹痛等等。你瞧瞧,經,也就是你的好友大姨媽赫然排在首位。

為什麼排在首位的,居然是她?

理由就是:她牛,她牛蛙!月經是女性特有的生理現象,是提示女性健康的重要標誌之一。

“不要試圖跟女人講道理,一個月流血七天還不死的生物,在這個星球上本來就是逆天的存在。科學證明,女人抓姦時候的智商僅次於愛因斯坦,女人失戀時候的文筆僅次於莫言,女人發火時候的戰鬥力僅次於奧特曼,女人發瘋時其危險性僅次於藏獒!放棄抵抗吧兄弟……她們是惹不起的物種,滾犢子是你唯一正確的出路!”

那麼,女性為什麼會有一個月流血七天的特殊現象呢?

這得從人類的繁衍說起。

正常女性一生全部的卵細胞在胎兒期就已生成,有幾十萬個始基卵泡。在女性生長髮育過程中,多數始基卵泡夭折,僅有少數卵泡能夠倖存到青春期。在下丘腦的控制下,腦垂體前葉分泌某種激素(促卵泡激素)促使卵泡發育成熟,併合成分泌雌激素。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宮內膜開始增殖,在排卵前1~2天促卵泡素的分泌和黃體生成素的分泌都出現高峰。隨即雌激素水平開始下降,卵泡成熟並排卵。排卵後,在孕激素的作用下,增殖期子宮內膜轉變為分泌期子宮內膜,更為蓬鬆,為受精卵前來安家落戶做好準備。

如果排出的卵子能夠得到精子的求愛並受孕形成受精卵,就會繼續發育成胚胎、胎兒,直到分娩;如果卵子沒有受孕,黃體就開始萎縮,孕激素和雌激素的分泌也迅速減少,子宮內膜突然失去這兩種激素的支持,血管就會收縮,導致子宮內膜萎縮、壞死而脫落,引起出血。血液與脫落的子宮內膜自陰道排出,就是我們所說的“月經”。

從自然生理的角度看,月經是受孕失敗的結果,是成熟卵子被精子放了鴿子的表現。然而,為了種族的繁衍,卵巢和子宮是堅強的。即使屢敗,子宮內膜也總是未雨綢繆,為每一次可能的受孕做準備。卵巢內的卵泡也開始發育,進入下一個週期。週而復始,漸成規律。

顧名思義,月經,就是女性每月一次的特殊經歷----每月一次規律的身體出血。這種出血不是切菜出血、鼻子出血、牙齒出血,實際上是子宮出血。

表述月經的指標包括週期的頻率、規律性、經期長度、經期出血量4個要素,或者至少通過三個指標來表述。

月經週期:是指本次月經第一天到下次月經第一天之間的時間長度。此處的月,是28天。說句題外話,常言道: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其中的月,就是28天,10個月就是280天,正好40周。如果按照公曆的每月30天,就是三年不生的哪吒,過期妊娠了。

當然,月經週期的規律性是相對的,其準確性並不是像衛星導彈發射那樣精確到分和秒。實際上,以28天為基點,往前提幾天或往後推幾天都是可以的,只要最近一段時間每次月經都如此,而且沒有引起貧血、不孕或伴有肥胖、多毛等表現,都可以認為是正常的。

月經期:指出血的持續時間,從出血第一天至出血完全停止之間的天數。通常為3-7天,3-5天居多。如果月經期時間延長而且量又不多,就稱為月經淋漓不盡。

月經量:指整個月經期出血的總量,一般為50毫升左右,也就是一兩紅酒或白酒的量。一般認為超過80毫升,就成為月經量多,低於20毫升,則稱為月經量少。

但是,月經量的多少和人的高矮美醜一樣,因人而異。簡單地說,關於月經量,只要沒有少到引起不孕,只要沒有多到引起貧血,基本都可以算正常。

地球人都知道,閨蜜是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大的敵人。請不要打我,閨蜜之間什麼都可能分享(甚至男友,參見進婦科診室別帶“閨蜜”的N個理由),閨蜜之間也存在什麼都要攀比的現象。但在月經量方面,就請不要比了吧。你多你光榮,我少我驕傲。反之亦然!

其實,好友大姨媽是地球上很嬌貴的“物種”,很多因素,包括學習緊張、工作壓力、生活打擊、環境改變等“喜怒憂思悲恐驚”,都能嚇她一大跳,讓她表現異常(月經紊亂),甚至暫時不拋頭露面(閉經)。也就是說,如果女性的身體出現了問題,有時可能會表現為月經改變。

月經週期的改變通常是內分泌原因,其病根兒多半不在子宮本身,而是上級器官卵巢或更上級器官垂體、下丘腦等出了問題。當然,和子宮的上級卵巢平起平坐的“同事”,如甲狀腺、腎上腺出現問題,也可以表現為月經異常,包括週期異常。

月經量過少的可能原因包括營養不良、甲狀腺疾病、腎上腺疾病、免疫性疾病、結核,或者多次人流破壞子宮內膜等等。月經量過多的原因較多,如子宮肌瘤導致子宮內膜面積增加、影響子宮收縮,或者各種類型的子宮內膜增生、全身疾病如血液系統疾病等等;如果是月經期長甚至淋漓不盡,則要警惕子宮內膜息肉或者內分泌問題。

偶爾發生一次月經改變不必過分緊張,很多人在下一個或兩個週期就能恢復正常,尤其是對於精神因素引起者。如果連續三個週期都異常,就需要注意和看醫生了。

如果在好友大姨媽正常出現的時間以外的任何時間發生血陰道出血,都認為是異常出血。學術名詞是異常子宮出血(AUB),國際婦產科聯盟還提出了PALM-COEIN體系(與手掌和硬幣的單詞接近),對異常子宮出血進行分類和歸因。你英文都比我好,不妨幫我看看。

“PALM”存在結構性改變,可採用影像學技術和(或)組織病理學方法明確診斷,而“COEIN”無子宮結構性改變。具體為:子宮內膜息肉(Polyp)、子宮腺肌病(Adenomyosis)、子宮平滑肌瘤(Leiomyoma)、子宮內膜惡變和不典型增生(Malignancy and hyperplasia);全身凝血相關疾病(Coagulopathy)、排卵障礙(Ovulatory dysfunction)、子宮內膜局部異常(Endometrial)、醫源性(Iatrogenic)、未分類(Not yet classified)。

好友大姨媽位列“經帶孕產痛”之首的原因我們瞭解了,那為什麼每次醫生都煩人地會問末次月經的日子呢?

是因為醫生問慣了,不問不舒服?!

是的,這幫醫生還真是不問不舒服!因為如果不問,就有可能掉進坑兒裡。坑兒有千萬種,可能但不限於者包括:病人已經懷孕了,醫生卻沒有關注到,開藥時會開了孕期不能用的藥物;病人都自然流產了,還以為是正常月經過多;宮外孕都破裂了,醫生也不知道,導致漏診,甚至出現生命危險…….

所以,必須要問,必然得問!

不但要問,如果醫生覺得不正常,還要問你前一次甚至更前一次月經的情況。因為,自然流產或宮外孕,就可能會表現為停經一段時間後,出現腹痛和陰道出血,而這次的出血,往往和以前的正常月經不太一樣。

信息時代了、大數據了、人工智能了,但你好友大姨媽的重要性和規律並沒有發生“革命性”改變。在此聽一下《郎景和院士談大數據時代醫學》是怎麼說的,全文得過幾天才能分享。

“《黃帝內經》說,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 七七 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侄子也。’古人說,女性14歲該來月經了,49歲會絕經了,一定不是幾個人,一定是從一大群人中來的大數據。幾千年以後,我們進入了現代,進入了2000年,這些規律基本沒有改變,初潮和絕經不過是提前或者延後了一兩年而已!折騰了半天,我們還是在古人所畫出的圈裡轉悠!這個圈兒,或者說這個規律,不是黃帝或者某個人說的,一定是一個時代的大數據的結晶。數據有多大?我們不知道!”

歪一下樓。試管嬰兒出現了,人造子宮出現了,從男人或女人身體上“抓”個細胞而不需要另一半就能造出“人”了,男女之間的那點事兒已經不是人類繁衍必須的了,那麼,未來的男女故事會是怎樣一個版本?

我不知道,甚至我的老師也不知道,你不妨在留言中告訴我。

最後說說手機。進入信息時代後,在女性與好友的關係中,老公的地位或者重要性發生“革命性”的改變。生活中,一個名叫“膜拜. 馮(Mobile phone)的不男不女傢伙,出現在和你老公之間,成為“三方共贏”的第三者。

我敢肯定,你和老公親密接觸的時間,不會比和馮先生呆在一起的時間長。甚至,老公出軌都很淡定,而馮先生失蹤了簡直就丟了魂。

不妨留意一下,現在如果在門診問一個女生的末次月經,女生90%會掏出智能手機,翻日曆或者打開某些APP查末次月經日子。於是,陪伴的男人,瞬間成為可有可無的產品(藥渣),地位是不是陡然下降了?

坦白告訴我,是這樣嗎?

2017年12月30日

寫於從長春做宮頸癌防治宣講後返京的飛機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