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儀式感 你可還曾記得?

生活多點儀式感,日子也就變的不那麼單調。

《小王子》中小王子和狐狸有這樣一段對話。

小王子問:“儀式是什麼?”

狐狸說:“這也是一種早已被人忘卻了的事,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黃磊曾經在《奇葩說》上面說:

“如果有一天有個男人向我的女兒求婚,而對方說不辦婚禮,那麼我會跟女兒說:不要嫁給他!連那樣的儀式感都沒有,我認為是不對的。”

生活的儀式感 你可還曾記得?

儀式感不是矯情,是對生活的重視

村上春樹說: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儀式感是把一件單調而普通的事情變得有趣。比如一個人的早餐,可以是路邊攤上的一份豆漿油條,地鐵站裡的包子、熱狗,也可以是早早起床,精挑食材、用心烹飪後,擺在精緻餐盤裡的美味餐點。就如《蒂凡尼的早餐》裡,赫本一身小黑裙吃可頌的樣子,美好更不失優雅。

生活的儀式感 你可還曾記得?

在愛情裡,女人渴望情人節的驚喜、生日的禮物、紀念日裡的燭光晚餐,不是為了造作,只是想在三百多天的平淡日子中,留下些許可以回味的記憶,不必貴重,只需珍貴。而這,也是給予愛情的儀式感。

之前看《紅樓夢》,每每看到黛玉葬花一段的時候,總會覺得這個姑娘真是矯情,花開花落不是每年每天都會有的嗎,幹嘛要多此一舉?!喜歡上花藝之後,才算是真正體會到黛玉的這種“矯情”,不是自艾自憐,而是對逝去美物的一種儀式紀念。

生活的儀式感 你可還曾記得?

儀式感,讓心中充滿愛與感恩

前段時間認識一位朋友,在一家大公司做CEO,衣著得體、彬彬有禮、風趣謙遜,而且生活很有品位。初識,我以為他是含著金湯勺出生的富二代,後來聊天才知道,他來自普通的雙職工家庭,只是他的父母是一對對生活充滿熱愛與憧憬的人。

每天早晨,母親會早早起床做好一家人的早餐,等全家洗漱後,一起享用可口美味;下班路上,有時會買回一束小小的花,插在酒瓶改造的花瓶裡,裝點一室春光。

週末,通常是一家人打扮的美美的去公園或者是看電影,又或者是在家動手做一頓大餐,犒賞一下五臟廟。

生活的儀式感 你可還曾記得?

朋友說,每年六一節,他母親都會給他做一件新款襯衣,將他名字的縮寫秀在胸前,讓他覺得這件衣服世間僅此一件,再無他品。

從父母這些對生活的細微熱愛中,他感受到了父母對他的愛與重視,而這種對生活的莊重感,讓他對生活也同樣充滿熱愛,哪怕是一人在外,也會好好安排自己的工作與生活,讓他始終存有感恩之心。

很多時候,儀式感不是花錢去買,而只是在生活中安排點小插曲,讓日子過的有意思而已。

曾經的那些儀式感,你可還曾記得?

王小波說,“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曾經,我們也是熱愛生活,追求浪漫的文藝青年。週末約會,假期出遊,節日晚餐會用心準備,特殊日子有禮物送上……

但自從有了孩子後,每天除了應接不暇的奶粉、尿布、髒衣服外,還有成堆的玩具和隨時可能一團亂的客廳……忽略了週末,錯過了假期,忘記了特殊的日子。

曾經美好的生活,彷彿一下變得平淡無趣、索然無味。

生活的儀式感 你可還曾記得?

有天,在孩子睡後,孩兒他爹突然找出我的漂亮衣服,說:“媳婦,我們去樓下走走吧,咱家樓下的八稜海棠開花了,你是不是還沒去看過?”

我笑,“不就是下樓看個花嗎,用不用這麼正式?”

他說:“賞花也要有儀式感啊,你忘了嗎?”

換好衣服下樓,踩著石板路,從植物園的這頭走到那端。發現,不只是八稜海棠開了,紫玉蘭也開了,400年的皂角樹和200年的小葉朴樹,新芽已吐濃綠,這植物園已然花意盎然、綠意成蔭。耳邊時不時傳來鳥兒棲息的咕咕聲,讓人彷彿置身森林。

感受著周身的一切,似乎生活雖偶有狼狽,但也沒有那麼不堪,美好還是伴隨身邊。

生活的儀式感 你可還曾記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