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張表教你更好地理財(實用乾貨)

3張表教你更好地理財(實用乾貨)

在理財過程中,我一直貫穿一個原則:先做規劃後實施。

理財可不是談戀愛,怦然心動後就投入進去,更需要理性和冷靜,運用正確的理財思維和投資操作方式,才能讓我們的財富增值。

在這裡,財小妹提出幾個問題:

你對自己或家庭的財務狀況瞭解嗎?

你知道你財務狀況的健康度嗎?

你理財的選擇依據是什麼呢?

如果你對上面幾個問題還沒明確的答案,那就趁著這個週末梳理自己的財務情況,我教你如何去梳理你的財務。

3張表教你更好地理財(實用乾貨)

為何要梳理你的財務狀況?

理財也是需要方法論的,只有構建了自己的理財框架,才能從一開始就制定一個正確的財務目標,並找到達成目標的實施步驟。

構建理財方法論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就像我們總說高淨值人群,那你知道淨值是什麼意思?

說白了,淨值=資產-負債。那你知道你的的淨值是多少呢?

舉個栗子。

如果你有存款50萬,你決定用這50萬去買一套房子,總市值是150萬,你需要貸款 100萬,那麼此時你的淨值就是50萬,資產是150萬,而你的負債是100萬。

如果你的房子升值漲到了300萬,你的資產就是300萬,負債還是100萬,你的淨值就變成了200萬。

想準確分析自己的淨值,就需要你梳理自己現階段的經濟狀況,包括收入水平、支出的可控制範圍,找出失誤和不足。

3張表教你更好地理財(實用乾貨)

3張表教你更好地理財(實用乾貨)

如何梳理你的財務狀況?

梳理自己的財務狀況,常用的方法有填寫家庭(個人)資產負債表或收支儲蓄表。通過這2個表格來識別家庭(個人)中能用來做投資的一些資源。

1、資產負債表

顧名思義,資產負債表就是看你手上有多少資產可以用,有多少負債沒還。

從結構上面講,資產負債表分為資產、負債、淨資產三個部分。

資產可以分為現金資產、金融資產和實物資產。

其中實物資產包括了房產、汽車、黃金等,這些資產的當前價值主要按現在市場價值填寫。不過我建議,還是少填寫一些。目前市場動盪,對自己的資產估值過高可不是一件什麼好事。

負債部分可以分為流動性負債和長期負債,具體類別包括信用卡所欠餘額、房貸、車貸等等。最後,用資產總和減去負債總和,就計算出淨資產了。

我做了下面的表格供你填寫:(後臺回覆“表格”即可下載)

3張表教你更好地理財(實用乾貨)

2、收支儲蓄表

第2張表格就是收支儲蓄表。

收支儲蓄表能夠梳理出你某段時間內你的收入和支出。你可以按照年度來填寫或者按照月度來填寫,不過我建議按照月度填寫,年度覆盤的時候只要彙總即可。

對於家庭收入這部分,自己和配偶的收入可以分開記錄,而支出項因為比較難分割,建議合併在一起記錄,可以按餐飲、交通、人情、醫療、投資支出等等大類來整理,至於具體類目就因人而異了。

最後,用收入總和減去支出總和,就計算出結餘了。

我做了下面的表格供你填寫:(後臺回覆“表格”即可下載)

3張表教你更好地理財(實用乾貨)

3張表教你更好地理財(實用乾貨)

財務狀況健康度分析

在梳理好資產負債表和收支儲蓄表後,我們就可以很直觀看出個人的財務狀況了。

現在最需要的是對我們的財務做一番分析,下面幾個比率,就是檢驗我們財務情況健康度的一些簡單的指標。

3張表教你更好地理財(實用乾貨)

1、應急能力=現金+活期存款+貨幣基金等

應急資金一般是3到6個月的生活費,放在活期存款、餘額寶、貨幣基金等中。

如果你是處於收入不穩定的創業階段,預留的流動性資產最好足以應付一年的生活開支。

如果你的應急資金過少,為了應付緊急情況,建議你增加這部分資金。如果你的應急資金過多,證明你的錢只是簡單放在餘額寶和銀行卡中,生生被通貨膨脹吞沒,你需要考慮的是,把錢投入P2P、基金等理財產品中。

2、儲蓄能力=工資收入-支出

在所有的財務指標當中,我最關注的就是儲蓄能力,它是表明了財富的積累程度。

工作儲蓄率一般要在30%以上,也就是你每個月的工資最好有30%是存起來的。一般來說,這個指標越高越好。如果你的儲蓄率太低的話,只能通過開源節流解決了。

3、增值能力=投資資產/淨資產

投資資產是指P2P、股票、基金、信託、期貨等等能產生投資收益的資產,這個比率的正常數值是0.5。當然對於很多年輕人,因為剛畢業或者創業原因,這個數值就算只有0.2也正常。

投資資產與淨資產比例高,財富增值的能力比較強。

4、償債能力

償債能力包含了清償比率和負債比例

清償比率=淨資產/總資產,正常數值在0.6-0.7之間;

而負債比率=負債總額/總資產,正常數值在0.3-0.4之間。

可以看到負債比率和清償比率正好相反,是一個互補的關係。如果清償比率偏低,或者負債比率偏高,就說明債務過多;反之,如果清償比率偏高,而負債比率偏低,則可以需要合理利用負債,進一步優化資金的使用。

5、財務負擔比率=月負債/月稅後收入

這個比率不應該高於0.4。要注意一點,這裡所說的的負債是指你每個月要還的錢,而剛剛所說的負債比率指的是負債總額。所以,無論是還信用卡、還房貸或這車貸等等這類的支出,不應該超過我們每月稅後收入的40%。

6、財務自由度

財務自由度就是用理財的收入除以你的總支出,如果這個數值超過1的話,證明你的被動收入完全可覆蓋支出,能夠實現財富自由。

利用上面幾個指標,大家可以對照著診斷自己的財富健康度,看看有哪些需要提升。

如果儲蓄能力過低,那就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消費慾望,甚至學會強制儲蓄。

另外,相信大家也發現了,如果沒有養成記賬的習慣,是很難梳理家庭財務報表的,特別是支出部分的填寫,所以每個月覆盤一次自己的財務狀況也是很有必要的。

用好這3張表,不僅幫助我們讓家庭的小船在大海上穩穩的幸福,也可以幫助我們自己,在自我成長的路上不斷前行,成長為自己喜歡的模樣。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