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置業負債居高不下 赴港上市是大勢所趨?

美的置業負債居高不下 赴港上市是大勢所趨?

近日,美的置業在港交所披露了招股書,美的置業近三年營收數據呈現逐年上漲的趨勢,但同時負債率也居高不下。這是否意味著美的置業存在一定的財務風險?從2004年美的置業成立至今,從單一住宅到多元發展,再到打造智慧社區,美的置業此次赴港上市是否成必然?

營收遞增與負債居高

近日,美的置業在港交所披露了招股書,這使得美的置業過往的財務數據及銷售業績首次完整曝光。

其招股說明書顯示,美的置業近三年營收數據呈現逐年上漲的趨勢。其中,2015年--2017年營業收入分別為83.12億元,119.92億元,177.16億元,2017年營業收入比2015年增長1倍多。同期淨利潤分別為3.83億元、9.93億元和18.93億元,2017年的淨利潤大約是2015年的5倍。同期毛利率分別為21.5%、22.8%和27.6%。

在迅速擴張的同時,美的置業借款總額持續增長,負債率也居高不下。據招股書披露顯示,2015年美的置業負債率為人民幣11453百萬元,2016年為人民幣24359百萬元,2017年為人民幣38255百萬元,2018年前3月更是超過人民幣43579百萬元。美的置業2015年負債率為622.1%、2016年負債率約為620%、2017年負債率為118.9%。

2017年,美的置業的負債率雖然比前兩年大幅度下降,但與地產行業平均淨負債率約50%相比,要高於行業平均一倍多。對於公司的債務,美的置業也在招股書中寫道:“美的置業目前維持並繼續相當高的債務水平,美的置業未必可產生充足的現金以履行現有及未來的債務責任。”

中國資本觀察(ID:zhongguozibenguancha)發送了採訪函給美的置業品牌負責人,對方回覆稱:“我們處於上市靜默期,不方便發聲和回應。”

從單一住宅到多元發展

“家電行業巨頭”美的集團發展迅猛,似乎使得美的置業略顯暗淡。因此,外界有人不知道美的已涉足地產行業,有的人以為美的置業是美的集團開發的新產業。

實際上,早在1980年,創始人何享健從製造風扇開始,就已進入家電行業。1992年,何享健推動當時的廣東美的電器企業集團進行股份制改造,第二年美的電器便在深交所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由鄉鎮企業改組而成的上市公司。

2012年何享健卸任美的集團董事長,只擔任美的集團的控股股東,擁有美的控股94.55%的股權。由方洪波接任美的集團董事長,完成了企業創始人和職業經理人的交接棒。另外,美的控股是美的集團的大股東,擁有33.78%的股權,所以何享健依然是美的集團的實際控制人。

美的置業正式成立是在2004年,何享健私人回購了公司產權。美的置業對外宣稱,美的集團、美的置業是“同胞兄弟”,同屬美的控股旗下。實際上,美的建業(香港)有限公司為美的置業的大股東,出資比例60%。而神秘的美的建業(香港)有限公司,在內地可查的信息並不多。

美的置業負債居高不下 赴港上市是大勢所趨?

起初,美的置業業務主要集中在廣東區域。2010--2015年,美的集團才開啟第一階段的全國佈局,在珠三角、長三角區域與環渤海區域拓展業務,從發展單一住宅到打造高品質住宅、物業服務與旅居產業等,涉足領域也不斷加。2016--2020為第二階段規模提升期,美的置業計劃以現有城市為核心,在珠三角、長三角、長中游、環渤海與西南五大區域,構建以居住為中心的產業系統。

近年來,美的置業開始加速發展,集中在一些二三四線城市發力。截至2018年3月31日,美的置業共有117個規模化的項目組合,覆蓋全國11個省份的33個城市及1個直轄市,並通過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參與了24個項目,土地儲備總量的建築面積約3310萬平方米。

2018年,在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500強測評中,美的置業被評為“2018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50強”,名列第45位。

但是,對於負債高企的美的置業來說,赴港上市只是走向資本市場的一個開始。在整個地產行業迎來嚴峻考驗的時期,積極拓展新業務模式、制定正確的企業戰略規劃成為當務之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