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浴室|整個家裝市場都被“恐怖”攻陷

恐怖浴室|整個家裝市場都被“恐怖”攻陷

恐怖片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對熟知之地進行“藝術加工”,從《貞子》或者到《閃靈》中我們不難發現,“恐怖”對房間裡的英裝與軟裝都進行了覆蓋,客廳、臥室、書房、衛生間、馬桶、電視……國產影片也後來居上,《半夜不要照鏡子》《床下有人》再到這部《恐怖浴室》,恐怖基本攻陷了整個家裝市場。

這種受限於環境的設計,最大原因,還是在於對影片成本的考慮——就投資角度而言,恐怖浴室肯定比恐怖遊輪更節約成本,但對故事的要求,也就更為嚴謹,如何讓觀眾在如此密閉的環境中感受恐怖,同時又能看到極具觀賞性的故事,有著極為專業的要求。

恐怖浴室|整個家裝市場都被“恐怖”攻陷

《恐怖浴室》的故事建立在“心魔”之上——個人感覺這是最好用的恐怖元素之一,和“精神分裂”可以並排佔據前三。影片以心魔為始發,讓困於浴室或深水之中的夢魘,折磨著富家叛逆少女小崔,也讓老崔的生活陷入尷尬,這什麼熊孩子呀,爸都不叫了。

心理醫生的介入,差點攻破小崔的心門,但最終淪陷在老崔臥室的房門之中,這個大概是所有恐怖片免費贈送觀眾的福利——除了女主角被性侵的痛苦經歷,老崔和心理醫生的情感,也再叩問著每個對愛情渴望的中老年群體的靈魂,愛我你怕了嗎?

三個關係互相擰巴的人組成了“三口之家”,終於因為每個人內心無法告人的苦衷而顯得疑點重重,如果說開始時的恐怖只是通過病態的“心魔”來製造驚悚氛圍,那麼在這三個人開始生活在一起開始,就變成了對真相揭露的過程——很多恐怖片的內核就是建立在推理之上的。

此時,影片開始充分利用空間來為劇情做渲染,樓梯拐角因為燈光而忽隱忽現的魅影,游泳池水底湧動的絲帶,突然響起的小女孩的笑聲,以及浴室出現的靈異身影和地上溼漉漉的腳印,都在給觀眾暗示,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就在你的身邊。

《恐怖浴室》的故事甚至在套路上亦有另類表現,除了趁機表現了一下家庭親子教育的危機,更是一步步在催眠的道路上,走進了《盜夢空間》的層層禁制。玩突然嚇一跳玩煙燻妝玩叛逆賣弄性感都是小手段,套路深才能真的做到吸引人。

而且,影片最終也沒有讓故事走出家門,自然也就沒有讓房間裡的人走出親情的牽絆。《恐怖浴室》從心魔開始,從解開心結結束,讓人在尋找謎底的同時,也感受了一下和叛逆期女兒相處的巨大壓力——都說女兒是父親的小棉襖,可一件穿著刺撓的棉襖,如何進行環保處理?希望通過影片,觀眾可以從浴室抱回一份可以烘乾親情的暖風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