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獨角獸攪局網約車,滴滴、美團和高德三巨頭坐不住了……

今年的網約車市場有點意思,大致可以用《江湖笑》兩句話來概括下:

江湖笑,恩怨了,人過招,笑藏刀。紅塵笑,笑寂寥,心太高,到不了。

滴滴的江山不斷被攻,美團打車、高德順風車接連上線……這不,幹旅遊的攜程終於也來分蛋糕了,它將如何攪動這一湖春水呢?

又一獨角獸攪局網約車,滴滴、美團和高德三巨頭坐不住了……

“500元以下機票5折!500-1000 6折!1000以上機票7折!機場停車費我們全買單!敢不敢帶?”

五一小長假過後的第一個工作日,攜程國內專車事業部CEO李喬在朋友圈分享了攜程專車立即單將在重慶、成都上線的消息,他同時介紹了上述玩法:通過打通攜程機票業務,體驗攜程順風車的車主將能夠享受到購買機票的折扣。

立即單及順風車是攜程開展自營專車業務以來的第一次重要功能升級,此前攜程專車以預約單為主。

攜程專車立即單的邏輯與普通打車軟件並無二致:司機安裝攜程專車客戶端,用戶使用攜程向司機發送叫車請求,平臺派單。看上去這是一個與滴滴、美團打車並無太大差別的模式,唯一的不同在於,攜程專車立即單僅限在機場、火車站等大型交通樞紐使用。

一個月前,攜程宣佈獲得天津市交通委代交通部交通運輸部頒發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線上服務能力認定》,也就是俗稱的“網約車牌照”。這表示,攜程專車具有了網絡預約出租車線上服務能力,可在全國範圍通用。

2018年春天的中國出行市場並不平靜,美團打車3月22日正式在上海運營拉開了滴滴與美團兩大獨角獸的戰爭序幕,中國出行市場迎來了自2016年8月滴滴與Uber中國合併以來的最大變數。

在這個網約車格局有可能被重組排列的敏感時刻,於4月初高調宣佈獲得網約車牌照的攜程被市場看做新入場的玩家,雖不可輕視,但也很難看懂。身為攜程專車業務的負責人,李喬並不同意這樣的看法:“我們並不是因為美團才做出行的。”

在出行市場進入新一輪混戰的背景下,攜程專車的打法、競爭力和目標是什麼?在攜程力促內部創新的環境下,身處大公司體系內的專車事業部又該如何調動資源?

這是一個充滿了疑問的故事,它同時又蘊藏著諸多可能。

在近期接受《深網》專訪時,李喬這樣闡述自己對中國出行市場的理解,“人口的流動減去步行就等於出行,中國有多少人?這樣大一個市場,今天滴滴也好、我們也好,加起來才多少訂單?”

但與外界想象的不同,攜程專車業務目前只在抵離交通(接送機、站、酒店、景區)範疇內開展,確立如此戰略重要原因在於,這樣能與攜程主營業務產生最大程度的協同。

近年來,攜程致力於打造一體化出行平臺,希望能夠將旅途中的大交通、小交通、住宿,甚至門票、景區都包括進去,為商旅客人或旅遊客人提供完整服務,而接送機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同時,專注抵離交通並非嘗不到出行市場的大蛋糕,事實上,抵離交通由於客單價高因此GMV非常高,機場、火車站的接送GMV佔整個專車市場近20%,“它是一個頭部市場。”

整體來看,無論之於攜程還是之於整個網約車市場,做自營專車都是一個有利可圖且有戰略意義的舉動。

至於專車未來究竟會怎麼樣,李喬認為,時機、與集團大戰略的互補以及全球化都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不過現在,更重要的事情是將專車業務規模做得更大,立即單和順風車業務的上線,便意在延展專車業務的邊界,這同樣意味著競爭將進一步加劇。

更多項目已在醞釀中,李喬透露,團隊後期會做一個項目:司機可以將自己在攜程或其他平臺上的送機(或接機)訂單告知攜程,攜程可自動匹配出返程(或去程)的訂單,“我們把這個項目叫返空寶。”

市佔率是評斷新業務成敗的關鍵指標。“我們預約已經做到第一了,我們現在就是要把立即單做好,現在距離目標還差差半年時間。”

對於攜程國內專車事業部來說,新的戰役才剛剛開始。

博小金思考

網約車多幾家選擇對乘客只有好處,有競爭才能不斷改善。市場有潛力,眼紅都想分蛋糕,無可厚非,也希望各位大佬在爭奪市場的同時,能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一切先以改變乘客出行體驗為主,否則你們都長遠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