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全雷:駕培已經到了谷底 再壞也壞不到哪裡去

導讀:用鬼哭狼嚎來形容駕校老闆的聲音;用百花齊放來定義駕校的發展;用亂象叢生來概括駕培行業再合適不過了。過去的幾年我們駕培為什麼這般的火?做生意嘛,有好的時候就有壞的時候,市場經濟本身就是K線圖,“壞”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信念。

一、我們駕校老闆為什麼鬼哭狼嚎這般?

駕培的發展歷史很多行業老前輩年年說、天天講,這裡就不多談了,我們來聊聊我們的“痛點”在哪裡?首先痛在安樂上,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不僅僅是說說而已更是祖先們總結的至理名言。早些年,駕校行政審批、行政管理沒有方開時,我們駕校的舉辦者在“計劃經濟”的保護下,有恃無恐,既不學習來豐滿自己,也不勤奮去抓管理,反正躺著都賺錢。這個時候危機就來了,因為時代在變,大環境在變,國家治理體系在變,唯獨沒有變的就是我們駕培,然而等“放、管、服”改革的鑰匙最後一個打開駕培行業這個“囚籠”時,曾經籠中的雄鷹在面對浩瀚的宇宙不知道怎麼“飛翔”了,不知所措這才意識到危機來了。不客氣的說我們駕培人太缺少“先知先覺”對未來預測的能力。

再者,我們從吃資源飯到吃市場飯,幾乎清一色的犯了同一個毛病,就是惡性競爭。用本能的反應來應對這突如其來的行業變革,彼此間的“廝殺”,互相間的“敵對”,不遺餘力的“反抗”。現在回頭想想,這些都是損人不利己的錯誤打法和拙劣手段。就這樣我們老牌的駕校折騰來折騰去,新的社會“熱錢”進來了,讓本來就“硝煙瀰漫”的駕培市場又多了各種各樣背景的“軍閥”加入這場無休止的“戰爭”。到頭來,我們彼此間都不知道在打誰,誰是彼此的敵人了。駕校成本越來越高,培訓收入直線下降,這時我們開始寢食難安、輾轉反側、夜不能寐,晚上想想千條路,白天起來走老路---困局“濤聲依舊”。

二、為什麼駕校百花齊放 駕校校長卻說惆帳?

國家的放管服政策打開了駕校一系列行政審批的大門。放開了,但沒有管上,更沒有幫扶好,駕校單位數量成幾何倍的增長,各種資本家和熱錢向潮水般的湧來,各種新思維、新概念、新玩法層出不窮,營造了駕培市場的“一片繁榮”景象,當然這個繁榮是加引號的。從國家治理、方便群眾、惠及百姓上來看確確實實有了明顯的“效果”,簡政放權引來“鳳”,可梧桐樹沒有這麼多。駕校遍地開花、費用降低方便了群眾也惠及了百姓,但駕培行業紅利沒了,駕校的利潤也大大的縮了水。從廣義上看駕校是百花齊放了,但作為駕培行業的載體“駕校”都在不同程度地被削弱體量。作為服務駕培的科技工作者,我也常常在想,如果我們嘻哈學車這家企業也開辦一所駕校會如何經營?怎麼樣去治理這家駕校才具有競爭力,才能有品牌影響力,才能對學員更有吸引力?我想我們會利用比如機器人電子教練這樣的新技術、新手段作為核心業務力量,會利用互聯網思維去打造我們的商業模式,會利用各種各樣的先進生產力來塑造我們的能力。

三、亂象從何而來,過去的幾年我們駕校生意為什麼如此的火?

亂象叢生可以從幾個維度去看:從主管部門行業治理是一個維度;從駕校彼此間的惡性競爭去看是一個維度;從群眾學車來看又是另一個維度。簡政放權,通俗的說就是削弱行政管理的管控能力,這勢必給投機倒把者,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黑駕校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和空間,放管服後的新型治理體系沒有形成,過去的治理手段已經失效,管理部門只能聽之任之。合法駕校、老牌駕校在自由市場經濟環境下受到了嚴重的衝擊,業績下降,收費降低,人員跳槽等等全部歸結於這些“亂象”,這也不客觀、不全面更無濟於事。我們覺醒和改變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駕校多了,學費降低了學車的群眾自然高興,從這個維度來看“駕改”是受歡迎的,但學員們多數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質量,或許更多的人關注的是“駕照”這個本本吧,這也是我們駕校長期以來宣傳的導向問題所致。

駕培市場曾經之所以“火”,駕校生意以往之所以躺著就可以賺錢,無異於幾個方面:“行政體制的保護,競爭對手的缺失,學員增量的居高不下等等。”簡單的說我們以前就是做的賣方生意,但現在這樣的好事一去不復返了,我們怎麼辦呢?唯一能給的答案就是圍繞市場去改變、來發展。

(以上是嘻哈學車創始人、機器人電子教練之父張全雷的分享,供您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