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裡最重要的幾個字,勝過千言萬語

如果虧損的原因是欣喜若狂,連續獲利的形式如何其實並不重要,無論是一連串的交易獲利或是隻有一次交易獲利都不重要。過度自信或欣喜若狂什麼時候開始控制思考過程,每一個人似乎都有不同的門坎。然而欣喜若狂一旦取得控制權,交易者就會碰到嚴重問題。

處在過度自信或欣喜若狂的狀態時,因為你認為絕對不會有什麼地方出問題,所以就看不出風險。如果沒有什麼地方會出問題,就不需要規則或界限規範你的行為。因此建立比平常還大的部位不但深具吸引力,也是勢在必行的事情。

然而你一旦建立比平常還大的部位後,你就陷入了危險中。部位越大,價格小幅波動對你的資產的衝擊越大。波動對你的部位產生的衝擊比正常情況大,加上你絕對相信市場會照著你的預期發展,情況就會變成只要價格背離你操作的方向一檔,你就可能陷入“心智凍結”的狀態,變得無法動彈。

當你最後從這種狀態中脫身而出時,你會覺得驚訝、失望和遭到背叛,你會奇怪怎麼可能發生這種情形?事實上,是你自己的情感背叛了你。然而如果你不知道或不瞭解我剛剛說明的基本機制,你會別無選擇,只能把責任歸咎於市場。

如果你認為市場這樣對付你,你會認為必須多瞭解市場,以便自保。你瞭解得越多,自然會對自己的獲利能力越有信心。到了某一個時候,你越可能跨越門坎進入欣喜若狂的狀態,循環會重新開始。

如果虧損是因自我破壞造成的,殺傷力可能一樣大,但是本質通常比較複雜。犯下應該委託買進時卻委託賣出,或是犯下正好相反的錯誤。或是在最不適當的時刻從事一些讓你分心的活動,這是交易者害自己不能獲利的典型例子。

哪有人會不想獲利?問題其實不是誰想要什麼東西的問題。我認為,所有交易者都希望獲利。但是與獲利有關的想法之間經常有很多衝突。有時候衝突的力量非常大,以至於我們發現我們的行為正好與期望直接衝突,這種衝突可能起源於宗教上的教育、工作紀律或兒童時期的某種創傷。

如果這種衝突存在,就表示你的心理和目標不搭調。換句話說,你的全身上下並非一心一意追求同樣的結果。因此你不能認為,只要你學會了交易竅門,市場上就有很多錢讓你賺,你就有能力無限地獲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