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開展2018年全區大中學生暑期同心營活動的通知

各市團委,各高校團委:

為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青少年民族團結教育工作,按照全團實施“青少年民族團結交流萬人計劃”的有關安排,由自治區團委、寧夏學聯主辦,寧夏醫科大學承辦的2018年寧夏大中學生暑期同心營活動將於7月在銀川市舉行。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時間

2018年7月21日至7月27日,為期一週。報到時間地點、行程安排及相關要求另行通知。

二、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自治區團委、寧夏學聯

承辦單位:寧夏醫科大學團委

三、活動地點

銀川市、吳忠市

四、活動內容

主要安排理想信念教育、形勢政策與國情區情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民族團結教育、歷史文化與民族民俗交流、寧夏發展感知與體驗、素質拓展等活動。

(二)感受歷史文化與社會發展。赴閩寧鎮參觀學習,感受閩、寧攜手從單向扶貧到互利共贏的20載如何使戈壁荒灘變成脫貧致富現代化的生態移民示範鎮。參觀寧夏博物館、寧夏地質博物館、西夏王陵、中華黃河壇等文化景點,感受我區豐富的文化資源,全面瞭解區情區貌。

(三)感知“一帶一路”與經濟發展。赴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和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等開展實踐學習,感受改革開放以來寧夏的發展變遷和取得的豐碩成果; 參觀寧夏醫科大學中醫回醫博物館,感受寧夏中醫回醫的魅力。

(四)創新創業實踐。參觀體驗校內人工智能技術、虛擬實境(VR)技術、3D打印技術等創新創業成果; 走訪銀川IBI育成中心管委會、銀川市濱河新區管委會展覽館、銀川閱海灣中央商務區管委會展覽館,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

(五)素質拓展與能力提升。開展素質拓展訓練使學生激發個人潛能,培養樂觀的心態和堅強的意志,提高溝通交流的主動性和技巧性,樹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團隊精神,增強合作意識,提升個人能力。

五、組織工作

本期暑期同心營共120人,其中大學生45人, 中學生55人,中職學生20人,男女比例均衡(具體名額分配見附件1)。選拔標準為:

1.學生年齡為14至20週歲(1998年7月以後、2004年7月以前出生),且已經辦理居民身份證;

2.為中共黨員或共青團團員;

3.身體健康,品學兼優,具有較強的政治素質、心理素質和交流溝通能力,曾接受過區級、市級或校級學生骨幹培養(培訓);

4.各地各校要積極推薦少數民族學生(同心營少數民族比例不得低於30%)。

六、相關保障

活動期間,所有人員食宿、活動費用、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全部由主辦方承擔。參加學生的往返交通費自理,帶隊教師的往返交通費由本人所在單位報銷。

七、有關要求

1.參加活動的學生必須經過校級選拔,中學中職學生報市級團委審核推薦,大學生報各高校團委審核推薦。各市、各高校團委在營員中須確定一名聯繫人,在彙總表中註明。各市、各高校團委要將大中學生暑期同心營活動作為培養少數民族學生骨幹的重要途徑,精心組織,認真做好人員的選拔推薦工作。

2.參加活動的營員需準備必要的藥品、生活用品、通訊工具等。活動期間,營員家長不得同行。

3.活動期間,營員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和紀律規定,主辦方將視情節輕重予以處理,直至取消其營員資格,責令派出單位、將其帶回,並將處理結果書面通報其所在學校和市級團委、教育局。

4.請各市團委、各高校團委於2018年6月27日前將通過審核參加暑期同心營活動的營員登記表(附件2)及寧夏暑期同心營活動的營員彙總表(附件3)紙質版(一式兩份)報送至寧夏醫科大學團委,並將電子版發送至寧夏醫科大學團委郵箱。

自治區團委學校部

聯 系 人: 路苗苗

聯繫電話: 0951-2090261

寧夏醫科大學團委

聯 系 人: 李 昂

聯繫電話:0951-6980082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地 址:銀川市興慶區勝利南街1160號

附件:1.2018年寧夏暑期同心營活動名額分配表

2.2018年寧夏暑期同心營活動營員登記表

3.2018年寧夏暑期同心營活動營員彙總表

共青團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 寧夏回族自治區學生聯合會

2018年6月22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