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幕:666元電動車送貨上門,這些低價車究竟從哪裡來的?

第一、抵債車。由於電動車行業存在賬期這一慣例,有的是廣告費,也有的配套款,還有拱門帳篷等等,面對供應商的催款,這些中小企業就用電動車來抵債。對於供應商來說,抵債回來的電動車不可能老闆騎,只能低價處理,從而導致特價車大批湧入市場。

第二、庫存車。電動車行業洗牌加劇,隨著環保治理力度的加大,更多小廠難以為繼,只能關門。每一個倒閉的廠家都有不少的庫存車需要消化,由於廠家又急於退出行業,回籠資金,不得已,只能低價拋貨,成交價即使低於配件成本價也得賣。

第三、翻新車。雖然很多人質疑翻新車的成本比較高,但是隨著翻新產業的蓬勃發展,流水線作業,翻新車的成本大幅下降。目前每100輛特價車裡,翻新車佔到20%。當然,這些翻新電動車不全部是翻新配件,通常採用翻新電機、控制器、輪轂等等,比如車架和塑件一般還會用雜牌新品,因此整車看上去還是新車。

内幕:666元电动车送货上门,这些低价车究竟从哪里来的?

據臨沂、河北等地內幕人士透露,每年這兩個地方銷往全國各地至少300萬輛以上。究竟這些低價車賣到哪兒去了?原來,大批特價車都被銷往鄉鎮一級的農村市場。只要我們往鄉鎮走一走,很多品牌你聞所未聞,價格低得離譜。

雖然大家都知道“便宜無好貨”的道理,但是在666元這樣的低價車面前,很多人還是被征服了。不過這些產品,沒有相應的質量檢驗,沒有性能測試,安全穩定性勢必大打折扣,當消費者領悟的時候,悲劇已經發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