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一所世界唯一將微小型航天器送入月球軌道的大學

哈工大,一所世界唯一將微小型航天器送入月球軌道的大學

2016年12月27日,國家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確認哈爾濱工業大學按照雙主星開展方案設計。在不足一年半的時間內先後完成了微衛星方案設計、初樣研製和正樣研製工作,同時對每顆微衛星給出了苛刻的重量和體積約束,每顆微衛星重量47kg(含15kg推進劑、星箭分離機構)。在時間緊、任務重、人員少的情況下,項目團隊克服重重困難,採用大量創新技術和設計方案,保證了研製工作按期完成。

哈工大,一所世界唯一將微小型航天器送入月球軌道的大學

“龍江一號”衛星

“龍江二號”採用推進系統貯箱作為主承力結構,在貯箱兩側安裝兩個高度集成的設備機箱,通過八個連接支架與貯箱上下法蘭連接;高功能密度、高集成度的電子系統,計算機集成了傳統各分系統下位機功能,直接管理單機部件;採用由聯動繩連接的一點集中切割四點解鎖分離的機構結構一體化輕質分離機構。同時還解決了超長波測量低頻接收系統電磁干擾有效抑制等難題。

據瞭解,整個研發團隊由哈工大衛星所的老中青三代組成,成員平均年齡在30歲左右,年齡最長的指導教師已經在研究衛星領域工作20多年,最年輕的成員是哈工大的博士生。本項目微衛星總師孔憲仁表示:“這個項目自身難度大,時間緊任務重,重量、體積的約束也很大,本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在黑龍江省政府、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的支持以及團隊努力下,最終實現了微衛星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以及環月飛行,這是一個以宇宙為背景和前景的成功。”

哈工大,一所世界唯一將微小型航天器送入月球軌道的大學

嫦娥四號中繼星任務的搭載機會,為哈爾濱工業大學真正進入深空探測領域提供了機遇。本項目副總設計師董立珉說,“龍江二號”的研發機會難得,意義重大。目前,國際上1~30MHz頻段的探測數據比較稀少,而“龍江二號”能夠獲取1~30MHz頻段全天空超長波輻射譜,在地球繞太陽的大空間區域內進行譜測量,積累重要的基礎數據。能夠在月球軌道不同位置,包括月球背面、正面等進行譜測量,獲得譜信息的變化特徵。特別是月球背面可以有效遮擋來自地球的電磁輻射,可以獲得更有價值的超長波探測數據。由於繞月軌道,月球遮擋面較大,一年內有多次掩月探測機會,可獲取低頻段珍貴的數據,進行低頻輻射特性的探索研究。

“龍江二號”搭載了沙特小型光學相機,成功獲取了多幅月球表面及地月合影清晰圖像。6月14日國家航天局與沙特阿普杜勒阿齊茲國王科技城聯合舉行圖像發佈會。這是落實兩國元首見證的雙邊合作項目,是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航天領域合作取得的又一成果。

據悉,“龍江二號”已成為全球首個獨立完成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的微衛星,也是全球首個由高校獨立研製完成環月飛行的探測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