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頭條丨救火大軍中還有另一群逆行者 三組鏡頭揭祕他們的戰場

威头条丨救火大军中还有另一群逆行者 三组镜头揭秘他们的战场

威头条丨救火大军中还有另一群逆行者 三组镜头揭秘他们的战场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

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6月初,大興安嶺地區發生多起因雷擊火引發的森林火災。在火情的背後是一幕幕捨生忘死、勇戰火魔的動人故事。其中,讓人無法忽略一抹逆行的警察藍,它在紅光和焦土之間散發一股催人奮進的力量。

鏡頭一:“火情、警情,是我們最重要的事情!”

“我是森林防火工作的新兵,我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這是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行署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趙清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趙清是4月20日到大興安嶺地區工作的。剛剛赴任的他,就趕上了大興安嶺地區“平安五月”森防攻堅戰。面對乾旱少雨,異常嚴峻的森防態勢,作為森林防火包片領導和國家重點國有林區公安機關的一把手,他深感使命特殊、責任重大。

威头条丨救火大军中还有另一群逆行者 三组镜头揭秘他们的战场

節假日期間,趙清主動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擠出時間深入一線調研森林防火工作。僅5月份他就深入基層調研指導森林防火工作6次,走遍了包片轄區16個林場管護區,累計行程1100餘公里,輾轉檢查防火瞭望塔、野外作業點、防火檢查站、農場點84處。

威头条丨救火大军中还有另一群逆行者 三组镜头揭秘他们的战场

針對一天內可能發生多起森林火警的實際,他要求各地公安機關至少組建2個以上勘查小組,配齊勘查設備裝備,接到森林火警後第一時間上報、第一時間出發,第一時間到達火場開展調查取證工作。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他又提出“森林火案必破”、森林火因調查工作“一把手”負責制的工作要求。同時,為激發廣大公安民警的士氣和幹勁,他還要求政工部門啟動戰時表彰機制,鼓勵民警奮勇爭先,火線立功。

威头条丨救火大军中还有另一群逆行者 三组镜头揭秘他们的战场

在內蒙古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森林火災過界後,趙清立即趕赴火場指揮有關處置工作。由於火情吃緊,他必須住在山上,本來前線指揮部已經為他安排了住處,可他卻推辭了。“指揮員們連日作戰,十分疲勞,讓他們好好休息,我在車裡擠一擠就行”。於是我們看到,一個一米八十多的大個子,就蜷在車裡過夜,而且一住就是3個晚上。

威头条丨救火大军中还有另一群逆行者 三组镜头揭秘他们的战场

各項制度的出臺和領導的率先垂範,為實現“森林火案必破”工作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大興安嶺地區發生的37起森林火警,火因全部查清,火因查清率達100%。

鏡頭二:“我必須得上!”

“哪裡有山火,哪裡就有我”,這是公安機關森保民警的座右銘。因為森保部門承擔著破獲森林火案,查明森林火因的重大職責,森保民警則常年與森林為友,以火魔為敵。因火案調查工作需要,他們經常在山林裡過夜,而山裡晝夜溫差極大、溼度又重,許多民警罹患溼疹、關節炎等各類急病,還經常面臨蜱蟲叮咬,隨時有誘發森林腦炎的危險。

威头条丨救火大军中还有另一群逆行者 三组镜头揭秘他们的战场

有人說,森保民警都是“鐵人民警”,而松嶺區公安局森保大隊副大隊長李偉正是其中一員。5月31日-6月2日,大興安嶺地區相繼發生多起森林火災。而火災發生的首日,正是李偉腺體癌接受手術後從北京複查歸來的第3天。醫生一直叮囑他一定要多注意休息,不能進行高強度體力作業。可當他聽說轄區同時發生了5起森林火警後,已經顧不上身體的病痛,帶著已經準備好的火因勘查裝備找到局領導請求參戰,考慮到他的身體狀況,局領導拒絕了他參戰的請求。

威头条丨救火大军中还有另一群逆行者 三组镜头揭秘他们的战场

聽了領導的話,李偉急了,他說道:“這次山火火場多,情況也複雜,咱們調查組人員緊張,我必須得上,幹了這麼多年,畢竟有些經驗,我的身體狀況我自己清楚,不會有什麼大問題,我保證完成任務,請組織相信我!”看著李偉堅定的眼神,局領導被感動了,同意他參加此次行動,但囑咐一定要注意身體,遇有狀況要隨時準備撤退。

威头条丨救火大军中还有另一群逆行者 三组镜头揭秘他们的战场

接到任務後,李偉立即帶隊驅車趕赴火場,他將距離公路比較近的兩處火場留給了年齡結構較大的勘查小組,自己卻選擇了兩處距離公路很遠、海拔較高的火場。這兩處火場位於海拔1053米的高山另一側,沒有道路,車輛指望不上,步行到火場的直線距離為5公里,這段路程只能靠雙腳丈量。山高林密,滿是荊棘,白天氣溫最高達35度,茂密的枝條像刀片一樣颳得民警們身上傷痕累累,短短的5公里,竟要比平常走20公里的道路還要難走。

威头条丨救火大军中还有另一群逆行者 三组镜头揭秘他们的战场

為了查清火因,李偉和他的戰友們必須揹著相機、對講機、GPS定位系統等幾十斤重的裝備。為了儘量減輕負擔,他們不能攜帶礦泉水,給養只有最簡單的麵包和火腿腸。一路走下來,餓了就吃口麵包,渴了就喝一口溝塘的水。雖然條件艱苦,可因為懷著“森林火案必破的”那股信念,民警們淌過齊腰深的河水,攀爬陡峭的山坡,克服重重困難連續行進8個小時,翻過1座海拔近800米的高山。

威头条丨救火大军中还有另一群逆行者 三组镜头揭秘他们的战场

為了不給隊友添麻煩,李偉將平時吃的止痛藥加倍劑量服用,一路堅持不休息,終於於當日夜裡23時帶領火因勘查小組抵達火場。因天黑無法工作,山林裡又溫度驟降,民警們單薄潮溼的衣服根本無法禦寒,身體熱量迅速散失,渾身直打寒戰,冷的實在受不了了,他們就到火場內燃燒過的樹墩旁取暖,就這樣一直熬到了天亮。

威头条丨救火大军中还有另一群逆行者 三组镜头揭秘他们的战场

凌晨3點天剛一放亮,李偉就帶領民警們投入到森林火因調查工作中,經過3個多小時細緻的現場勘察,最終找到了被雷擊中的一棵雷擊木,查明瞭火場的起火原因。回來的路上,戰友們發現李偉腳有點瘸,脫了鞋才發現,他的腳磨出了成片的水泡,由於天氣炎熱,已經引發潰爛,大家勸他回去休息,他笑著說:“堅持吧,火情是十萬火急的事兒,不容懈怠,再說大夥兒不都這麼辛苦嗎。只要查明瞭火因,這份罪就算沒白遭。”

威头条丨救火大军中还有另一群逆行者 三组镜头揭秘他们的战场

在同事們攙扶下,李偉和戰友們圓滿完成了任務。可他們不知道的是,4個小時後,下一起森林火警即將響起,而他們將義無反顧,再次踏上調查火因的征程。

鏡頭三:“堅決完成任務!”

6月3日,內蒙古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森林火災過界。山火快速向東沿山脊蔓延,直逼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因火勢兇猛,由黑河、北安、嫩江、伊春等外地援助車輛陸續前來支援,瞬時火場周邊交通壓力劇增。

威头条丨救火大军中还有另一群逆行者 三组镜头揭秘他们的战场

就在此時,呼中區公安局交巡警大隊長姜旭滿接到命令,立即趕赴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線踏查道路情況,提前安排部署靠前駐防、道路、交通等前期工作。

威头条丨救火大军中还有另一群逆行者 三组镜头揭秘他们的战场

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最北部,面積最大的寒溫帶原生明亮針葉林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區內各支線僅有一條公路,且林內道路狹窄,僅能容納一臺車輛通行。為保證道路順暢,姜旭滿第一時間組織推設會車線、修路護橋、引導上千輛救援車輛安全通行。路通了,姜旭滿和民警沒有來得及休息,就接到前指命令,立即組織到場推土機開始臨時停車場的開設工作,經過兩晝夜不間斷的努力,終於完成兩處可停放800餘臺車輛的臨時停車場。

威头条丨救火大军中还有另一群逆行者 三组镜头揭秘他们的战场

面對前線山火的巨大壓力,指揮部調集大型M26型直升機準備開始吊桶灑水作業,可原有的蓄水池卻嚴重缺水。情況緊急,姜旭滿毫不猶豫,立即帶領挖掘機實施作業。他接到命令時已近深夜11時,而火情需要他必須在明早六點前完成任務。為了快速安全的完成作業,他打著手電一面指揮挖掘,一面勘察地面是否會塌方,終於在早6點前圓滿完成任務,確保了直升機及時的吊桶作業,為火場撲救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威头条丨救火大军中还有另一群逆行者 三组镜头揭秘他们的战场

火場車輛眾多,突發情況更是意想不到。一輛重型車輛在經過一處橋涵時壓塌了橋面,無法行駛。而保護區內僅有這一條公路,如果不能及時處置,將導致全線交通癱瘓。得知情況後,姜旭滿立即調集推土機,開始了搶修工作。而這個時候,他已經有6個晝夜沒有好好睡一宿覺了……

“火場就是戰場,現在需要設立7處臨時飛機起降點、10處臨時停車場,還有那麼多救援車等待疏導,這個時候,我不能休息!”已經48歲的姜旭滿這樣向我們說道。而我們看到,因為火場氣候的刺激,他全身過敏,不斷打噴嚏、流眼淚,但為了踏查路線和場地,他腳踝扭傷,劃破了手腳,踏查了2000多米的行進路線,指揮了上千臺次的救援車輛,仍連續數天奮戰在交通保障的第一線上。

民警的勤勞付出換來了交通保障任務的全勝。在撲火工作結束後,回程的救援車輛紛紛向交警鳴笛致意,而交警們也以警禮回敬。在撲火的最前線,他們以另一種奉獻贏得了打火英雄的尊敬,也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愛戴。

在撲火救援的戰場上,雖然公安民警沒有正面與火魔搏鬥,但他們立足本職,查明森林火因,保障交通順暢,為全面打贏森防“六月決勝戰役”貢獻了自己的全部力量。在逆行的救火大軍中,他們的一身警服是那麼的鮮豔動人,在波瀾壯闊的防火畫卷中塗抹上了一筆讓人難忘的警察之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