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模擬卷作文題精選精析專題一與專題二,衡水老師推薦!

這次百分教育給大家精心整理了全國各省學校的18年高三模擬作文題,附有高三真實作文,和老師評價,希望能對大家有用!

2018高考模擬卷作文題精選精析專題一與專題二,衡水老師推薦!

[2017屆吉林省新六所重點中學友誼聯盟高三二模]

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位書法家對一位用廢報紙練字的人說:“如果你用最好的紙來寫,你可能會寫得更好。”那人很奇怪地問原因,書法家笑而不答,只寫了一個“逼”字,那人頓悟,這是讓他借好紙逼迫自已寫好字。他開始在宣紙上練字,寫字的水平果然提高很快。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例文賞析 :

逼你成功

我有個事業非常得意的朋友,他40多歲,沒結婚,每天跑進跑出,比誰都忙。

有一天我問他,你都在忙什麼啊,又是為誰忙啊?

他先楞了一下,接著笑笑,說:"我也不知道為誰忙,只覺得揹著一個好大好大的包袱,每天拼命向前衝。"

"你怎麼不說是你自己的野心和理想,使你往前衝呢?"我不以為然地說。

沒錯啊,我自己的野心和理想當然逼我衝。想想,一個人不被逼,又怎麼可能成功?

我就是一個會逼學生的老師。

學生找我學畫的時候,我會建議他們買最好的工具,因為我發現當他花了一大筆令他心疼的錢之後,他們就不會輕易放棄。

然後,他們愈畫愈好了,得到我的誇獎,盼下次還能受到讚美,於是加倍努力。除了我逼,他們也自己逼自己,一步步走向成功。

我班上許多在美展入選和得獎的學生,都是這樣在"內外交逼"的情況下成功的。

從另一個角度看,逼學生的老師,何嘗沒有逼自己?為了讓學生每個禮拜都能見道老師的新作品,為了以身作則,我不得不畫,而有了更多的成績。"教學相長"不也是"教學相逼"嗎?

寫文章也是如此。不信,你去問問,哪個成功的作家沒有被逼?他被兩種人逼,被報社、出版社的人逼,也被他自己逼。讀者逼主編,主編逼作家,作家逼自己,逼得想睡也不能睡,不想寫也得寫。多少驚人的作品就這樣誕生了。如果你問金庸:

"你這些武俠鉅著是怎麼寫成的啊?"

他很可能答:"報社連載逼出來的。"

你再問:"如果沒有報社逼,你寫得出來嗎?"

他很可能答:"寫得出,但寫不了這麼多。"

你或許要想,一個人沒有靈魂,逼也沒用。這麼說,你就又錯了。

你看過傳統的"擊鼓催詩"嗎?一群詩人聚會,有人出題:幾言詩,聲麼韻,詠什麼題材。題目才喊出來,就開始擊鼓,起初慢慢地一聲一聲擊,愈擊愈快,心愈急,愈寫不出,鼓聲愈連成一氣。只見一個個平常瀟風流的詩人,急得抓耳撓腮、滿臉通紅,一個月也寫不出來,鼓聲中居然寫出了,這不是逼的嗎?

好,或許你沒見過擊鼓催詩,但你總讀過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吧。

一群文人在蘭亭"流觴曲水",那是一條彎彎的水流,大家沿著水邊坐下,從上游送下一盞盞盛著酒的小杯子,流到誰前面,誰就得飲酒做詩。你說,那不是一種逼嗎?

《蘭亭集序》就是在這種"逼"之下誕生的。想想《蘭亭集序》是多麼有名的文學作品,那書法作品又被後代多麼推崇。再想想,王勃的《騰王閣序》是怎麼寫成的?

當時騷客群集,各呈文才,王勃寫一句,僕人通報給主人一句。換是你,你緊張不緊張?

問題是,《騰王閣序》在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不朽之作。

王勃那天若是不去,去了若是沒有人逼他寫,你今天能知道誰是王勃嗎?

讓我作一個"文字新解"嗎--

"逼",是長了腳的一口田。

"一口田"旁邊有神的保佑,是"福"。

"一口田"上面加個屋頂,表示有房有田,是"富"。

上班的人,星期一早上不想去,還得去,因為生活逼。

唸書的學生,每天放學不想做功課,還得做,因為師長逼。

一個從來不入廚房的人,留學在外,居然燒得一手好菜,因環境逼。

一個登山者,跳過一條他平時絕不敢跳的深溝,因為有隻野獸逼。

所幸世界上有"逼"這件事,我們才能超越自己,完成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於是,你該瞭解《孟子》那段話的道理了--"故天將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必,增益其所不能。"

【名師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為動賓式話題作文,富含耐人尋味的人生哲理。意在引導學生深思現象與本質,關注無數成功輝煌的背後真實,揭示成功的定律,以指導學生面對人生。寫作時可從以下角度入手:

1.在什麼情況的逼迫下,取得了什麼樣的成功。

在生存危機的逼迫下,有動物在物競天擇後適者生存;在家庭壓力的逼迫下,有人全力以赴不負重望;在就業艱難的逼迫下,有人重新開始重新學習開創新人生;在激烈競爭的逼迫下,有企業窮則思變創新發展;在政治壓力的逼迫下,有黑人打破種族歧視,奪得政權;在經濟壓力的逼迫下,有窮人改寫的貧窮的命運創造了財富;在民族危亡的逼迫下,國家發憤圖強成功崛起……

2.為什麼逼能創造成功?

別人逼迫自己或自己逼迫自己,不給自己留退路,全力尋求出路。負重前進,自我加壓,去除懈怠。常言道:有壓力才有動力。被逼,心態就會改變,目標就會明確。被逼,就會分清輕重緩急,抓緊時間,就會馬上行動。尋求突破,大膽創新,一定要跨過這道坎,從而激發巨大的潛能,迸發無窮的力量。

3.如何在被逼的境遇中創造成功?

有人在逼迫中失落,有人在逼迫中崛起。要通過什麼樣的努力才能走向成功呢?唯有冷靜分析,堅強面對,積極尋找對策,百鍊成鋼,迎難而上。

4.如果沒有逼的環境,身處優裕閒逸的環境,就難有成功。

關注現實,有一些人在毫無壓力中懈怠了自我,在安逸中放縱了自我,在輕鬆中麻醉了自我。失去了奮鬥的動力,迷失了前進的目標,找不到生活的寄託,開始滑坡,開始墮落,開始變質,走向推向的深淵。

在困難面前,在危機面前,有人束手無策,聽天由命;有人則變壓力為動力,積極找尋解決困難的辦法,於是成功也就跟著被“逼”出來了。當外部有壓力逼你的時候,你的學識、才幹等將會有很大的長進,你的企業會有大進步,你的國家會有大發展。虔誠地感謝“逼”,因為你能“逼出成功”。

參考立意角度:

①要逼迫自己進步②要珍惜人生的付出成本 ③高投入才可能有高回報④懂得珍惜利於進步

考點: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 E。

[2017井岡山大學附屬中學高三階段練習]

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近日,作家李輝在“東方歷史講堂”重溫八十年代時透露,1983年,著名畫家黃永玉寫信給曹禺:“你是我的極尊敬的前輩,所以我對你要嚴!我不喜歡你解放後的戲,一個都不喜歡,你心不在戲裡,你失去偉大的通靈寶玉,你為勢位所誤!”身為北京人藝院長的曹禺非但不生氣,還鄭重地把信夾入大相冊,在美國劇作家阿瑟·米勒來訪時念給他聽。當時的青年作家張辛欣在《收穫》上發文批判曹禺,惹了麻煩,畢業分配沒著落,巴金介紹她到北京人藝當導演,曹禺也沒拒絕。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例文賞析 :

腹有雅量氣自華

面對他人的指摘,你是惱羞成怒還是坦然接受?作為一名劇作家,曹禺,他坦然接受。當黃永玉來信批評他時,他不生氣;當張辛欣發文批評他時,他不拒絕。試問,如果我們每人都有這樣一種寬容大度之胸懷,和不能站在成功的山巔,燦然淡然?

他人給以批判,我回以寬容大度,這正如綻放在高原冰川上的雪蓮,因為寬容,所以灼灼其華,更加絢麗燦爛。

寬容是一種虛懷若谷的氣度,腹有雅量氣自華。

大唐盛世,金鑾殿中,群臣惶惶,戰戰兢兢,而她在讀完駱賓王的《繳武檄書》不僅未盛怒,反而埋怨宰相沒有挖掘出這樣的人才,她笑,笑出了“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之間的輝煌;她留,流下了無字碑,她深知,無字之碑,方有千言萬字,未有一言,勝似千言萬語。

好一個武后,托起了日月當空的絢爛。

寬容是通向成功的階梯,腹有雅量上晴天。

梅蘭芳,那個舞臺上風姿綽約的女子,那個舞臺下虛懷若谷的男子。在一次排練中,四周喧譁不多,連連叫好,唯有一老人連連搖頭“這樣不好,那樣不好”,周圍之人皆對他怒目而視,而只有梅蘭芳謙遜而恭敬地說:“敢問閣下有何高見?”遂得一指點,更上一層樓。若無梅蘭芳先生的虛心求教,寬容他人之批判,哪得如此之功底?

好一個梅蘭芳,創造出這劃時代的戲劇。

寬容是俯瞰眾生的胸懷,若你失去了這種氣度,終將跌入谷底。

眾人皆知,趙本山是一顆巨星,劃過那天邊留下絢爛的美名,可終究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拍完《鄉村愛情》之後,有人批判他太低俗,不合調。而趙本山卻批判說,這是作為農民對鄉村的感知,不需要這些生存在都市中人的無謂的批駁。面對批駁,它不僅僅不虛心接受,反而上法院打官司,真令人寒心。

腹無雅量的人終將跌入谷底。

喜歡漢高祖劉邦的虛懷若谷,香氣如空谷幽蘭,我沒有張良那種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我沒有韓信那種戰必勝攻必取的氣魄……但我近日卻能戰勝項羽這無往不勝的神話。這些全是因為他能寬容待人;喜歡鐵凝、莫言面對《咬文嚼字》的淡然與誠懇,接受指摘的氣度;喜歡曹禺的寬容大度……

是的,腹有雅量氣自華。

【解析】

試題分析:這則材料的中心含義是;從曹禺的角度:正確對待別人的批評。虛心納言,大度處事;善納逆耳忠言;寬容;善待錯誤,人生境界頓開。正視批評,成就謙謙君子之風。腹有雅量氣自華。聞吾過,心竊喜。人言可敬。聞過則喜;謙虛的姿態。

從黃永玉張欣幸的角度:敢於批評,勇於批評。敢於挑戰權威。

以上立意從材料的總體上把握,均為一類立意。

二類立意只抓住材料的局部,如不為勢位所誤,心無雜念,批判力量大等。

三類立意為尊敬,謙虛等。

參考標題:

《腹有雅量氣自華》《聞過則喜,寬容面對》《寬容是一種虛懷若谷的氣度》《包容為帆助遠航》《傾聽逆耳忠言》《胸懷寬容,接納忠言》《大度為人,謙虛為學》《聞過則喜,難能可貴》《以德報怨,寬以待人》《你若寬容,便是晴天》《有心胸者,方能成事》《博大胸襟築輝煌》《聞過則喜真名士》《笑納批評,昂首人生》《博大胸襟方納百川》《以寬博之心勇對批評責難》

經典素材:

1.梅蘭芳虛心求教,寬容一位老者之批判。

2.鐵凝、莫言面對《咬文嚼字》的淡然與誠懇,接受指摘的氣度。

3.唐太宗以魏徵為鏡,明其得失,從善如流,聞過則喜。

4.面對質疑,三峽工程總指揮潘家錚說其實三峽建設中最應該感謝的人是那些反對的人們。

6.胡適一生名滿天下,他有一句名言:“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他從不以激烈的言辭攻擊自己的反對者,而是正視別人的批評。

考點: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 E。

專題二:

[2017江西樟樹中學周練高三語文試題]

1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山石對卵石說:我才是真正的石頭。你看我體膚糙礪,稜角分明,血性方剛,我們才能構成雄壯的大山,凝成挺拔的峰巒,展現自然的粗獷。

卵石對山石說:經年累月,水蝕砂磨,我體膚平滑,肌理瑩潤,雖已脫胎換骨,不還是石頭嗎?脫離了大山,我卻有機會走進人間,裝點人們的生活。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高分例文展示:

我有我的滋味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那是堅守,“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那是奉獻,不需比較,二者的存在按照自己的方式,沒有優劣,更沒有是非。

不用作比較,萬物的發展有它自己的軌跡,只要能綻出獨特的光彩,哪一條路是該偏廢的呢?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梅花有梅花的風韻;“出遊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蓮花有蓮花的魅力。絢出自我就好。

我喜歡蘇軾的大氣與豁達,駕一葉扁舟,與魚蝦交友;飲一杯美酒,千里共嬋娟。他的生命充滿失意,無辜被捲入官場鬥爭,浮浮沉沉,身不由己,那個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蘇子忘卻了多少愁苦與辛酸,誰人知曉?然而蘇軾之所以是蘇軾,就是因為他的豁達。一段蘇堤悠悠綿長,一碗東坡肉滿口餘香,一雙木屐也有他個性的標識,一個蘇軾舉手投足都張揚著他的個性,留下他的芬芳。

你喜歡易安居士的舒緩與柔情,東籬把酒,暗香盈袖。你說那是你嚮往的生活,有一種乾淨的自由自在。醒來便問海棠,感嘆綠肥紅瘦,那是一顆細膩的心,一種難言的情懷。李清照那一生,太多坎坷,太多孤寂,而你說你能感受她的傷痛,她的悽哀。

我和你不一樣。我說我不喜歡那個整天慼慼哀哀感嘆人比黃花瘦的女子,她的愁緒太多,陰暗了她整個人生。你說你不喜歡蘇軾的處事,鋒芒畢露,終究惹禍上身。

我不再言語。我們有著同樣愛好詩詞的情結,而我們選擇不同樣的人生。沒有對,沒有錯,只有發自心靈的文學的共鳴與那同樣珍貴的用心感受的過程。

我不用說服你去欣賞蘇軾,你也不必強求我去認同李清照。讓我們保留自己的獨特。燕瘦環肥,有誰說她們不美?

我們都不一樣,正如盧梭所言,“上帝用模子創造了我,然後把模子打碎”。我們不必有統一的理想,統一的見解,只要我們能真正實現自己的願望,擁有自己的天地,就讓我們保留那些個性,那些獨特吧!”

百花齊放的春天,每朵花都是獨特的,百家爭鳴的時代,每一家都是不同的。我希望,我有我的滋味。

【重點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是一則材料作文,材料內容是關於如何正確看待本色、個性與雕飾、圓通之美的。如果說“稜角分明”的石頭是一種本色之美、個性之美,代表了人類社會中的那些剛直不阿、有骨氣、有氣節的人,那麼“圓潤光滑”的卵石則是一種雕飾、圓通之美,代表了社會生活中的那些溫和、成熟、穩重之人。因此,本題的立意角度是多向的。

(一)從“石頭”的角度,可以有以下立意:

①保持本色之美

②追求人生的個性之美

③做人應“稜角分明”,剛直不阿,有骨氣,有氣節有等等。

(二)從“卵石”的角度,可以有以下立意:

①圓通是人生的一種藝術

②人應在學會與他人、社會的融合中,變得成熟、穩重等等。

(三)結合“山石”“卵石”兩個方面的特點,可以有以下立意:

①山石無稜角無以顯壯美,卵石不圓潤無以顯溫柔,它們都在各自的位置上美麗著。每一塊石都有自己的位置,它們都拋棄了平庸,成就了偉大。平凡不是錯,只要活出屬於自己精彩,活出自己個性,生命就有價值。

②在保持本色之美個性之美的同時,學會圓通,倡導融合,提倡和諧。

③世界需要多元,水中的石就服務水,山上的石就裝點上。

④人有各異的經歷。不同的性格和愛好,但只要不甘平庸,有所追求,就一定會使他們成就不同的輝煌。等等。

考點: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 E。

[2017學仕優重點中學協作體聯考]

13.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有人在飛機上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同樣是30歲到40歲年紀的旅客,頭等艙的旅客往往是在看書,公務艙的旅客大多看雜誌或用筆記本電腦辦公,經濟艙的旅客則看報紙、看電影、玩遊戲和聊天的比較多。

在機場,貴賓廳裡面的人大多在閱讀,而普通艙候機區的人全在玩手機。

他想,到底是人的位置影響了行為呢?還是行為影響了位置?

要求:①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文體不限。②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③不少於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高分例文展示

行為與位置,相互影響

現實生活中,有這樣一種現象,在機場貴賓廳裡面的人大多都在閱讀,而在普通艙侯機區的人全在玩手機。這種現象不免引起人們的思考,人的行為與位置是怎樣的一種關係?

首先,說位置影響了行為。在安靜的圖書館裡沒有一個人說話,就連翻書聲都很輕,大家都在閱讀,圖書館裡鴉雀無聲。我相信在這種環境下剛剛進入圖書館的人也會閉上嘴巴,輕聲慢步的走進來找他想看的書。在這種比較好的環境下,很少有人願意讓自己成為異類與他人不同。所以,哪怕不習慣也會讓自己融入進去眼前的環境,這說明位置影響人們的行為。

後說,行為也會影響位置。社會分為不同階層,而這階層的劃分正是由我們的行為所決定的。愛學習肯吃苦的人考上了好大學,以後就有了一份好的工作,這就意味著有了高收入。他所處的階層肯定與高考落榜沒有工作的人不一樣。當初大家都是一樣的,但有的人有毅力肯學習,有的人貪玩遊戲人生。因此,不同的人生態度,不同的行為便影響了人的不同位置,也就會有不同的人生。

統而言之,行為與位置是互相影響的。不同行為的人有不同的位置,不同位置的人有不同的行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八個字便直白的說明了這種關係。

再說,位置行為互相轉化。行為與位置的關係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它們之間的關係是在一定的條件下,互相影響,互相轉化的。毛澤東年輕時有意在鬧市中讀書,他並沒有因外界的喧囂而改變自己專注的行為,所以當我們所處這種不良位置時,一定要堅定自己的行為,不要為其所變,要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性。相反,國外有一知名大學的一位教授,其人學識淵博,在學術上取得較好的成就,但他經常辱罵學生,上課時常遲到或者接聽電話。最終也被該校辭退。這說明在良好位置上的人並不一定就會擁有好的行為。我們不要因為位置的優越而忘了自己的身份,因而得意忘形。

所以,我們要規範自身的行為,嚴格要求自己,不甘沉淪,心中有信念有信仰,併為實現目標努力拼搏,增加正能量,積極向上,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朋友,如果你現在身處一個好的位置,請你更加嚴格地規範自己的行為,讓你變得更加優秀吧。即使有缺點和毛病,也不可怕,從現在就開始改變自己,為自己提升到一個優秀的位置,那裡有更多的更優秀的人才,用正能量感染著你,帶你一同進步。

【點評】

1.題目“行為與位置,相互影響”,能夠深入地挖掘材料,準確地立意,擬題精準。

2.本文分三個小論點,圍繞中心論點展開論述,抓住二者之間的相互關係,運用事例,正反對比,深刻地闡述了行為與位置的辯證關係。特別是二者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給那些具有缺點的人改正錯誤,帶來希望,給那些正在優秀位置的人以極大的鼓舞鞭策。

3.論述過程中有特點。每段論述,正反對比之後,都有一段專門的論述。“統而言之”、“ 所以”使上文的論述更加深刻,結構更加嚴謹。

【解析】

試題分析:這是材料作文,格式是材料+要求。材料從飛機及機場的現象入手,提出問題“到底是人的位置影響了行為,還是行為影響了位置?”問題具有思辨性。

  “行為”詞典解釋為“受思想支配而表現在外的活動”,寫作時,“行為”可以引申,可以具體化,如“勤奮苦讀”是行為,“踏實苦幹”是行為,“執著追求”是行為,“在困難面前毫不屈服”是行為,;反之,“懈怠懶散”是行為,“萎靡不振”“自暴自棄”亦是行為,“位置”詞典解釋為:“(1)所在或所佔的地方;(2)地位。”從材料中看,正因為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經濟條件不同,所以他們分別處於“頭等艙”“經濟艙”,由此,寫作時,“位置”可以理解為人的社會地位、人的生命價值以及社會評價等。

就這道作文題的“立意”看,主要有三種情況:

(一)行為影響了位置

意思是一個人的行為可以影響、改變甚至決定他的位置、成就、社會評價等等。

(二)位置影響了行為

意思是當一個人身處其位、身處其境時,會影響他做事的方式及行動,正如“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三)從辯證的角度考慮,位置與行為具有相互影響的關係。

所選立意屬於以上三種情況之一的都是切合題意的較佳立意;如果所寫內容只涉及“行為”或“位置”的一個方面,卻沒有涉及“行為”“位置”的關係的,屬於基本合題,如果所寫內容與材料毫無關係另起爐灶的,則屬於跑題。

考點: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小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