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世界杯,去黄陂木兰山旁的壶语堂,探秘无价镇馆之宝


民间报恩节这天,我应友人之邀,驱车来到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佛道圣山——木兰山东半山腰处的壶语堂——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馆,立定后感觉,“仰观金顶辉煌千年香火不断百姓得佑,俯察人生艰辛一心菩提常驻云水随缘”。

我们准时与夏馆主会面;之前,我们见过几次面。他还是那身打扮,还是那样清瘦精干。夏馆主年近七旬,是个有30多年藏龄的资深收藏家。

他带领我们来到雕艺展览馆。这里有历史的沉淀,有史诗的汇集。展览馆以中国古代民间雕塑为主线,展示我国各个时期社会发展中的中国人的生活状态,介绍不同朝代、不同民族发展过程中的民俗文化,及宗教雕塑艺术。他的讲解说不上栩栩如生,但也相当有趣,点评恰当,充满激情。

“收藏应与当地文化相结合。馆中收藏有六朝军人陶俑,六朝军人服装是重型盔甲,北朝乐府民歌中也是如此。

而花木兰雕塑是明代军人形象,当然易被现代人接受。”历史深处沉淀的记忆,提炼出深沉悲壮的民族精神。木兰精神更是概括精当,易懂易记,为大众接受,世代传诵。木兰代父从军,征战12载后,不受朝禄,卸甲归田,侍奉双亲,终葬山下,拳拳报恩情深。唐皇归结木兰精神为“忠孝勇节”,题匾立在木兰山木兰庙门楼上,世人景仰。

馆中收藏的秦汉陶俑,宋辽金砖雕,活字印刷版琳琅满目。特别是一尊孔子象牙雕和一尊花木兰象牙雕,实属罕见,当来之不易呀!还有可参与性的皮影戏、印刷术、织布等活灵活现。足见藏家费尽心血。展示台上有口战国时期的祭尊。他轻敲了一下,“你们听,千年古董还这般清脆悦耳,真神奇啊!”展区有馆藏艺术品约1100件。秦汉陶俑、唐三彩宋三彩雕塑、元明清木雕、宗教文化雕塑和鬼怪精灵雕刻等5个展厅把我国地方特色精品一一展现

我们驻足在清代“天地君亲师”牌位前,馆主指着牌位说:古人报恩之顺序是先天后地,接着是君主和亲人,师长也在其列。农耕社会里,天与地是农事的根本,君是这个民族的重要一员,亲是对生育、教养者的礼敬,师是对文化传承者的尊重。看后心里油然有种对生命、对社会、对事业的敬畏感、神圣感和意义感。


边走边看边聊,自然会谈到镇馆之宝,他笑了。随后领我们走出展区,再向山上迈出几步,进得“握珠阁”。他自豪地说,室内供奉的这尊明汉白玉雕释迦牟尼佛像,高1.5m,实为少见。我们惊讶,这定是镇馆之宝无疑。正当我们沉浸在惊喜之中时,夏馆主继续领着我们参观品鉴一座石塔。该塔约两人高,重檐三层,为红砂石錾刻而成。他高兴地说道:“这是乾隆时期雕刻的三层石塔,名叫报恩塔,至今保存完好。”“这是镇馆之宝?!”我惊讶

授权发布魏云乔,作者系湖北省作协会员,武汉市黄陂区政协原副主席,曾出版诗歌、散文集7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