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维京战吼:维京狂战士的真相

真实的维京战吼:维京狂战士的真相

仅有30多万人口的小国冰岛在如今的足球赛场上不断创造着奇迹,在欧洲杯和世界杯赛场上,他们的球员与球迷间令人震撼的互动-“维京战吼”让人印象深刻。回顾历史,他们的祖先中确曾有一批骁勇的战士用他们恐怖的呐喊和神力令无数敌人胆寒。

真实的维京战吼:维京狂战士的真相

维京人在整个欧洲都被视为凶猛的战士,而在他们当中又有一群特殊战士更加令人闻风丧胆,他们就是狂战士

很多人认为狂战士只存在于北欧神话中,但大量的证据表明他们确实存在过。

真实的维京战吼:维京狂战士的真相

狂战士的英文“Berserker”源于古诺尔斯语,意思被认为指“身披熊皮者”,由Ber(熊)与serkr(衣衫)组成,因为相传他们仅披着熊皮便冲锋陷阵,后来意思转变成为具有异常力量的勇猛斗士

真实的维京战吼:维京狂战士的真相

大多数资料中记载的狂战士都是这样的:平时力量虽和一般战士无异,但是在危急时能够进入无我的狂暴状态,突然涌出如恶狼般的勇猛力量,发出如狼般的嘶吼,在战场上大发神威

传说,狂战士通过仪式来获得力量。这些做法包括极度孤立,禁食,暴露于高温和低温之下以及在战斗前参加团体战舞仪式。在旷野中,这些狂战士像他们的图腾动物一样生活,通过狩猎和突袭定居点来维持自己。

真实的维京战吼:维京狂战士的真相

狂战士在战斗前进行的仪式叫做berserkergang,以此进入集体恍惚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他们像野兽一样嚎叫,咬住他们的盾牌边缘,并且在不区分朋友或敌人的情况下砍杀他们遇到的所有东西。

据说铁和火都不会伤害他们,他们也不知道疼痛。战斗结束后,他们像婴儿一样虚弱,身心俱疲、消耗殆尽。

真实的维京战吼:维京狂战士的真相

狂战士的这一特征也导致了英语单词“狂暴”(Berserk)的诞生

从公元一世纪罗马的著作中可以找到最早的可能是狂战士的书面资料。历史学家塔西佗在他的《日耳曼尼亚》中描述了北欧德意志部落中一群相当出色的精英战士。

真实的维京战吼:维京狂战士的真相

六世纪,东罗马历史学家Prokopios写下《t

he wild and lawless heruli》,描述了一群战士几乎赤身裸体进入战斗,只裹着腰布,这是为了彰显他们对伤口的满不在乎。他们既不戴头盔,也不穿大衣,只用光罩来保护自己。

“heruli”(赫鲁利)人可能起源于今天的丹麦的Sjæland或Fyn,但他们也可以追溯到斯堪的纳维亚的其他地方,包括挪威。

真实的维京战吼:维京狂战士的真相

赫鲁利人经常在罗马军队中服役。他们组成小团体,为酋长或国王服务,狂战士的起源很可能在神秘的赫鲁利人中能够找到

狂战士经常出现在古斯堪的纳维亚传奇诗中,以及其他中世纪的文学作品。在基督教语境下编写的传奇故事中,这些勇士被贴上了这样的标签:暴徒和海盗等等。在最早的冰岛法律纲要Grågås中,据说暴烈的狂战士会被捆绑起来或被判流放。

真实的维京战吼:维京狂战士的真相

哈夫斯峡湾之战

最著名的关于狂战士的书面材料是《Haraldskvæði》

,这是一部九世纪时纪念哈夫斯峡湾之战中的Harald Fairhair(挪威第一位国王)的传奇诗:

I'll ask of the berserks, you tasters of blood,

Those intrepid heroes, how are they treated,

Those who wade out into battle?

Wolf-skinned they are called. In battle

They bear bloody shields.

Red with blood are their spears when they come to fight.

They form a closed group.

The prince in his wisdom puts trust in such men

Who hack through enemy shields.

真实的维京战吼:维京狂战士的真相

描写同一场战役的《Grette’s Saga》中则是这样描述狂战士:“……这些狂战士被称为狼异教徒;他们披着狼皮……刀枪不入;其中一个……开始咆哮,咬着盾的边缘……恶毒地咆哮着。”

真实的维京战吼:维京狂战士的真相

在《Fornalder sagas》和其他几部传奇中,国王或酋长的守卫被描述为狂战士,通常是12人。在海战中,他们通常驻守船头,是主要的战斗力量。

真实的维京战吼:维京狂战士的真相

刘易斯岛发现的狂战士棋子

狂战士被称为可怕的敌人。人们常说他们被战争的欲望所陶醉,他们咬着盾牌,攻击巨石和树木,甚至在等待战斗开始的时候互相残杀。十二世纪在苏格兰赫布里底群岛的刘易斯岛上发现了一组棋子,其中包括一个武士咬他的盾牌的棋子。

真实的维京战吼:维京狂战士的真相

Egil Skallagrimsson传奇

狂战士的头衔有时被认为是可以继承的,而且有众所周知的狂战士家族的例子。传说中的一个家族是Egil Skallagrimsson。Egil的父亲Skallagrim(ugly skull)和他的祖父Kveldulv(nightwolf)也是狂战士。

真实的维京战吼:维京狂战士的真相

熊战士

真实的维京战吼:维京狂战士的真相

狼战士

真实的维京战吼:维京狂战士的真相

野猪战士

事实上,现在我们所说的狂战士混杂了三个不同的战士群体。包括真正意义上的狂战士-熊战士(他们的熊皮外套源自对托尔、提尔或奥丁的崇拜),Úlfhéðnar-狼战士(被称为奥丁的特种战士), Svinfylking-野猪战士(在北欧神话中,野猪是凡尼尔神圣的动物)。

真实的维京战吼:维京狂战士的真相

在很多记载中狂战士都被描述为只披着兽皮,赤身裸体,不过一些木雕表明他们至少是穿着裤子的。

最令人们感兴趣的大概就是狂战士之所以狂暴的原因。毒蘑菇是最为流行的说法

真实的维京战吼:维京狂战士的真相

毒蝇伞

但问题在于这种菌类具有极强的毒性,吃了它的战士恐怕很难再进行战斗。而且这种毒蘑菇在维京时代还从未被提及过

真实的维京战吼:维京狂战士的真相

白蕈

白蕈也被认为是狂战士狂怒的原因,但是白蕈毒性也是非常大的,而且食用这种毒蘑菇可能导致抑郁症,并且会使人麻木。很难想象一个抑郁、麻木的狂战士如何进行战斗。

真实的维京战吼:维京狂战士的真相

麦角菌

也有人提出麦角的可能性- 它含有一种用于合成致幻剂LSD(麦角酰二乙胺)的化合物。但是,如果这种毒蘑菇对于狂战士来说非常重要,那么它们肯定会在传奇故事中被提及,但事实并非如此。

真实的维京战吼:维京狂战士的真相

天仙子

毒蘑菇理论之所以今天仍在流行源自一个考古发现,1977年,在丹麦的一个狂战士坟墓中人们发现了天仙子的种子,将这种植物种子制成糊状涂抹在皮肤上可以造成麻木的效果。

真实的维京战吼:维京狂战士的真相

不过,更多的科学家认为狂战士狂暴原因的最可能的解释来自精神病学。有种理论是,战士群体通过在战斗前进行的仪式过程(比如咬住盾牌的边缘)进入自我催眠的恍惚状态

真实的维京战吼:维京狂战士的真相

在这种分离状态下,他们失去了对他们行为的有意识的控制,然后下意识地指引他们。处于这种状态的人看起来很恍惚,几乎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周围环境,并且减少了对疼痛的认识,增加了肌肉力量。

真实的维京战吼:维京狂战士的真相

也有专家认为这种狂怒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过度觉醒之间有着明确的联系。如果一个士兵在狂暴状态下幸存下来,会给他带来心理上的无助感和易怒感,并使他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生理学特征上永久性的过度觉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