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投資家忽略的 咕咚小本郵票 價值潛力 無限

小本票,又稱郵票小冊。將一種或幾種常用面值的數枚郵票連印在一起,裝訂成小本冊。其特點是:配有簡單的或精美的封面、封底,並印有與郵票相關的圖案或文字說明;小本里面的郵票與全版張的圖案、面值、刷色等基本相同;通常郵票上有一邊或二邊無齒。自1980年以來,我國發行小本票歷經了兩個時期,即編年小本票和新小本票階段。

第一階段從1980年發行SB1《童話 “咕咚”》至SB18《辛未年》結束。

被投資家忽略的 咕咚小本郵票 價值潛力 無限

2000年在各方面努力下恢復發行,SB19《小鯉魚跳龍門》

被投資家忽略的 咕咚小本郵票 價值潛力 無限

再次亮相於郵壇,其後發行的新小本票更注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安排,在重視優秀選題的同時,發行方還強調小本票形式的革新,《許仙與白娘子》等眾多新小本都借用連環畫的設計形式,突出了小本票“本”的風采,一度受到市場的追捧。 由於版票不便於攜帶,因此在郵票誕生後不久為了方便人們攜帶和使用,小本票便逐漸在世界各國流行。

我國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才開始發行小本票。 由於印製成本太高,所以從1992年至1999年國家郵政總局停止印製和發行小本票。 在中斷髮行8年後,從2000年恢復發行至今,每年發行1本至3本,15年總共發行了50餘本。

被投資家忽略的 咕咚小本郵票 價值潛力 無限

被投資家忽略的 咕咚小本郵票 價值潛力 無限

被投資家忽略的 咕咚小本郵票 價值潛力 無限

被投資家忽略的 咕咚小本郵票 價值潛力 無限

收藏價值

咕咚小本票

發行日期:1980.9.20

印刷方式:影寫版

小本票規格:100mm×66mm

郵票規格:40mm×30mm

內附8枚郵票+2枚附票64分(8分×8)

發行量:發行10萬本

印刷單位:北京郵票廠

童話“咕咚”是藏族的一則民間故事,整個郵票把這個故事分成了四個部分,由一向很喜愛關於兒童情節的萬維生老師設計,這也是在改革開放後針對新中國兒童設計的第一套郵票,發行於六一兒童節,也頗是具有紀念意義和收藏價值。這套小本票也是我國第一套帶有附票的郵票。它內有兩套郵票,每套四枚,以四聯張形式印製,另有一枚無面值的副票,上面印有動物圖案和文字,附票上印著整個“咕咚” 的故事,起著說明和加強郵票藝術價值的作用。我國迄今為止所發行的帶有附票的郵票並不多,而“咕咚”是第一套,兩個“第一”凸顯其珍貴性,所以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