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五月國內票房首破40億,國產電影如何應對「復聯3」?

“華語電影權力榜”公佈2018年五月電影榜單。劉若英處女作[後來的我們]實力奪冠,票房碾壓[復聯3]的黑馬喜劇[超時空同居]獲得第二。

徐崢的口碑力作,[幕後玩家]包攬季軍。這部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片憑藉68.67的口碑分,也成為春季檔的口碑、票房佳作。

同時,四月份上映的[脫單告急]、[暴裂無聲]等多類型的小成本製作,在本月也取得了前十的成績。

具體榜單如下↓↓

解讀:五月國內票房首破40億,國產電影如何應對「復聯3」?

2018年5月,全國票房總額共計41.79億元億人民幣,較4月39.07億元的成績,提升明顯。

當然,這40億之中不能不提的就是[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截至發稿時,影片的中國內地總票房已突破了23億元,成為5月的最大贏家。

[超時空同居]憑藉完成度極高的劇本,在[復聯3]的強大攻勢下接連拿了16個單日冠軍。

不同的受眾群體,以及討巧的上映檔期,能讓觀眾們在好萊塢大片下也能有不同的選擇。加之優秀的劇本和高質量的製作,[超時空同居]贏得也不是無跡可尋。

解讀:五月國內票房首破40億,國產電影如何應對「復聯3」?

▲五月的票房冠亞軍,同時也是華語片的票房“功臣”

即便在經歷了退票風波後,[後來的我們]依然“壟斷了”五一的三天小長假。

截至發稿前,影片總票房已達到了13.6億,票房值73.98,而後來居上的[超時空同居]則拿到了滿分。

解讀:五月國內票房首破40億,國產電影如何應對「復聯3」?

▲冠亞軍總分相差22,[後來的我們]在歷史分與媒體值上更勝一籌

但同時,[後來的我們]也並未示弱,滿分的媒體值較[超時空同居]的64.07,實現反超。

文藝片也不甘示弱,小成本的[米花之味]便以口碑值第一的成績,力壓眾多商業大片。

四月的口碑佳作[暴裂無聲]、[清水裡的刀子]也“頑強”的撐到了五月,殺入榜單前十。

解讀:五月國內票房首破40億,國產電影如何應對「復聯3」?

▲[米花之味]以總分25.25位居月榜第五

能夠在五月與風頭正勁的[復聯3]較量,[超時空同居]與[後來的我們],著實令人驚喜。而從口碑與質量上衡量,五月的國產電影也沒有讓觀眾們失望。

相較於之前的歷史榜與年榜,本次的月榜根據分析維度不同,在數據選擇上又作出了一些變化。

月榜更注重當下電影市場的數據反饋,為此,月榜內新增“即時得分”評定。

即時得分內,月榜將通過票房、口碑、媒體三重維度計算,最終綜合即時得分與上月曆史得分,得出排名。

具體公式如下

總分=即時得分(70%)+上月得分(30%)

即時得分=票房(30%)+口碑(30%)+媒體(20%)

本期榜單解讀:

這個五月, 難道是國產片逆襲了嗎?

2018年五月,內地票房首次超過40億,最終報收43.2億。[復仇者聯盟3]以連續11天的單日票房冠軍,狂攬近21.81億,佔據五月票房半壁江山。

解讀:五月國內票房首破40億,國產電影如何應對「復聯3」?

▲[復仇者聯盟3]上映首日便毫不留情的碾壓了數部“小片”

回想近年來,進口片獨佔票房榜的半壁江山的還要回到2015年,巧的是,這部影片叫[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

2015年起,五月的票房成績基本維持不變,2015年五月票房為31.75億元,16年為31.4億元。相比之下去年浮動較大,達到了35.8億元。

在[摔跤吧!爸爸]與[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的強大票房攻勢下,2017年5月國產片票房總票房僅有7.48億人民幣,並且沒有一部國產片票房過億。

反觀今年,[超時空同居]和[後來的我們]分別位居五月票房第二、第三位置,且[超時空同居]以6.08億成為國產月票房冠軍,總體來看,五月的華語電影市場還保持著上升的態勢。

[超時空同居]

愛情喜劇的春天逆襲

有句俗話說,春天適合談戀愛,這話的確不假。尤其是2018年的春天,因為它給華語電影市場帶來了8.6億的票房。

[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在國內上映前,就已經被漫威粉炒得沸沸揚揚。果然在大眾觀影熱潮下,憑此一部電影登陸,便打破了今年進口片一直以來的萎靡之勢。

進口電影在五月回暖,其實在去年就曾發生類似情況,[摔跤吧!爸爸]、[加勒比海盜5]等片在2017年與國產片的競爭中,均表現出了明顯的優勢。

解讀:五月國內票房首破40億,國產電影如何應對「復聯3」?

▲[超時空同居]VS[復仇者聯盟3]

今年,雷佳音佟麗婭這對熒幕CP成功製造了熱門話題效應。並在與[復聯3]檔期臨近的情況下,從題材受眾上避開觀眾間的競爭。

自5月21日起,[超時空同居]便以單日票房3808萬正式超越了[復仇者聯盟3],榮登單日票房冠軍。

而有意思的是[復聯3]在此時的排片比依然持有37.9%,[超時空同居]的單日排片比佔29.6%。

這種態勢之下,業內彷彿又看到了這部電影新的可能。以至於在月末,[超時空同居]的排片比又回升到了32.8%,超過其上映首日排片比近9.4個百分點。

而[超時空同居]的成功,必然影響著其他影片的票房與上座率。

拿[復聯3]來說,上映第11天票房佔比便已縮減到了35.6%,到月末更是跌至23.4%,上座率已經下降到了6.3%。

解讀:五月國內票房首破40億,國產電影如何應對「復聯3」?

▲[遊俠索羅:星球大戰外傳]國內票房慘遭滑鐵盧

[遊俠索羅:星球大戰外傳]也受到了影響,這部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星戰外傳,在海外的票房成績就已經十分慘淡。

加之宣傳失利以及該系列在中國的低受眾,造成如此低的票房成績,也不足為奇。

該片上映首日排片比雖超過了[超時空同居]的1.7%,但單日票房佔比卻低出了16.6個百分點,上座率僅有7.7%。

國產電影能夠在佔據市場地位的同時,獲得觀眾口碑實屬不易,[超時空同居]可喜的做到了這一點。對於馬上要到來的暑期檔,它的成功等同於為國產片打了一劑強心針。

[後來的我們]

票房餘波未散

四月裡,經歷了從逆天數據到退票門事件,[後來的我們]來到五月後熱度依舊未減。

投資在數千萬級別製作下,導演劉若英也坦言,預料不到這部處女作能夠連續兩月各項數據爆棚。

憑著在網絡持續高溫的話題性,[後來的我們]在月榜裡拿到了滿分的媒體值。即時得分與上月得分均躍過了60分大關,總分超出了第二名[超時空同居]將近20分。

一部中等投資的愛情片呈現出超乎意料的營銷表現,讓業內又開始了對成功點的摸索。開拍前並不被投資商們看好,且大多數人直言對劉若英做導演還持觀望態度。

但就是如此一部平實動人的作品,觸動了當下青年人生活中的些許共鳴,能夠在過度中的社會節奏裡抓住稀缺的感性部分,或許就是本片成功所在。

中小成本電影,各尋出路

縱觀月榜,中小成本影片還是佔據了榜單的多數位置,雖不乏有製作精良、立意新穎的佳作,但從客觀數據看,此類電影當遭遇票房與媒體間較量時高下立見。

囿於當前工業化逐漸成熟的國內電影市場,早期[瘋狂的石頭]式的成功,在如今的國內院線已難以實現,新生中小成本電影,也只能奮力尋找各自的新出路。

解讀:五月國內票房首破40億,國產電影如何應對「復聯3」?

▲徐崢主演的[幕後玩家]瞄準五一檔,在口碑與票房均有不錯斬獲

[幕後玩家]累計票房已達到3.5億,算得上中成本電影的一次成功案例。主演徐崢同時擔任監製,上映期間便屢屢刷新國產懸疑片票房紀錄。

在榜單中[幕後玩家]的三項分值都很理想,並且在口碑值一項上,超過了冠亞軍[後來的我們]與[超時空同居]。

解讀:五月國內票房首破40億,國產電影如何應對「復聯3」?

▲何念執導電影[21克拉]在五月中旬下線,累計票房1.1億

[21克拉]與[超時空同居]類似,同樣以輕喜劇題材搭配明星陣容。諸如迪麗熱巴等流量演員為本片拿到了高達89.26的媒體分。

榜單中也不乏一些資金受限下的小製作電影,包括一些電影投資者依舊抱有低投高產的憧憬。

但很可惜,如今的電影市場下,觀眾選擇已逐漸被培養成型,從國內主流影片開始走向類型化道路的趨勢,我們其實就不難發現這一點。

在榜單後半,也存在著[西小河的夏天]與[路過未來]類型的口碑佳作,兩部電影雖然沒有大製作投入,但均被國際獎項所認可,[路過未來]更是在去年入圍了戛納電影節的一種關注單元

解讀:五月國內票房首破40億,國產電影如何應對「復聯3」?

▲[路過未來]成為了2017年唯一入圍戛納的華語影片

兩部電影在口碑分項上均超過了50門檻,[西小河的夏天]以44.07分的媒體值超過[路過未來]近20分,名次上也高出其兩位。

觀眾接受真正意義上的高質量影片,但基礎上還是要有過硬的劇本與賣點支撐。

對於部分還在以宣傳炒作為全部的低成本電影,再如何為電影找出路,恐怕也始終難逃“爛片”命運。

在六月的電影市場,國產片將面臨與諸如[侏羅紀世界2]、[超人總動員2]等大牌進口片的較量,五月剛剛打破紀錄後又將表現如何,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