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你要去哪兒?去內布拉斯加領獎金

1

看完亞歷山大·佩恩導演的魔幻新片《縮小人生》,和印象裡他那些優秀公路片的導演風格完全對不上號。幾年才出一部新作的亞歷山大·佩恩這次真的走錯路子了。於是把幾年前他的《內布拉斯加》(2013)翻出來重看了一遍,二刷之後,再次確認這才是佩恩最好的電影。

老爸,你要去哪兒?去內布拉斯加領獎金

《內布拉斯加》是他輕車熟路的公路題材。一個倔老頭伍迪,相信廣告上說的自己中了一百萬,非要去內布拉斯加的林肯市領獎。他的小兒子看不過去,帶他去了。途中去了十幾年沒見的大哥家,親戚們聽說他中了大獎,紛紛前來,有些則是來討債的。昔日的朋友也都翻臉不認人,得知他的彩票是假的,還嘲笑了他一通。小兒子最後還是實現了父親的夢想,雖然獎金沒領成,但給他買了一輛新卡車,並讓他開車向朋友們炫耀了一番。

老爸,你要去哪兒?去內布拉斯加領獎金

當亞歷山大·佩恩還在拍攝《關於施密特》時,他就拿到了鮑勃·尼爾森撰寫的《內布拉斯加》的劇本。佩恩答應執導本片,但不希望在《杯酒人生》後接連拍攝一部公路片。當時《杯酒人生》正在籌備階段。拍完《杯酒人生》後,佩恩休整了六年,拍攝了《後裔》。《後裔》之後,才重新拿起這部電影的劇本。

老爸,你要去哪兒?去內布拉斯加領獎金

影片主角老頭子伍迪,佩恩原本希望由老牌影星吉恩·哈克曼來扮演。但哈可曼當時已經退休了。在考慮了羅伯特·德·尼羅、羅伯特·杜瓦爾、傑克·尼克爾森和羅伯特·福斯特等老牌男演員之後,

布魯斯·鄧恩最終得到了角色。鄧恩也是個老牌演員,但沒有什麼名氣,此前一直在扮演配角。

老爸,你要去哪兒?去內布拉斯加領獎金

1972年西部片《牛仔》中的布魯斯·鄧恩

至於小兒子大衛的扮演者,布萊恩·科蘭斯頓、保羅·路德、凱西·阿弗萊克等好萊塢中堅派演員都曾被考量過,最終角色給了名不見經傳的喜劇演員威爾·福特。佩恩解釋道,由他來扮演這個角色很有說服力,他真的就像那個唯唯諾諾,在音像店裡當銷售員的人。

老爸,你要去哪兒?去內布拉斯加領獎金

《內布拉斯加》是佩恩執導的首部黑白片。佩恩表示:“我們之所以選擇黑白片,是因為黑白片能把風景和人文活動聯繫在一起。而在這部電影中,風景這個元素所佔據的比例又非常大。所以,選擇黑白是勢在必行的。

老爸,你要去哪兒?去內布拉斯加領獎金

本片的彩色版本也很漂亮,有種復古感

2

內布拉斯加是伍迪的家鄉,也是導演佩恩的故鄉。影片大部分情節發生在內布拉斯加的霍桑鎮。這個小鎮由於年輕人口的流失變得衰敗,空蕩蕩的破爛街景和老人們聚集在酒館裡的景象,將小鎮經濟蕭條的現狀很好的表達了出來。

佩恩此前的影片很少見到這樣大量的風景。在《內布拉斯加》中,風景不再只是背景和點綴,而是和演員有同樣重要的地位。於是,小鎮、草原、土地都變成了有生命的角色,像老頭伍迪一樣在人生的末途艱難喘息。

老爸,你要去哪兒?去內布拉斯加領獎金

佩恩還原了一個真實的美國中西部城鎮,同樣,影片里人與人之間情感的表達同樣透著冷冰冰的現實。和佩恩以往的作品不同,影片的基調偏向頹敗殘酷。相似題材的大衛·林奇的《史崔特先生的故事》(1999)要更加溫情,但涉及到的社會與人生態度遠遠不如《內布拉斯加》豐富和深刻。

老爸,你要去哪兒?去內布拉斯加領獎金

親戚們多年不見,僅是保留著虛假的客套,彷彿只是為了團聚而團聚,而沒有感情參與。談論起汽車就像英國人談論天氣一樣平常。他們坐在一起,也沒有什麼可聊,還經常前言不搭後語。

而得知伍迪中了一大筆獎金後,更是沒有理由維持虛假的客套,他們一個個都變成了債主,認為以前伍迪沒落時關照過他,卻不管伍迪對他們的關照同樣不少,因為伍迪從不會拒絕別人,別人說什麼他都相信,用前女友的話說,“一直有點糊里糊塗的”。

老爸,你要去哪兒?去內布拉斯加領獎金

從影片中段開始,領獎之旅就變成了一場尋根之旅。小兒子大衛開始重新“發現”自己的父親

,並嘗試著此前從沒有過的對話。比如關於婚姻。

“你和媽媽是怎麼結的婚?”

“她想結婚了。”

“那你不想嗎?”

“我想著,管它呢。”

“跟她結婚你後悔過嗎?”

“一直都是。本來會更糟糕。”

“肯定得相愛吧,至少最初是這樣。”

“從沒覺得。”

“你們討論過要孩子的事情嗎?想要多少個之類的。”

“沒。”

“那你們為什麼生了我們?”

“因為我喜歡做愛。而你媽媽又是天主教徒,所以,你明白的。”

“那麼你跟媽媽從來沒有真正討論過要不要孩子的事?”

“我想只要我們一直做愛,最後就會生一堆孩子。”

然而父親的前女友卻給出了另一種說法,他的母親“贏了”。想必父親是愛母親的,要不然也不會結婚,隨母親去城裡開理髮店。而母親呢?老太太嘴裡罵伍迪是個混蛋,卻在伍迪昏迷時愛憐地摸著他稀疏的白頭髮,吻了他。

老爸,你要去哪兒?去內布拉斯加領獎金

佩恩也依舊延續著他的幽默感。老太太幾乎成了影片的搞笑擔當,她的毒口總是那麼精準、一針見血。當她知道伍迪做著百萬富翁的美夢,“我從來不知道這個老混蛋居然想當百萬富翁,他幾十年前就應該這麼想,然後去努力工作!”“你知道我有了一百萬會幹什麼嗎?送他去養老院。”

還有他們去墓地那場戲。老太太真是辛辣又耿直啊。↓↓↓

老爸,你要去哪兒?去內布拉斯加領獎金

對曾追過她的男人的態度:

老爸,你要去哪兒?去內布拉斯加領獎金

老頭伍迪有時糊塗得很好玩。伍迪問兒子,今天帶不帶自己去領獎。兒子表示,今天你的兄弟們都會過來。伍迪很困惑:有幾個都已經死了。兒子無奈:死的不會來。

以及前面去總統山那一場↓↓↓確實很有道理呢。

老爸,你要去哪兒?去內布拉斯加領獎金

還有最搞笑的偷錯空氣壓縮機那場戲:

老爸,你要去哪兒?去內布拉斯加領獎金

影片隱藏著一條在得與失上的暗線。從前伍迪賣掉車廠,離開故鄉,緊接著酗酒,被吊銷駕照,卡車閒置。現在,伍迪想買新卡車,故地重遊,重新感悟家庭,雖然獎金泡湯,但擁有了一輛新卡車。由此形成離鄉——失去目標——回鄉——找回目標的圓環。

老爸,你要去哪兒?去內布拉斯加領獎金

雖然還是以父子間的理解與和解和為結局,但佩恩對人情冷暖的現實描繪沒有讓影片淪為一鍋雞湯。最後,伍迪雖然完成了他找尋目標的旅途,但實際也回到了原點。在最後一個鏡頭中,父親停下卡車,把駕駛位讓給了兒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