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節——致敬鄭大科研人,你們是追光者


梁啟超曰:“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在鄭大,也有這樣一群飽含熱情和夢想的科研人。他們就像“追光者”,探索未知,不懼艱難,潛心研究新的項目和領域,在為中國科研的發展添磚加瓦。

五四青年節——致敬鄭大科研人,你們是追光者

基礎醫學院

醫學院實驗室

楊靜塵,15級臨床醫學系

該項目的切入點在國內首次提出,醫學界雖有相關論文,但研究方向與楊靜塵所在實驗室探索方向不同。而最初的實驗完全靠項目組成員獨立摸索,從預實驗到現在已經用了兩年的時間。對於實驗結果,楊靜塵他們並沒有十足的把握,只能一步一步驗證他們的推論和假設。面對未知的結果,他們雖然忐忑,但從未想過退縮和放棄。

作為醫學生,楊靜塵平時課程很多,時間安排很滿。想要兼顧學習和實驗,就要從早到晚連軸轉,吃飯時間都要壓縮到十分鐘。

“實驗室是科研的出發點,選擇加入實驗室,是想要更深入的瞭解一些疾病、生理現象的分子機制、微觀現象,拓寬自己的科研思維。”楊靜塵說,“科研思維的培養是一個重要的過程,在這裡,實驗技能得到了提高,鍛鍊了我思考問題的邏輯性和全面性。”

楊靜塵和他的同伴負責的項目在今年3月基礎醫學院舉辦的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項目論壇獲得一等獎,今年5月他們將代表學校在參加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項目論壇。

五四青年節——致敬鄭大科研人,你們是追光者

物理工程學院

Spark(小平科技創新團隊)

韓非,15級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

Spark實驗室裡放滿了各種儀器、設備,晚上七點,韓非和他的夥伴們還在忙著手頭的工作——繪製零件、編寫代碼、調試程序、組裝機器。

不久前,他們獲得了創青春大賽校級特等獎,在積極準備省賽的同時,還在為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做準備。比賽在即,為了抓緊時間,他們一週要熬一兩天夜調試程序。

韓非是實驗室的負責人,同時兼任電控組組長。對機器人的興趣和好奇促使他加入了實驗室,韓非說:“進入實驗室之前,感覺實驗室特別高大上,就像電影裡鋼鐵俠那樣,進入實驗室後才切實體會到工作的辛苦。”

任何一項成果都凝聚了數不清的失敗和努力,一筆一筆繪製零件,一句一句編寫程序,一根線一根線焊接,然後進行反覆調試,直到結果符合預想。平時除了上課,韓非幾乎都待在實驗室,通常要忙到晚上將近十一點,甚至要通宵。

“雖然辛苦,但成功後的喜悅是任何東西都無法代替的”,韓非說,“在實驗室我的科創能力、知識儲備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提高,而且經過在實驗室的磨礪,心態也好了很多。”五四青年節——致敬鄭大科研人,你們是追光者

藥學院

吳思璇,研究生

“我本科有生物背景,從生物方面接觸了生物、藥物製劑,很感興趣。”吳思璇保研到藥學院後,加入實驗室已有快兩年了,主要參與的項目是基於外泌體的腫瘤早期診斷。

如何能夠篩選到理想的適配體,能識別腫瘤的外泌體是實驗前期準備中遇到的難題。剛開始,很多東西都僅僅從文獻上了解到,實驗室沒有關於這方面基礎,只能一點點摸索前進。為了做蛋白質印跡雜交(從分子水平、蛋白水平去驗證外泌體),吳思璇和她的夥伴花了近兩個月時間。“當時看到凝膠成像時,簡直要開心到跳起來!得到結果那一刻,覺得再長時間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吳思璇笑著說。

與剛來到實驗室時比,吳思璇感覺現在的自己更加成熟了,對於科研有了自己的見解,對待科研更嚴謹更認真。吳思璇申請了藥學院的博士,她選擇留在實驗室繼續研究,“我希望能在腫瘤早期診斷方面做出一些成就,只要能有進步,無論多少時間我都願意投入,如果需要,我畢生都可以獻給這個事業。”

五四青年節——致敬鄭大科研人,你們是追光者

信息工程學院

擂臺機器人實驗室

賀永航,2016級本科生

實驗室裡,賀永航正在測試機器人動作投影,機器人能夠模仿賀永航,做出相同的動作。

“除了寢室,實驗室是我的第二個場所。”賀永航是擂臺實驗室的成員,他從小就對硬件和程序十分鐘愛,加入實驗室後,檢查機器人故障、調試線路佈局、調試程序更是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賀永航現在正在研究基於人臉識別的簽到系統。平時只要一有時間,賀永航就會到實驗室,“學習自己喜歡的東西是一種享受。”他說。

今年5月份實驗室會參加省級比賽,大家都在緊張地調試機器和材料選購,除了上課時間,隊友都會來到實驗室為比賽做準備。

賀永航說:“團隊的力量是偉大的,一個互助的團隊可以使得工作事半功倍。我相信實驗室的成員會肩並肩一起攻克難題,取得很好的成績。”

五四青年節——致敬鄭大科研人,你們是追光者

化工與能源學院

研藝閣團隊

武文佳,博士生

武文佳加入研藝閣團隊已經有六年了,現在致力於燃料電池的質子交換膜的研究,主要負責實驗室學術報告、對外交流、測試表徵等工作。

在從事科研的6年裡,武文佳也遇到了很多困難。在一次實驗中,當時文章發表的其他素材一應俱全,只差表徵測試的結果來佐證,那時候“等待的過程是煎熬的。”

表徵測試需要使用透射電鏡,沒有儀器就借用其他學校的設備,不會使用就一點一點摸索,拍攝難度大就反覆拍。花費了近兩個月的時間,武文佳終於成功。

每天一起生活、一起工作,實驗室成員之間的感情也很深。每逢畢業季,就意味著又一屆的別離。武文佳的師兄張濤那天晚上離校後,不一會卻回來了,他對兄弟們說:“左腳上了公交車後,右腳卻怎麼也抬不起來,覺得還應該回來再陪陪你們。”

武文佳解釋道,大家對於化工存在一定的誤解。人們普遍認識化工會造成汙染,實際上他們一方面製造能源,另一方面致力於減少汙染,提倡綠色清潔高效化工。目前,武文佳所在的實驗室研究的燃料電池、鋰電都是清潔能源,幾乎零排放。

小時候,武文佳的夢想是當個科學家。現在,他正在實現夢想的路上。

“十二五”以來,鄭州大學先後承擔國家重大專項、國家“973”計劃、“86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等項目近100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在《Science》和《Nature》發表論文7篇,培養本土本校院士1名。

學校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量和資助經費連續多年穩定增長,五年來,共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52項,獲批經費3.67億元,其中重點項目5項、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重大研究計劃4項,特別是2015年、2016年獲批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分別是217項、238項,獲批的項目數量連續兩年位居全國第30位,河南省第1位。獲批的社科基金項目分別是39項和33項,排名為全國第7、第31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