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德比是什么意思?你以为是申花战上港?错了!其实是上海赛马

《点石斋画报》绘上海跑马厅 今天,南京西路、黄陂北路、武胜路、西藏中路相围的人民公园和人民广场的位置在解放前叫做“跑马厅”,武胜路的旧名叫“跑马厅路”(Race Course Road)。如果你看上海市区地图,应该可以发现,这四条马路相围的地方不是一个方块,而近似一个圆,那就是跑马厅的马道留下的痕迹。上海跑马厅占地约35公顷,约合525亩,当时为亚洲之最。

上海德比是什么意思?你以为是申花战上港?错了!其实是上海赛马

当年跑马厅,如今人民广场

上海德比是什么意思?你以为是申花战上港?错了!其实是上海赛马

上海的撒纸赛马 据记载,1843年11月17日上海开埠后,1845年侨民就集资成立了一个Race Club(跑马会),并以每亩约10两的低价“永租”下今南京东路北面,河南中路偏西的约81亩土地建了一个跑马场(Race Course)。这个只有81亩土地的跑马场的马道不足400米,对于规范的马赛来说太小了,于是,在上海的侨民中开始流行一种叫做“draghunt”的马赛。从字面上看“drag-hunt”即“追踪野兽的足迹追杀猎物”。古代追踪野兽依靠不同的猎狗,常见的猎狗有猎狐犬(foxhound)、猎兔犬(harrier)、猎獾犬(dachshund)、猎水獭犬(otterhound)、猎浣熊犬(coonhound)等。其中猎狐是英国重要的猎取野兽的活动,是早期人们获取狐狸的重要手段。

上海德比是什么意思?你以为是申花战上港?错了!其实是上海赛马

大概到19世纪初发展成为一种贵族中的娱乐消遣活动或运动。主人骑马率领多条猎狐犬进入丛林,狗在仆人或狗倌的指挥下寻觅和追踪狐狸,主人骑马跟踪其后,猎取的狐狸取其皮,而余下的尸体就成了狗的美食。上海是水乡,既没有狐狸也罕见野兔(记得二十年前,崇明的东平森林公园推出一项打猎项目,特地从北方购进500对野兔放生。野兔洞居,而崇明土地很湿,相当一部分野兔承受不了潮湿的气候和土质而患病死亡,又有一部分野兔因无法洞居而被老鹰叼走,该项目刚开始就结束了,我也没见到野兔)。猎狐在上海是无法举行的。上海是一马平川,没有丛林,也没有野兽,水乡的农田和村落,也没有其他野兽可供追逐。于是英国的foxhunt或者drag-hunt到了上海就走了样,改用“撒纸”替代狐狸或其他猎物,这种活动被叫做paple-hunt,在上海被叫做“撒纸赛马”、“跑纸赛马”、“猎纸赛马”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