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雲製造產業集群生態落地東北

推動雲製造產業集群生態落地東北

——高紅衛等多位黨組領導調研指導航天科工東北地區企業工作現場特寫

5月30日和31日下午,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高紅衛一行來到航天科工東北地區企業,調研了工研院與三院111廠雲製造綜合服務聯合工作室、111廠機加裝配車間科研生產現場,航天通信119廠航天城廠區、139廠有關分廠和雲端業務工作室以及瀋陽中之傑公司,實地深入瞭解東北地區企業科研生產經營相關情況,詳細瞭解職工收入待遇水平,檢查雲製造產業綜合服務落地工作進展。

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宋欣,黨組成員、總會計師王雲林,總部相關部門主管領導,相關二級單位、三級單位主管領導參加調研。

高紅衛來到111廠,現場調研工研院與111廠雲製造綜合服務聯合工作室,瞭解聯合業務工作室業務開展情況,觀看了雲端業務流程在線演示,聽取了一線職工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並就相關問題現場進行了工作部署。

在111廠機加裝配車間的科研生產現場,高紅衛調研了該廠商業航天動力系統、新一代智能仿生機器魚、離岸島嶼智能微電網一體化解決方案等項目進展情況。高紅衛說:“在部分項目的產業化推進中,要面向國內外市場,努力把成本降下來,提高市場競爭力。”他希望111廠拓展消費級產品應用領域,並向環境保護、智慧海洋、應急救援等行業發展。

隨後,高紅衛一行來到119廠,詳細聽取了該廠在批生產、產品設計能力、質量管控及後續建設思路等方面的情況彙報。高紅衛說:“廠裡目前的生產手段相對落後,要跟緊集團公司的改革步伐,提升企業整體生產效率。”高紅衛指出,只有領導班子領好路,才能帶領企業和職工找到出路。臨走前,高紅衛主動與現場職工親切交流,仔細詢問職工收入待遇、工作用餐、冬季工作場所供暖等情況,在現場向一線職工解讀推進東北地區企業振興發展的核心任務和工作思路,並將黨組對困難企業職工的關心帶到一線。

推動雲製造產業集群生態落地東北

圖為調研現場。 李政昊 攝

高紅衛一行又來到139廠,與一線職工們進行了親切的交談。當聽到現場一位本科畢業參加工作的職工說,工資只有兩千多元時,高紅衛搖著頭說:“太少了,我們不能讓航天企業的職工,工作那麼辛苦,掙得卻這麼少。”他要求139廠轉變生產方式,提高勞動生產率,用現代化技術手段提升產能,增加職工收入,切實為職工謀幸福。在139廠的雲端業務工作室,高紅衛詢問了該平臺今年的銷售額,當業務人員為高紅衛展示電子簽章流程時,他指著頁面說,這是真正實現電子簽章了。高紅衛對現場的職工們說,這是他第三次到現場調研工作,雲端業務工作室的運營一次比一次好,他說:“雲端業務工作室已經有了良好的開端,大家要主動出擊,多找業務,把不是客戶的人也變成客戶。具體落實就依靠大家了,希望下次來能看到更好的發展。”

31日下午,高紅衛一行來到瀋陽中之傑公司,調研中之傑公司雲端業務工作室使用情況,聽取航天雲網和工研院東北地區雲製造產業集群生態落地工作彙報。調研雲端業務工作室時,高紅衛詢問中之傑公司的工作室管理員“今年一共成交了多少單?銷售量有多少?操作有沒有哪裡覺得不方便?”一系列求真務實的提問讓現場職工感受到了集團公司黨組對雲端業務工作室的關注。管理員為高紅衛演示了合同簽章流程,管理員說:“對客戶的信用考察需要儘快解決,尤其是涉及大額交易的時候。”高紅衛對此表示贊同,他指出,工業互聯網與普通電商不同,交易環節十分複雜,他要求工研院與航天雲網加強協同,儘快將工研院綜合履約評價和質量評價納入雲端業務工作室的履約評價環節。

在聽取工研院和航天雲網東北地區雲製造產業集群生態落地工作彙報後,高紅衛肯定了工研院和航天雲網前期工作,並從協同聯動、公司設立、頂層架構、隊伍建設等方面提出明確工作要求。高紅衛說:“創業艱難,現在我們是自己搭舞臺的階段,等創業完成了,航天雲網將成為航天科工的第二張名片。”

通過此次對東北地區企業的實地調研,集團公司黨組領導深入一線,瞭解真實情況,掌握準確信息,高紅衛及時與黨組成員和總部各部門共同研究制定解決方案,有力地推動東北地區企業轉型升級工作。他對東北地區企業職工在困難情況下,仍堅持為國家利益、黨的利益不懈奮鬥的工作熱情表示肯定。高紅衛希望各單位按照集團公司黨組提出的工作要求、戰略安排以及總部各部門提出的工作建議,解決問題在一線,完成好今年各單位轉型升級、二次創業的任務。

內生動力是企業轉型升級的根本動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在集團公司東北地區企業上的表現尤為突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關於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深化改革加快東北老工業區基地振興的要求,打贏東北地區企業的脫貧攻堅戰,既是集團公司發展、東北地區企業發展和職工發展的共同需要,也是集團公司助力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

一個部隊如果不知道為什麼打仗、不知道怎麼打仗,這個部隊就永遠打不贏。要想打贏東北地區企業的脫貧攻堅戰,首先就要明白為什麼我們東北地區企業會走到今天。

企業的發展符合因果關係原理,東北地區企業的現狀不是因為現在不努力、過去不努力,核心問題在於因政策選擇不當,錯過了一次又一次改革、一波又一波技術進步和一浪又一浪商業模式創新,在思想和行動上都沒有跟上時代的腳步,也沒有跟上集團公司轉型升級的進度,使得生產力的發展凝固在幾十年前的水平。

企業的發展符合慣性原理,勻速運動和靜止對人的感受是一樣的,人能感受到的是加速運動。正如汽車加速運動時能感到推背感,不加速時的感覺是沒動。東北地區企業也在發展,但處於勻速的發展,和發達地區企業加速運動的發展是有差距的。要實現加速發展,就要有力量來推動。動力從哪裡來,從改革、創新而來。動力又分為兩種,一種是內生動力,一種是外部推力。外部推力是可以借用的力量,但它是一次性的、暫時的。內生動力是企業發展真正的動力,是東北企業轉型升級的根本動力。因此,要解決發展問題,就一定要從內部找問題,少從外部找原因。

評價企業的標尺也有兩個:其一,好企業是營造發展環境,中等企業順應發展環境,比較差的企業對發展環境無動於衷。其二,沒有任務、找任務還能完成任務是一流企業,有任務也能完成任務是二流企業,有任務也完不成任務,沒有任務也不找任務是三流企業。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鬥”。東北地區企業的領導幹部和職工應當用評價企業的標尺來量一量,衡量自身實際能力水平,樹立沒有奮鬥就沒有收穫的理念,克服“等靠要”思想,不斷鞭策自己向一流企業靠攏。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在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浪潮中,我們應當思考,我們製造類的企業究竟處在什麼樣的環節上。製造業企業一共五大類,來料加工、OEM(原始設備生產商)、ODM(原始設計製造商)、OBM(原始品牌製造商)、雲製造企業。來料加工的企業類似於臨時工,屬於低收入;OEM企業除了臨時工還有自己的供應鏈,通過供應鏈的差價能賺些小錢;ODM是能設計、能製造還有供應鏈;OBM企業既有供應鏈,又會設計,製造能力又好,同時還能營銷。而云製造企業給了製造業企業很好的彎道超車、換道超車的機會,使落後的製造業企業通過雲端製造來彌補企業資源和能力的不足。

因此,雲端業務不能僅僅是被動應付、形式主義地推動工作。東北地區企業應真正通過雲端業務來創造新的業務,實實在在靠它來盈利、提高質量、降低成本,真正實現3M(省錢、賺錢、生錢),按照集團公司“三結合”要求想盡一切辦法推進實體產業發展,才能實現勞動生產率提升、工資產出比提升和職工收入提升,打贏東北地區企業轉型升級、二次創業攻堅戰。

本文為《中國航天報》特約評論員文章

發佈 冶玉娜(實習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