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感言:希望有次感動能讓我熱淚盈眶

一大早,戰友群一段視頻撩撥了我的心絃。

一群美國大兵從容地走進火車站。與我們相比,他們沒有嚴整的軍容、統一的步伐、震天的番號,行軍揹包或拎或扛,男女將士雜然相間……

但他們一露頭,一個掌聲便從大廳某處傳來,接著兩個、三個…….,掌聲很快連成了一片,全廳候車者自覺站起形成一個歡送的通道。上到垂垂老者下至呀呀幼童,無不投以敬佩的目光。

他們的步伐更加鏗鏘自信,每人臉上洋溢著歡娛的笑容。

我被美國民眾這不經意的行為深深打動了,一股熱淚在眼中打轉,深沉於底的“兵”心再次浮於熱血之上。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一日從戎、終生許國。

真希望有生之年,能經歷一次這樣的感動,無負我的青春、我的夢。

二十六年軍旅,未曾經歷一場戰爭,不知是我之幸還是我之憾,但我們的青春與熱血沒有理由被這太平盛世的歌舞所淹沒;我們的付出與犧牲沒有理由被這快步向前的社會所忽視。

國家也給予我們禮遇:在我們入伍那一刻鑼鼓歡送,在我們搶險歸來時夾道歡迎……然而這些組織化程序化的禮遇過了後,一切都會歸如沉寂,真正達到了船過水無痕的境界。

如是,軍人依法可以優先,可是火車站、汽車站、飛機場卻沒有優先窗口,甚至軍官證無法網上購票;風景點軍人可以免費,但所有熱門景點多有例外,或者只能部分減免……

國家一次次出臺優撫政策,業務部門或地方總能一次次化解於無形,假如有一天,你去據理力爭,只能更加增加對立與厭惡:你們的素質呢?不是說好了要犧牲貢獻的嗎?

這也是這幾天“全民煮粥”,我卻異常冷靜的根本原因:因為他只是說出了當前大眾的心聲。話雖糙、卻實在。戰友們不仿看看,在5700萬退役軍人中吵得沸沸揚揚的這件事,在14億同胞中可曾有一點風吹草動?

爭來的饅頭不香。如果每一個待遇都要我們撕心裂肺地去爭,不要也罷。

都說不忘初心,當初之所以選擇從軍之路,就是小時看到鄰家大哥從部隊回家探親時,親人鄰居爭睹其颯颯英姿的景象,從心底產生了敬意。

二十多年過去了,軍旅生涯多歸平淡,但我仍然希望,我的戰友有一天,能像今天的美國大兵一樣、能像當年我鄰家大哥一樣,被人們發自內心地尊重與仰視。

也許,那一天我已是耄耋之年,但我一定會站起來鼓掌、敬禮。向你們、向這個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