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師三日攻不下此村,粟裕說:我要斬馬謖!此村打下,殲敵6萬

1948年6月,為減輕大別山劉鄧大軍的壓力,華東野戰軍一部急攻開封,殲敵3萬,又突然向南一閃,誘使敵王牌邱清泉兵團尾追,隨即把邱清泉兵團和區壽年兵團隔開,主力撲上去包圍區壽年兵團。6月27日,粟裕下令:“不待查明區壽年兵團具體部署,立即發起進攻。”

全師三日攻不下此村,粟裕說:我要斬馬謖!此村打下,殲敵6萬

這一次,工於計算和謀劃的粟裕,採取了似乎是打莽撞仗的戰法。兵形似水,此之謂也。果然,整個戰役發展順利。但是,隨後王必成六縱的第16師卻碰上了一個非常硬的釘子,急攻3天,沒有打下楊拐。

楊拐,40來戶人家,在中原算是一個很小很小的村莊。一個師打豆大個村莊,卻纏住了。為什麼?楊拐村子雖小,但地勢高,控制周圍一大片平地,所以16師久攻不下。而楊拐村不打下來,要影響第二天的總攻。

在半夜,粟裕給六縱打來了電話,口氣很急,點著16師師長的名,對司令員王必成說:“明天早晨打下楊拐,如果打不開,送他的腦袋來!我是要斬馬謖的!”

時間已經是半夜,離天亮還有6個小時。王必成放下電話,立即召開縱隊緊急會議。

全師三日攻不下此村,粟裕說:我要斬馬謖!此村打下,殲敵6萬

16師打不下楊拐村,原來,除了地形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在這個40戶的小村,開頭說守敵是一個連,16師拿一個營上去打,碰回來。又說是一個加強營,他們拿兩個營上去打,敵人居然跳出工事反擊,硬把兩個營給逼出來。好在後來他們抓了個敵電話兵,一問,才搞清對方是一個加強團附一個炮營。但是,這麼一折騰,寶貴的3天就過去了。

會議悶了一會,副司令員皮定均提出建議:“攻三面、放一面,1個團攻,兩個團在通往區壽年指揮部的方向上埋伏起來,三面一攻,敵人可能往那裡跑,再消滅它。”

大家都認為這個點子好。

於是,縱隊政治部副主任謝勝坤親自到16師傳達會議決定。他帶上秘書顏玉山和一個警衛班,匆匆奔向楊拐。為不在大路上與敵遭遇誤事,他們一路穿高粱地,一口氣穿了半個多鐘頭,才到楊拐村外。謝勝坤找到16師政委謝力全,向謝力全傳達了粟老總的要求、縱隊領導討論的意見。

全師三日攻不下此村,粟裕說:我要斬馬謖!此村打下,殲敵6萬

按照皮定均的這個戰法,結果,天一亮,16師終於攻下了楊拐村,勝利結束了戰鬥。

然而,楊拐村一戰之慘烈,也是前所未有的。後來,副司令員皮定均在日記裡三次提到此戰,並且其中有一組非常刺眼的傷亡數字:1800人!——一個師在小小的楊拐村居然傷亡了1800人。

但是楊拐村的攻克,掃清了總攻的障礙。當天,華東野戰軍主力對區壽年兵團發動總攻。最後,六縱的另一個師——18師在龍王廟活捉區壽年及其參謀長林曦洋和整編75師師長沈澄年。

全師三日攻不下此村,粟裕說:我要斬馬謖!此村打下,殲敵6萬

豫東戰役勝利結束,殲敵9萬之眾(含第一階段開封戰役的3萬)。由於四面援敵都已經離得很近,粟裕見好就收,一聲令下,偌大一個戰場,十數萬人馬,一夜之間全都撤離而去。

戰後,粟裕說:“楊拐村如果沒有攻下,整個豫東戰役就得以失敗告終。但是,六縱在關鍵時刻經受了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