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上海影協副主席石川一起看改革開放四十年海報展

跟上海影协副主席石川一起看改革开放四十年海报展

|林莉麗

36年了,84歲的《少林寺》導演張鑫炎站在臺前,開場白是“主持人可能要大點聲,我聽不見”。

回憶起《少林寺》的拍攝經歷,張鑫炎記憶猶新。“聽說我要拍《少林寺》,大家都說我狂。可是我要試一試,大不了輸了回剪輯室。”

6月22日,銀都機構在上海啟動電影《少林寺2》。距離張鑫炎拍攝《少林寺》將近四十年了。發佈會隔壁的上海影城,作為《永遠的畫面:改革開放40週年電影海報展》的“開拓”板塊的組成部分,日本、波蘭、埃塞俄比亞、泰國四個版本的《少林寺》海報首次集體亮相、引得觀眾競相駐足。

歷史和當下,創作和市場以這樣的方式重逢。

跟上海影协副主席石川一起看改革开放四十年海报展

從銀星走到上海影城,在海報展的策展人、上海影協副主席石川的帶領下,我們沿著傳承、步伐、開拓、綻放、榮耀、奮進、新時代新起點的軌跡,重溫了改革開放40年中國電影每一步的前行腳印。

1978-2018,改革開放40年為古老神州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滄桑鉅變,也讓中國電影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如何用電影人的方式呈現、傳播40年的累累碩果,石川分享了他的策展思路。

“海報是電影的肖像照,簡單、鮮明。”石川說, 最初他也想過做影展,考慮到上海國際電影節有自己的展映單元,單一的影展很容易被淹沒,於是就確定了海報展的形式。

形式確定了,具體的板塊劃分變得水到渠成。“說到四十年來的中國電影,第一個湧入我眼前的是《小花》,是三代電影人同臺競技,於是首先提出了傳承的主題。”石川說。

跟上海影协副主席石川一起看改革开放四十年海报展

為了方便觀眾瞭解,每幅海報下面都配上了精心編寫的說明。比如,“《喜盈門》聚焦上世紀80年代初北方農村家庭,真實展現傳統倫理價值的時代傳承。”

上世紀90年代是中國電影的榮譽時刻,第四代、第五代導演相繼走上世界舞臺,得到了世界同行的認可,於是有了榮耀板塊,集中梳理中國電影在世界重要電影節展取得的成績。

“改革開放之初,《城南舊事》率先摘得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鷹獎。後來,吳貽弓導演把獎牌捐贈給了上海電影博物館。”石川指著正在展陳的《城南舊事》海報說。為了真實還原幾代電影人的榮譽瞬間,榮耀板塊還配發了獲獎照片。《城南舊事》在馬尼拉國際電影節獲獎的獎牌也以複製品的形式跟觀眾見面。

跟上海影协副主席石川一起看改革开放四十年海报展

“除了這塊,我們還製作了金獅獎、金爵獎、亞洲新人獎的獎盃、獎牌複製品。”石川說。

有走出去的榮譽時刻,也有走出去的市場開拓。海報展的第三個板塊聚焦開拓。

跟上海影协副主席石川一起看改革开放四十年海报展

即便是資深影迷,也能在這裡找到很多之前沒有見過的珍貴亮相。比如,兩個版本的《哪吒鬧海》海報、四個海外版的《少林寺》海報,四個版本的《變臉》海報……

跟上海影协副主席石川一起看改革开放四十年海报展

《變臉》英文海報

海報是電影的肖像,它能反映出不同地區、市場的關注點和興趣點。埃塞俄比亞版的海報意味著《少林寺》的發行早早已經覆蓋到非洲,波蘭版海報採用人物肖像設計,顯然他們更關心人物的情緒和內心世界 。

“變形金剛從東方明珠跳下來了!”一個看展覽的小男孩指著電視熒屏、邊看邊說。在電影《變形金剛2》和《碟中諜3》中,東方明珠、高架橋、淮海路、金貿大廈、黃浦江、上海弄堂等上海地標建築集中登場。

跟上海影协副主席石川一起看改革开放四十年海报展
跟上海影协副主席石川一起看改革开放四十年海报展

“綻放”板塊梳理了到中國取景的合拍片海報,因為聚焦了世界眼中的上海,這裡成為最受上海觀眾關注的板塊。

石川歸納了世界電影中“上海呈現”的三個層面:

《伯爵夫人》《面紗》呈現三四十年代的老上海,比如二戰時期猶太人在上海的生活;

《她》《環形使者》等電影中的上海不是一個確指,而是未來大都市的象徵,呈現出某種未來主義的都市景觀;

《007》《諜海風雲》中的上海是神秘的東方國度代表,典型的空間造型包括上海城隍廟、豫園……

走到步伐板塊,透過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海報不難看出上海國際電影節自身的變遷,從最初沒有統一的CI設計,到第九屆開始以金爵為主題……

跟上海影协副主席石川一起看改革开放四十年海报展

“上海國際電影節是改革開放的產物,電影節自身的變遷也折射出改革開放的成就。”石川說。

時間進入新世紀,在奮進的大主題下,青年導演新力量、市場屢創新輝煌、百花齊放競爭豔成為概括最近五年中國電影成就的三個維度。

跟上海影协副主席石川一起看改革开放四十年海报展

在海報展最初的策劃案裡,石川手寫了400多部影片,設計師看後直接跳了起來,“怎麼可能放得下那麼多!”

於是,從400多部中甄選了205部。石川有自己的取捨,“籌備上海電影博物館,我從100年的上海電影中選了30部代表作,策展總要有取捨標準,也一定能選出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片子太多了,反覆甄選最終留下了70部。”石川說,“奮進的大板塊下,又闢出三個小板塊。”

《後會無期》《路邊野餐》等影片集中呈現年輕導演的崛起;

《捉妖記》《大聖歸來》《戰狼2》等影片記錄了動畫片,主流大片、青春片等國產類型電影市場影響力的不斷爆發;

《塔洛》《不成問題的問題》《村戲》反應了電影人多元化的創作方向,其中《村戲》以現實主義視角融合前衛的影像語言,真實展現中國鄉村歷史和個人遭遇,具有深刻的歷史反思價值,獲得輿論的廣泛好評;

《霸王別姬》《蕭何月下追韓信》是中國“京劇電影工程”的代表作品,是採用3D技術製作的全景聲京劇電影。

總結是為了更好的出發。

在“新時代新起點”板塊,《厲害了,我的國》《紅海行動》集中代表了當下中國主流大片的市場成績,也為中國電影吹響了再出發的號角。其中,《厲害了,我的國》全方位展示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一系列突出成就,極大地喚起了全體觀眾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票房收入超過4億人民幣,創造出國產紀錄片的最高票房紀錄。

跟上海影协副主席石川一起看改革开放四十年海报展跟上海影协副主席石川一起看改革开放四十年海报展

作為一個全國性的回顧展,“永遠的畫面”還特別兼顧了上海、廣西、陝西、湖南等不同地域的作品和風格。“比如《一個和八個》《黃土地》等廣西廠的爆款,峨眉廠的《紅衣少女》,還有西影、瀟湘廠都是小廠拍大片的代表……”

跟上海影协副主席石川一起看改革开放四十年海报展

跟石川看海報展的過程,不時會被前來看展覽的影迷打斷。大家太喜歡這個展覽了,都想用手機拍一個360度的畫面留念。

跟上海影协副主席石川一起看改革开放四十年海报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