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自然保护区89宗持证矿业权完成退出

据介绍,一年多来,我省全力推进甘肃祁连山保护区矿业权清理退出和生态修复,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144宗持证矿业权,已完成退出89宗(探矿权62宗、采矿权27宗),占清理退出总数的61.8%,以注销或公告废止方式退出75宗,扣除方式退出6宗,补偿式退出8宗;其中,中央通报指出的14宗违规延续探矿权采矿权,已完成退出8宗。借鉴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分类退出的成功经验,推动全省其他各级各类保护地内矿业权分类退出,目前全省其他各级各类保护地内662宗矿业权(探矿权422宗,采矿权240宗),已清理退出56宗。

同时,我省大力推进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市县政府采取封堵探洞、回填矿坑、拆除建筑物以及种草、植树等综合措施,基本完成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144宗持证和111宗历史遗留无主矿业权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位于外围保护带的177个历史遗留无主矿山已纳入《甘肃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规划(2018-2022年)》,计划分三年恢复治理完成。编制《甘肃省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在金昌市、张掖市开展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全面实施甘肃祁连山地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启动甘肃祁连山地区自然资源全要素确权登记试点,编制并认真落实《甘肃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实施方案》,计划今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甘肃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

省国土资源厅在发布会上还表示,将大力开展土地整治,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加快生态修复。全力推进国土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执行国家产业和供地政策,精准调控土地和矿产资源投放领域和方向,优先保障国家和省上鼓励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别是十大生态产业用地用矿需求,坚决不向过剩和落后产能批地供矿。严格规划管控,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刚性约束作用,确保项目用地和矿产开发全部退到生态红线以外。要推进绿色勘查、绿色矿山和绿色矿业示范区建设,推动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建设用地供应使用,大力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盘活利用闲置土地,促进土地节约高效利用。此外,深入推进“放管服”,确保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实现“一窗办”和“一网通办”;坚决整治不动产登记窗口作风问题,落实“最多跑一次”方案并抓好落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