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重磅!滬深交易所等三部門罕見集體發聲,講股票質押同一問題,風險有多大?真實數據如何說

午夜重磅!沪深交易所等三部门罕见集体发声,讲股票质押同一问题,风险有多大?真实数据如何说

午夜重磅!沪深交易所等三部门罕见集体发声,讲股票质押同一问题,风险有多大?真实数据如何说

今日凌晨1點左右,滬深交易所、中國證券業協會三部門同時發聲,表態股票質押風險總體可控。

這釋疑了近期市場和部分投資者的擔憂,特別是在“多家上市公司發佈控股股東或實控人質押股份面臨平倉風險公告”的背景下,股權質押如同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夾雜著恐慌情緒,懸在A股上空,給投資者和上市公司帶來隱憂,頻現“閃崩潮”。

如今權威數據說話,真實情況公佈,滬深交易所在全面梳理排查後發現,滬深兩市股票質押融資實際日均違約處置約4900萬元左右,未有明顯變化;兩市股票質押市值加權平均履約保障比例維持在200%,低於平倉線的股票質押市值在兩市總市值中的佔比1%,股票質押風險對市場短期衝擊有限。

三部門罕見集體發聲

6月26日凌晨,就近期市場擔憂的股票質押交易,上交所、深交所和中國證券業協會三部門齊發聲穩定市場。

午夜重磅!沪深交易所等三部门罕见集体发声,讲股票质押同一问题,风险有多大?真实数据如何说

上交所認為“滬市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總體可控”,並列出數據,關鍵數據和主要結論如下:

1、 截至目前,滬市股票質押平均履約保障比例為181%,股票質押總市值佔滬市總市值的3%,其中,低於平倉線的股票質押市值在滬市總市值中的佔比不到0.2%。

2、 上一週,上交所股票質押融資實際日均違約處置約1900萬元,未見顯著變化。從股票質押交易定位、風險防範機制和實際情況看,違約處置對二級市場影響非常有限。

3、 股票質押交易定位於服務實體經濟,解決中小型、創業型上市公司股東融資難的問題,絕大多數資金融入方為上市公司主要股東,且資金主要用於企業經營週轉,與其他槓桿資金加槓桿用於購買股票有明顯不同。

4、 對於因股價下跌導致擔保不足的合約,資金融出方通常不會立即要求平倉,而是與融入方協商通過部分提前購回、延期購回、補充標的證券或者其他質押物等多種方式進行處理。特別是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為保持對公司的絕對控制權,更傾向於採取追加擔保等方式化解風險,避免進入違約處置程序。

5、 對於最終確需處置的交易,證券公司也不會簡單通過二級市場“一平了之”,更傾向於尋找有意整體承接股權的主體,通過協議轉讓達成交易。如果相關股份仍處於限售期,短期內更是無法通過集中競價賣出的方式進行處置。對於可以通過集中競價處置的股份,對5%以上股東、董監高、特定股東的違約處置,仍需遵守上市公司股份減持規定中關於減持時間、比例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要求。

6、 截至目前,尚未發生由於二級市場平倉賣出導致上市公司控制權非正常轉移的情況。綜合看,股票質押風險對市場短期衝擊有限。

午夜重磅!沪深交易所等三部门罕见集体发声,讲股票质押同一问题,风险有多大?真实数据如何说

深交所也列出市場數據,指出“深市質押平倉風險總體可控”,關鍵數據和主要結論如下:

1、 深交所充分運用科技監管手段,建設股票質押風險監測平臺,及時掌握股東質押情況,督促相關股東及時做好信息披露和風險預警、化解工作,切實維護市場的穩定運行。

2、 截至目前,深市股票質押平均(按質押市值加權平均)履約保障比例為223%。低於平倉線的股票質押市值佔深市總市值的比例不到2%,考慮到司法凍結、股份限售、減持限制等因素,在二級市場可直接平倉處置的比例則更低。

3、 少部分上市公司股東對自身資金實力評估不充分,風險防範意識不足,股票質押比例較高,風險相對突出。隨著市場波動加劇,上述部分股東補倉能力有限。對於此類合約,實踐中資金融出方主要通過與融入方協商,通過合同延期、補充擔保等多種方式進行處理,在一定時間內逐步化解風險。最終確實需要進行違約處置的,受股份減持規定等因素影響,直接從二級市場減持的金額較為有限。

4、 經統計,2017年全年深市二級市場累計違約處置金額約7億元,日均違約處置餘額約為已觸發違約風險融資餘額的萬分之一。上一週深市股票質押融資實際日均違約處置約3000萬元左右,沒有明顯變化。

5、 深交所將進一步規範股東高比例質押的信息披露,強化對股東股票質押行為的監管。一是完善分類分層次的差異化披露要求,強化對股東高比例質押的風險揭示;二是加強對股票質押行為的日常監管,密切關注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或第一大股東高比例質押風險,強化穿透式披露,做好風險揭示和預研預判;三是繼續督促證券公司等融資方加大與質押人的協調力度,提前做好風險預案,對經營正常但有臨時性資金困難的融資人,提供必要的展期等支持。

午夜重磅!沪深交易所等三部门罕见集体发声,讲股票质押同一问题,风险有多大?真实数据如何说

1、 目前,兩市股票質押市值加權平均履約保障比例維持在200%,低於平倉線的股票質押市值在兩市總市值中的佔比1%。股票質押融資風險總體可控。

2、 質押融資方通常為上市公司5%以上的大股東,相當部分是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為保持對公司的影響力和控制權,一旦出現違約風險,相關股東傾向於與證券公司協商通過補充標的證券及其他質押物、合同延期、展期等多種方式避免進入處置程序。

3、 個別最終進入違約處置的,需遵守上市公司股份減持規定中關於減持時間、比例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要求,因此證券公司往往會協助尋找受讓方,通過協議轉讓、司法拍賣等方式變更股權持有人,真正從二級市場減持的金額非常有限。

4、 經向滬深交易所瞭解,2017年股權質押融資日均處置僅為已觸發違約風險融資額的萬分之一。與往年相比,目前情況未發現明顯變化。

5、 截至目前,證券公司總體對股票質押融資業務風險控制是有效的,同時,行業經營狀況良好、財務穩健、流動性充足。

6、 證券業協會將繼續組織行業機構切實發揮維護市場穩定、服務實體經濟作用,牢牢守住風險底線。一是加強與會員的溝通,及時瞭解掌握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或第一大股東高比例質押情形,發揮行業自律組織作用,協助交易所做好風險預研預判。二是繼續督促會員加大與質押人的協調力度,對經營正常但有臨時流動性困難的融資人,持續提供必要的支持,共同維護實體經濟健康、資本市場穩定。

總結一下,就是低於平倉線的股權質押市值佔比少、風險可控、強平可能性小、信息披露和減持要求高、對二級市場衝擊有限、被強平的金額和往年相比並無惡化、監管隨時排查風險維護穩定。

市場對槓桿資金的擔憂由來已久

2015年股市異常波動期間,槓桿資金導致螺旋式失速下跌,留下的深刻記憶使得在每次市場調整過程中,市場都擔憂槓桿資金的爆倉風險,本次也不例外。

正是這一份份公告導致市場人心惶惶,甚至催生出“大額股權質押需經監管部門同意方能賣出,不允許強行平倉”的傳聞。

實際上,按照上述監管口徑,質押融資方通常為上市公司5%以上的大股東,相當部分是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為保持對公司的影響力和控制權,一旦出現違約風險,相關股東傾向於與證券公司協商通過補充標的證券及其他質押物、合同延期、展期等多種方式避免進入處置程序。

而那些個別最終進入違約處置的,需遵守上市公司股份減持規定中關於減持時間、比例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要求,因此證券公司往往會協助尋找受讓方,通過協議轉讓、司法拍賣等方式變更股權持有人,真正從二級市場減持的金額非常有限。

但就有不少“不明真相”的投資者,將股權質押與兩融劃等號,殊不知股票質押回購和兩融不同,限售股沒辦法平倉,減持新規要嚴格遵守。而一般來說,平倉是迫不得已的最後手段,提前做好風控的有效辦法是,讓客戶在質押股份以外,預留更多的股份方便補倉。

更為關鍵的是,上述傳聞並不屬實,券商填報質押情況表、向證監會報風險情況,都是正常的定期報送常規動作,並非特殊時期的特殊辦法,更別說會存在“不允許強制平倉”的情形。

客觀看待股權質押,理性數據應替代恐慌

股票質押違約導致券商強平的情況其實非常少見,但往往會給投資者帶來心理上的恐慌。

在違約處理的過程中,因為上市公司會出一些公告,告訴投資者大股東質押的股份跌到了平倉線,甚至會採取停牌措施,因此有可能造成市場恐慌,而這種恐慌往往會造成不理性的拋售行為,公告導致的情緒影響就會遠遠大於可能會存在的強平動作。

一位券商人士指出,監管部門列數據,把股權質押的情況原原本本的還原給市場和投資者,能夠釋疑、緩解市場恐慌情緒,讓投資者回歸理性。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22日,A股3528只個股中,有3502只股票存在股票質押的情況,而沒有質押的股票僅有26只,可謂“無股不押”。

西南證券分析師楊業偉表示,一方面,股權質押融資規模以及落在平倉線以下規模有限,特別是與股市異常波動前槓桿資金規模相比。另一方面,由於股權質押操作相對靈活,因而具有較大的轉圜餘地,即使觸及平倉線,大股東也可以以手持股票補充抵押物。當前觸及平倉線的股權質押中只有2500億元左右股票的質押比例高於50%。這部分可能面臨較大的平倉壓力,其餘壓力均較為有限。即使股市進一步下跌,新落到平倉線以下且股東補充抵押物能力不足的規模也較為有限,估計市場下跌10%,這部分新增也不會超過1000億元。

分行業來看,除計算機等少數行業之外,大部分行業股權質押平倉壓力有限。因而,股權質押會帶來局部風險,但不會導致系統性金融風險,也不會引發因資金平倉形成的螺旋式下跌。

對股權質押的嚴監管

實際上,在2015年之後,對於股權質押證監會就採取了嚴監管措施。

特別是今年以來,多個政策頻發就是為了控制股權質押風險。

3月12日起正式實施的《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及登記結算業務辦法》,一方面,對於短期波動觸及平倉線的個股,監管層通過補充擔保品等方式替代強制平倉,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市場情緒,以防引起市場上的踩踏式恐慌。同時,“新老劃斷”的原則,也使得個股波動引起的質押融資對市場的衝擊具有一定的緩衝期。另一方面,通過加強券商對上市公司業務風險調查來制定相應的擔保物比例,股票質押率不超60%,單隻股票質押比例不超過50%,依照券商分類監管原則,嚴控業務規模,並對券商自有資金參與股票質押進行限制,體現了監管層嚴防金融風險的決心。

5月底,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 《關於證券公司辦理場外股權質押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叫停券商參與場外股票質押業務,不得提供盯市、平倉等第三方中介服務,執行新老劃斷,已存續合約可以延期購回的,延期期限累計不超過1 年,旨在平穩過渡的同時引導股票質押業務整體風險偏好降低。

目前來看,券商大多開展的是場內質押業務,場外業務因業務風險較高,折扣率、費率較銀行、信託均無優勢而導致規模極低。而場內質押業務多在監管範疇,出現大規模風險甚至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不大。

午夜重磅!沪深交易所等三部门罕见集体发声,讲股票质押同一问题,风险有多大?真实数据如何说

百萬用戶都在看

午夜重磅!沪深交易所等三部门罕见集体发声,讲股票质押同一问题,风险有多大?真实数据如何说

ID:quanshangcn

午夜重磅!沪深交易所等三部门罕见集体发声,讲股票质押同一问题,风险有多大?真实数据如何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