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陽縣住建局實施危房改造助推鄉村振興側記

危房改造天地寬 貧困群眾喜開顏

——旬陽縣住建局實施危房改造助推鄉村振興側記

四月時節,桃紅柳綠, 鶯飛草長,位於秦巴腹地、漢江之畔的太極城——旬陽縣指眼間面目蒼翠總是綠,獨具特色的綠色資源,處處充滿著誘人的魅力。

在這片孕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陳分新的美麗的熱土上,旬陽縣住建系統幹部職工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拿出“盡銳出戰、十面合圍”的旬陽底氣和旬陽攻勢,下村入戶、圍繞農村危房改造、脫貧攻堅拔寨摘帽的“大戲”激情上演。走進一個個村落,農村五保戶、低保戶和貧困殘疾人等群體原來居住的瀕臨倒塌、主體結構出現危險的老舊土坯房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白鋼門、塑鋼窗的磚瓦房。

中、省、市“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鬥打響以來,旬陽縣把農村危房改造作為實施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用實、用準、用活政策,通過對這些危房實施改造提升,讓貧困家庭危房變新居,舊房展新顏,實現困難群眾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截至目前,全縣共有3400多戶貧困戶通過危房改造住進了安全的新房,實現了貧困群眾“住有所居、居有所為”。

高度重視精心部署 強化組織領導

按照《陝西省2018年農村危房改造春季攻勢方案》和《安康市2018年農村危房改造辦法》統一要求,旬陽縣住建局聚焦年度任務,提早謀劃,強力推進。先後召開局黨委班子會、幹部職工大會、危改包抓專題培訓會,及時印發了實施方案,明確時間節點、任務具體到人。為切實做好危房改造工作,旬陽縣委縣政府成了由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為指揮長的的危房改造扶貧專項指揮部,由住建局黨委書記、局長任副指揮長兼任辦公室主任,安排5人專職辦公。實行科級領導包鎮,一般幹部包村的層層抓包機制,抽調住建系統科級領導和幹部59人,組建21個危改聯鎮包抓工作組,點對點的指導督促鎮村戶落實危改任務。

各相關部門、鎮黨委、政府也將危改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與年終考評及獎懲掛鉤,形成了“縣級領導負總責,住建部門負主責,鄉鎮直接責任”的組織領導體系和責任體系。為進一步統一思想,切實抓好農村危房改造這項民生工程,住建局先後在各鎮辦組織召開農村危房改造現場推進會。縣危改辦建立了日彙報、周通報、月查、季制度,定期召開專題會和工作調度會,編髮工作簡報,通報各地工程進度和實施情況,並與縣委、縣兩辦督查室開展跟蹤督查,通過政策措施推動,確保將農村危房改造成為改善民生、為民謀利的民生工程。

鎖定目標不放鬆 狠抓落實見成效

保障住房安全是中央確定的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目標之一。在危房改造過程中,旬陽縣委書記梁濤、縣長陳紅星等黨政主要領導、各鎮黨委書記、鎮長和村級黨員幹部深入一線,身先士卒。縣級領導對危房改造工作謀劃指導,不僅縣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上研究,而且多次深入農村危房改造現場指導調研,解決實際困難,並囑託基層幹部一定要把這項民心工程做好坐實。

圍繞旬陽縣委十五屆四次全委會提出的“所有危改貧困戶今年上半年完成危改任務,三季度末全部達標入住“年度任務,奮戰在危改一線的幹部多措並舉、發揚“5+2、白+黑”精神,通過廣泛宣傳危改政策,徵求村組和貧困戶意見建議,深入細緻的開展摸底調查,先後召開多次會議,實行陽光操作,確保貧困對象“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標順利實現。

一是對象認定再精準。對上報危改計劃的2246戶進村入戶全面核實,對不屬於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分散戶五保戶和貧困殘疾人家庭四類重點對象堅決剔除,對易地搬遷、危房改造搖擺戶再次明確,對符合條件的逐戶開展農房危險等級評定,同時督促各戶儘快開工。

二是改造內容再明確。以C級修繕加固排危為主,明確改造部位和標準,大力推廣低成本改造方式。房屋改造通過修繕加固主要受損結構部件(部位),保證結構安全無隱患,屋頂嚴實五滲漏,牆體密實無裂縫,門窗完整易開。以D級房屋拆除重建為輔,對於新建的嚴格控制建築面積。避免貧困戶因房舉債更貧。

三是已改房屋再規範。對2017完成3428戶進行提升,特別是指導各戶對房屋地基、梁、柱、椽等結構殘損、屋頂滲漏,牆體開裂等方面進行加固修繕。

四是按照“先急後緩、分步實施”的原則,始終堅持把經濟上最困難、居住上最危險、最需要房屋作為優先改造。

走進城關鎮劉店村,一座座新房正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該村劉老人樂呵呵地說:“感謝政府幫助我,使我告別破舊木危房,讓我住上了結實的磚瓦房,現在心裡踏實多了。”這是旬陽縣加快推進農村危房改造的一個縮影。 截至目前,全縣已開工1500多戶,竣工600餘戶,戶均補助資金2.58萬元。

堅持民俗風格 提升鄉村品質

如何原汁原味將陝南民居文化良好傳承下去,記住鄉愁,農村危房改造則更應該多實踐、多思考。旬陽縣在具體實施中堅持“實用、經濟、綠色、美觀”的建築方針,形成陝南民居風格,青瓦或石板坡屋頂、白牆、格子窗。按照農村危房改造質量安全管理要求,安排建築設計師結合各鎮民居習俗,設計推薦房屋樣板,各鎮嚴格執行危改建設項目五項制度,確保項目建設規範、安全、有序。

其次是人居環境再提升。堅持危房改造和環境整治“一盤棋”,按照縣危房改造指揮部的統一安排,對169戶。建檔立卡貧困村的人居環境現狀展開摸底工作,統籌推進改廁、改圈、改廚、改院,力求做到改造後的畜禽圈舍整潔乾淨;廚房地面硬化、灶臺貼瓷、排煙排水設備齊全;廁所男女分設,文明衛生;院場簡易硬化,排水暢通,生產生活資料堆放有序,人居環境優美。

“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一直以為這種美好景象只出現在詩裡,在城關鎮王家山片區的危房改造工程,相信現實也可以變成詩、甚至比詩還美。王齊田一家3口先前居住的老房子大概有200年曆史。 “房子老,面積小,牆裂縫還漏雨,想蓋吧自己又蓋不起。”這是王齊田的形容。 而現在他居住的是一個近60平米的新房。正是借了扶貧的東風,王齊田感慨到,現在的他正在努力發展產業,想早日走出貧困,早點把貸款還了。

改造後的農房主要部件合格,結構安全,屋頂嚴實無滲漏,牆體密閉平滑無裂縫,桁擔、檁條、椽子、柱子無斷裂變形,門窗完整易開啟;室內院場簡易硬化,具備衛生廁所、畜禽圈舍乾淨整潔,人畜分離等基本居住衛生條件;生產生活資料堆放有序。

為改善舊村貌提升人居環境。自16年以來王家山片區的25戶C級危房按照“六統一”模式進行了集中改造。即:統一入戶實測丈量、統一制定改造方案、統一專業隊伍施工、統一扶持補助政策、統一改造質量標準、統一建立檔案資料。達到家家戶戶整齊乾淨、房前屋後鮮花綠樹、整體風貌欣欣向榮。像王家山片區一樣的危房改造工程遍及全縣包括小河鎮金坡村、段家河鎮薛家灣在內的二十多個村。目前,旬陽縣圍繞“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標,以貧困戶危房改造為突破口,多部門聯動、合力推進貧困戶危房改造工作。年初制定《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工作方案》,確保全縣2018年底全面完成2246戶貧困戶危房改造任務。

通過“五改”, 紮實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讓貧困家庭危房變新居,舊房展新顏,實現困難群眾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全縣169個貧困村力爭達到村容村貌整潔、環境舒適優美、鄉村特色鮮明、公共設施配套齊全、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村民環境與健康意識普遍增強,為順利實脫貧摘帽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統籌各方力量 堅決打贏危改硬仗

旬陽縣住建局黨委書記、局長段根臣說,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大協調力度,狠抓工作落實,督促知道各鎮加強政策宣傳,統籌各方力量,採取得力措施,推動未來工的危改戶儘快開工建設;縣住建局危改聯鎮工作組全力做好技術指導和質量監管,協調最佳最優建築方案;及時籌措縣級配套資金,對完成危改戶做到竣工一批、兌付一批;加強危改資金監管,及時足額進行兌付,做到危改資金使用公開透明,接受社會監督,確保程序合法合規、公平公開公正;把農村危改與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提升農戶住房品質,讓貧困戶住的舒心、住的放心,助力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李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