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挑戰》上演驚險燒腦的“奪寶大戰”,“極挑團”大飆演技

《極限挑戰》上演驚險燒腦的“奪寶大戰”,“極挑團”大飆演技

為了保護名畫和隊友,黃渤的犧牲精神贏得了一片叫好。憑藉學識爭得主角的黃磊也讓觀眾佩服不已,正如王迅所言:“機會就是給有準備的人,這就是靠積累。”而在《極限挑戰》的推介下,《韓熙載夜宴圖》散發出了更為強大的生命力、影響力和感召力,也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了文物保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極挑團”精湛演技飆出電影質感 《極限挑戰》引領“大片綜藝”

在綜藝節目模式和內容創新上,《極限挑戰》一直在不斷引領探索、細化深耕,第四季帶給了觀眾諸多驚喜和全新體驗,這一場“奪寶大戰”更是打造出了電影級的視覺質感,讓觀眾領略到了真正的“大片綜藝”。業內人士也發聲道:“《極限挑戰》第四季在節目的綜藝性和價值觀引領上達到了一個完美融合,每一期都富有情懷,讓觀眾有所思、有所得,在情境體驗中有所感悟,源源不斷地向觀眾輸送著正能量和使命感,這可以說是電視節目頗有高級感和社會責任感的成功嘗試案例。全新打造的這一期‘奪寶大戰’更是將節目質感再上一個臺階,很有可能會開啟國內電視熒屏‘大片綜藝’的新潮流。”

《極限挑戰》上演驚險燒腦的“奪寶大戰”,“極挑團”大飆演技

節目中,為了保護名畫,“黃老太爺”決定連夜將《夜宴圖》偷偷送出城堡並想出了一個移花接木的妙招:立幾份遺囑交給賓客中最可信的人,再把畫裁開藏在遺囑中帶出去。“教授”黃渤成為了“黃老太爺”信任的人之一,在拿到遺囑後,黃渤竟然搶過《夜宴圖》一通撕扯直接塞進了嘴裡!看著黃渤“吃畫”的畫面,觀眾驚詫不已:“這是真的吃啊,這能吃嗎?!”但黃渤心知肚明,自己吃的是一張假畫,他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護“隊友”和真畫,“你只要把東西留在這兒,它就有真假,把它吃下去就沒真假了。如果“異次元人”來了,可能就認定你把真畫吃了,犧牲我一個人能保住大家。”黃渤的犧牲精神也得到了觀眾的一片稱讚:“都說黃渤高智商、高情商,這回真的見識了!犧牲精神是一種非常寶貴的精神能量,黃渤做了一個非常積極的示範。”

開場的一場文物智力競賽,也掀起了不小的討論。在進入城堡之前,“極挑團”通過一場比拼來競爭“主角”和“配角”,《韓熙載夜宴圖》中的五大場景被拆開,誰能把正確的排序方式亮出來,誰就能當上“主角”。結果,只有黃磊憑藉著自己的學識給出了正確答案。眾人不服,要求加試。面對“《韓熙載夜宴圖》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之前最後一位私人收藏者是誰”這一問題,其他人都連連搖頭,依然是黃磊輕鬆作答:“他是中國歷史上很重要的一位畫家,張大千先生。”終於,眾人輸得心服口服。王迅忍不住感嘆:“ 機會就是給有準備的人,這就是靠積累,沒有任何辦法。”這個小細節也觸發了不少觀眾的思考,“所有的積累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成為成功路上的墊腳石。”

讓文物更有生命力、影響力、感召力提振 激發大眾文物保護意識

《極限挑戰》所呈現的保護名畫的故事只是一個縮影,但帶來的影響和思考卻是深遠的。《極限挑戰》讓人們瞭解到了珍貴古畫的價值以及傳承過程中的命運曲折。這些文物體現著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和璀璨文化,每一件文物都是歷史的重要見證者,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研究價值。存世至今的文物無不歷盡了人間滄桑,需要加倍去關注和愛護。復旦大學文博系朱順龍教授感慨道:“《極限挑戰》所呈現的《夜宴圖》的經歷,在中國歷史上還有好多其他文物都遇到過類似甚至兇險千百倍的情況,節目的現實意義非常巨大。”

響應了“讓藏在深宮裡的文物活起來”的號召,《極限挑戰》做了一個很生動的示範,一方面很好地弘揚了中華傳統文化。讓文物變得更加富有生命力、影響力和感召力;另一方面,增強了大眾的民族文化自信,引導年輕觀眾樹立起了積極的文物保護意識。節目播出後,越來越多的人對文物產生了濃烈興趣,大眾的文保熱情也被相當程度地提振與激發,不少人正準備加入到文物保護的行列,為文保工作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