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衝突加劇?跨境電商未來如何?來看最新演講透露了什麼!

白宮6月18日晚間表示,如果中國履行其承諾,對上週宣佈的美國關稅進行報復,美國將對另外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10%的額外關稅。

中美貿易衝突加劇?跨境電商未來如何?來看最新演講透露了什麼!

美國方面的做法可謂是變本加厲、步步急逼,此舉更是可能導致中美貿易衝突大幅升級。股市已經因此大受影響,A股重演千股跌停,賣家們更是一片恐慌,生怕影響到自己的跨境生意。

中美貿易衝突加劇?跨境電商未來如何?來看最新演講透露了什麼!

而在6月12日的浙商總會2018年半年度工作會議中,馬雲做了一場非常精彩、深刻的內部演講,圍繞當今企業生存狀態,給了參會企業家(主要是浙商)多點提醒。

今天分享給大家,也是為大家在如今中美形勢下做跨境電商,提供一種思維。

1

經濟形勢好時

企業容易出問題

我們浙商是很了不起的,是我們浙商考慮(問題考慮)得很透、很遠、很廣。每個人的事情做得好與壞,關鍵在於你看問題的深度、廣度、角度,我覺得全國能做得好的企業家跟我們浙商一樣,都對問題看得深度、廣度、角度不一樣。

我們要了解宏觀經濟,特別是對整個金融、製造業市場的判斷。我自己感覺,好日子不多了,但是應該這麼講,好日子本來就不多,做企業家好的時間是不正常的,不好的時間是很正常的。

所以,如果你要選擇做企業,你明白好的日子來了,你要格外珍惜,壞日子要學會適應,學會在壞日子怎麼生存,好有好的過,壞有壞的過。

以前阿里巴巴非常困難的時候,我就鼓勵我自己,我和我的同事講,馬路上沒有車的時候只有兩種方案,你有能力跑得快點兒,沒有能力停下來修車。馬路上車很多的時候,你就要非常小心。

換句話說,經濟形勢非常好的時候,很容易出事情,企業出問題都是因為錢多出了問題,經濟形勢好的時候,是出大錯的時候,經濟形勢不好,你想出也出不了什麼問題,而且現在的形勢不一定是壞事情。

所以,天下之大,想清楚自己、想清楚自己企業的優勢,你有什麼、你要什麼、你放棄什麼,總會有自己生存的方法。

2

國家三令五申的政策

要特別小心

現在整個形勢就像前兩天我聽了很多企業家跟我講的,人人都是嘴上不說,心裡各個擔心。嘴上不說,怕說了以後反而政府對他的看法不一樣、銀行對他的看法不一樣、員工對他的看法不一樣,但他心裡特別擔心,去槓桿、去產能,其實每個人壓力非常大,非常大的企業都為了幾個億的錢弄得心驚肉跳。

以前企業家做企業老是叫等政策,今後要懂政策。國家的國策如果三令五申,四、五次,七、八次在講的時候,你要非常小心。

我跟公司裡面的同事這麼講,我現在是董事長,我想做的事情,說一遍你們別把我當回事情,兩遍也無所謂,當我七、八遍在講的時候,你們要非常小心了。我也許做不到,但我會慢慢把它搞過去。

其實去槓桿、去產能也好,供給側改革這兩、三年來已經說了多少遍?很多企業家都把它當作文件在看,因為以前說得跟做得不一樣,現在說得跟做得是一樣的。但是隻是政府、國家太大,一個政策下來得兩、三年的時間。

所以,有的時候要高度注意,一個政策出來,一個國家要想說什麼話的時候,這個事情你要想明白,仔細聽聽它到底是真的、假的,是否真存在這個問題,你要提前兩、三年做好逃跑、轉移、升級的準備,而不能等到來了以後再改,那隻能是斷臂,來了再不改,你還想等待機會?沒機會了。

而且我個人覺得這一輪的經濟去槓桿、去產能、去汙染這些企業,從國家來看,從我們這些企業來看,我覺得去得好,必須死掉一批企業。

這些企業在最有錢的時候、最有勢的時候、位置最好的時候,居然沒有去做這樣的戰略轉型,居然沒有看到這些問題,在最好的時候沒有聽懂國家的政策、沒有看到未來的趨勢的災難性,不改,你說這些企業不死怎麼辦?

我認為死一批企業也挺好的。

3

一定要在陽光燦爛時

修屋頂

今天不是所有的企業都糟糕,也有好企業,很多人說企業不好、實業不好、實體不好,是你的實體不好,小米不是蠻好的?零售不好,零售也有很好的啊。金融不好,金融也有很好的。只是你沒有去擁抱這個變化,你沒有改變自己,你在最好的時候沒有改變自己。

多年來在阿里我自己的感受很深,我那時候一直堅信一個東西,我的想法就是在陽光燦爛的時候修理屋頂,公司在形勢最好的時候、業績最好的時候、利潤最好的時候、士氣最好的時候必須改革,一定要在陽光燦爛的時候爬到屋頂上修屋頂,

千萬不要下雨、下暴雪的時候再跑到屋頂上修一修,你可能就摔死在屋頂上了。

形勢不好的時候,你要非常小心,該宰的宰、該萎縮的萎縮、該退縮的時候退縮,但是理想主義不能變。退縮不等於丟理想,要修復自己。

但是今天我們所有的企業都要認認真真地去思考,絕大部分優秀的企業家都是哲學家,哲學家的主要觀點是苦頭吃多了,才會變哲學家,學習是成不了哲學家的,你只有自己苦頭吃了,你知道好與壞,才能重新調整過來。

4

把握趨勢

想明白三件事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過去40年浙商的成功是敢為天下先,靠創新、奮鬥。但是在今天的形勢下,大家認認真真要思考,我到底想幹什麼?

我覺得很多企業不去想明白自己到底想幹什麼,所以形勢一不好,就緊張,形勢一好就瘋狂,即使今天的形勢絕對不是經濟形勢最糟糕的時候,其實往往是在路上經濟形勢非常好,人人看好的時候,大家是擁擠不堪的時候,是最容易出事的時候。

所以,對我來講,宏觀好沒什麼,宏觀好不一定輪得到我,微觀差,磚頭也不砸在我頭上,反正我只要把握好這個趨勢,看到什麼東西是一定不能碰,什麼東西有機會,什麼東西別人不敢進去,把這些問題想明白了,然後按照定律一步一步往前走,還是有機會的。

5

未來沒有

純製造業和純服務業

要擁抱技術,擁抱技術極其關鍵。

大家說盒馬鮮生行不行、大潤發行不行?現在盒馬鮮生上海、北京、杭州所到之處人多成這個樣子,只是換一種方法做,擁抱技術做而已。大潤發我們收了以後,現在也是越來越好。

我們不是說想進入零售,阿里巴巴不想做零售,我只是想告訴大家,零售是可以做好的,只是按照你的方法做,想退到昨天的方法做,那是不行的。

所以,未來的製造業一定是服務業,而未來的服務業一定是製造業。大家記住,

純製造業的時代可能過去了,純服務業的時代也過去了,更何況很多人都沒分清楚什麼叫製造業。

我有時候開玩笑,大家說海底撈是服務業還是製造業?海底撈實際上是一個製造業,只是端到桌子上那一刻是服務員幫你端上來而已,它後面的採購、生產、材料整個就是一個製造業的過程。

所以,大家講虛擬經濟,虛擬經濟是偏金融的,要發展實體經濟,一定要發展好虛擬經濟,不要把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對立,金融不是壞東西,但是以前的金融沒有發展好,不是金融不好。

中美貿易衝突加劇?跨境電商未來如何?來看最新演講透露了什麼!

6

未來的利潤

就在於技術含量

我覺得整個企業如果沒有技術含量,如果大家還在資源投入、資金投入、勞動力投入,這個時代完全過去了,未來的利潤就在於你的技術含量,未來的市場不在於多大,而在於多深。

你想想,日本的市場是深度非常深,中國市場廣度很大,中國的市場遠遠未開拓,中國有巨大的機會在這裡。

所以,希望大家多注重這個觀念的思考,以後製造業就是一個創造業,以前的製造業企業花時間都在想融資、買設備、搞定材料,未來的製造業請大家多花點兒時間不是引進資金,而是引進知識、引進人才,把這方面做好。

我自己在2001年、2002年,阿里巴巴最困難的時候,整個互聯網泡沫沒了的時候,很多互聯網公司都把自己的互聯網幾個字都改掉了,不能再叫互聯網了,太丟人了。

但是我們覺得那時候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把所有的錢集中起來培養人才、訓練人才、訓練幹部,認清楚自己的互聯網到底能走多久。每個行業我們去思考,你這個行業、產業到底能走多久,是否真有希望。如果大家都沒希望的話,你堅持是不是有可能。在出問題的時候把自己想清楚。

7

大家要認清

中美關係的三點

大家說中美貿易,我認為未來20年,不要認為中美之間關係會好起來,一定是起起伏伏、低低落落,因為美國已經把中國當作戰略對手了,西方是特別在意競爭的。

東西方之間文化有差異,中國人講究和氣生財,什麼事情都想和,而西方是講究競爭出優勢,他是一定要跟你搞競爭的。

還有一點,中美關係不好跟你其實也沒什麼關係,好跟你也沒多大關係,好也不可能全買你們家的,不好也不可能只能靠美國了。中美之間發生強大貿易戰的概率非常低,因為雙方輸不起,但是好已經不可能了。

有一點是肯定的,現在雙方就像夫妻一樣,結了婚以後,老婆、老公之間的蜜月期就是吵架,美國人不適應中國起來,中國自己也沒適應突然變老二了,而且還有可能變老大。

所以,這件事情全世界都看見了,大家就當娛樂片一樣,我們生存在這個時代,站在樂觀、欣賞的角度去看看。中國一個了不起的戰略,就是“一帶一路”的戰略。其實,今天歐洲的日子不好過,美國的日子也不好過。

剛才有人講我們的朋友都是窮國家,但是有的時候中國的產品賣到窮國家比較靠譜,窮國家也是我們的機會。但是窮國家不等於要爛產品,我們必須要調整昨天的策略。

8

未來30年

世界會重新洗牌

我想在我看到中美之間貿易的角逐所看到巨大的機會在哪裡?

未來的30年,這個世界會重新洗牌,30年以前,政策的改變、中國的開放,以及技術、理念、思想、管理重新洗牌了整個經濟,所以才有這個房間的人能坐在這兒。未來30年,經濟將會重新洗牌。

我可以很負責任地講,這兒大概有200人,未來30年以後,包括我們在內,大概有20家企業還能夠參加浙商總會理事會就已經很了不起了。這絕不是危言聳聽。你要做好準備的是,如何成為這20張門票。未來這個房間的人將會變成500家企業,但是我們這兒只能拿到20張門票。

有一年中國移動召開高層會議,請我去講,我忘了是哪年了。我那天講,中國移動互聯網會高速發展,但是一定不是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特別不是中國移動,那幫人特生氣。

我說我們可以打個賭。你們看今天的形勢怎麼樣?往往最有資產、最有資源、最能幹的那幫人去不到未來的。

所以,我希望大家今天就是改變,你改變,你痛苦,只有痛才不會苦,你連痛都不行,你苦的日子是非常糟糕的。

所以,我說未來我們這200個企業家,如果有20張門票,已經很了不起了,但是這個位置裡面會有500-800個人進來,這就是變革、重新洗牌所面臨的巨大機會。

9

未來80%的企業

必須是全球化的企業

中國未來五年將進口8萬億美元,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今年上海的進口博覽會上,國家稱將在未來五年內進口8萬億美元,在未來的15年內,進口24萬億美元。這意味著什麼?對所有的製造業、消費產品進行顛覆性的衝擊。

大家想過沒有,8萬億美元,3億中等收入人群,而且在未來的10-15年內,將會有5億的中等收入,中等收入不等於中產階級,中等收入陷井是沒有把中等收入變成中產階級,這是中國未來的15年內,將會有2-3億的中產階級、5億的中等收入,還有8萬億美元的進口量,這將意味著重新寫貿易遊戲規則,所以製造業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這個希望大家認真地去思考、認真把握,自己在這個領域裡面,你的定位是什麼?未來的製造業不是Made in China,也不是Made in America,叫Made in Internet,是這個國家採納的資源,那個國家拿到的技術,那個國家拿到的設計,形成以後一定是全球化的企業,未來的企業一定是全球化的企業。

未來你的市場必須是全球的,未來80%的企業必須是全球化的企業。只有這樣,你才能生存。

10

未來的經濟

一定是利他主義

未來的經濟一定是利他主義。在IT時代是立體圍剿,我越來越強越好,而未來的經濟是所謂平臺經濟,平臺經濟就是讓別人比你更強,什麼叫生態,就是你強,合作伙伴必須強,合作伙伴強,你也能強起來。

所以,這種理念重新的顛倒和思考,是未來30年我自己覺得重新洗牌的關鍵點。

一個企業能否做得好,一個企業的組織是不是設置得好,要什麼樣的人才,做什麼樣的產品,這個產品與眾不同,關鍵在於你這個公司的思想跟別人不一樣。

所以,我覺得浙商了不起。因為我們看得遠,我們看得各自不同,企業正因為每個人的角度不一樣,看問題的深度不一樣、角度不一樣、廣度不一樣,使得企業才會做得特別有味道。

我們公司內部現在有法度註冊幾百家了,但是做得上百億市值的公司,我認為我們公司也有上百家,但我希望每個人都不一樣,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獨立的思考、獨立對問題的看法,深度、廣度、角度不一樣,使得他們走起來才會豐富多彩,這才叫生態,這才叫經濟體,這才叫繁榮。

11

企業未來要往

這幾個關鍵詞上轉換

但是不管再不一樣,有些東西是未來社會的趨勢,利他主義、可持續發展、綠色、普惠,這些是未來30年你想活下來必須要運用的基本手段,聯合國在推,各國國家都在推,全國老百姓希望,可持續發展,而且必須是綠色、普惠的,讓大家受益,不是你受益。

所以,治理汙染就變得極其關鍵了,這些是關鍵詞,你要問你的企業有沒有往這些關鍵詞轉換,哪些詞是你認為未來30年、未來10年、未來20年一定要的。

你可能說,別跟我講30年,我3年都活不下去,你不想清楚30年,3年肯定是活不下去的,當然你想了30年,3年未必活得下去,但如果你不想30年,3年活下去,你每年都在擔心下3個月還活不活。

我覺得把自己看透,把公司看透,把未來的趨勢想清楚,認為天下之大,怎麼會融不下我創造獨特價值的企業?你總能走下去。

12

做優秀的企業

有三個關鍵詞

所以,我覺得作為浙商,作為我們做企業的人,永遠要堅信理想主義、樂觀主義,要學習、自重、自尊。

我認為未來30年,由於技術革命和世界格局的變化,中國成為了世界老二,而且中國在走向老大的路上,或者是中國在走向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過程中,我們內部很多問題都是問題,大家不要看到問題,因為有問題,才是有你們和我們這些企業家存在,我們可以把問題解決,只要你解決這些問題,才是你的價值所在。

只有帶著理想主義、樂觀主義的精神,才有可能。再加上強大的現實主義,作為企業沒有現實主義,不活過這個季度、下個季度,基本上就完蛋了。

所以,做優秀的企業,我認為三個關鍵詞:

第一,三觀。

1、老闆和所有的高層一定要想明白,要有未來觀,從未來看今天。

2、要有全球觀,從全球未來看今天。

3、全局觀,講政治是全局觀很重要的一部分。

這是公司高層管理必須要有的“三觀”。

第二,三主義。

1、公司一定要有理想主義色彩,你為什麼而生產?你不是為錢,你不僅僅是為利益,必須要有堅強的、堅定的理想主義。

2、現實主義。你必須要活好今天,該斬首的斬首,該斷臂的斷臂,該活下來的活下來,該收縮的收縮,該發展的發展。

3、樂觀主義。再大的困難,今天不是最困難的。

所以,我們做企業不要斷地有這種交流會,大家共享,我到這兒不是給大家打氣,因為真正的企業家打氣也沒用,我們自己給自己打氣,你把自己想明白、想透了。

我那時候就在講,如果阿里巴巴沒了,中國也沒幾個企業活著,我就是這麼想。如果我們帶著這麼強的理想主義、現實主義,並且每個人都對未來充滿了想象,一點一滴地往前,我們公司沒了,還有幾家公司能活下來?

那時候我在杭州跟所有的員工講,我們不給宿舍,阿里巴巴的人在杭州買不起房子,杭州沒幾個企業能給員工買得起房子,就這麼一步一步往前走,也不是說明天就買起,15年以後我們才有機會。

所以,做企業多分享、多溝通、多學習、多交流。做企業就是借假修真,我們這些東西都不是自己的,所有的財富是社會、員工、孩子們的,我們死了以後,別人最多哭三孝,就把你忘了。

你這一輩子就是修煉自己內心的平靜,如果看見經濟形勢不好了,你就急,經濟形勢好了,你就瘋狂,你根本沒修煉好,浙商就是修煉。外練一層皮,內練一口氣。要修煉,好跟我也沒關係,不好也沒關係,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往前走,這是我們做企業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