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中學會忍耐

投資的道理大家都懂,順勢而為尋找確定的投資機會。但是極大多數人卻做不到,上漲中變的貪婪,下跌中變的恐懼,最終將利潤拱手讓出。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在投資中學會忍耐。

投資中學會忍耐

在談自己的觀點之前,還是以一個故事開場,要成功一定要學會忍耐。

當天會場座無虛席,人們急切地等待著這位老者的精彩演講。大幕徐徐拉開,舞臺的正中央吊著一個巨大的鐵球。為了掛起鐵球,臺上搭起了高大的鐵架。一位老人在人們熱烈的掌聲中走了出來,而兩位工作人員則抬著一個大鐵錘,放在老人的面前。

主持人對觀眾說:“請兩位身強力壯的人到臺上來。”轉眼間已有兩名動作快的年輕人跑到臺上。老人這時候開口了:“請你們用這個大鐵錘去敲打那個吊著的鐵球,直到把它蕩起來。”

一個年輕人搶先拿起鐵錘,拉開架勢,掄起大錘,全力向那個吊著的鐵球砸去。一聲震耳的響聲,那鐵球紋絲不動。他接著用大鐵錘不斷砸向鐵球,鐵球仍舊一動不動,臺下逐漸沒了吶喊聲,觀眾好像認為那是沒用的,就等著老人做出什麼解釋。

會場恢復了平靜。老人從上衣口袋裡掏出一個小鐵錘,對著鐵球“咚”敲了一下,停頓一下,再用小鐵錘“咚”敲一下。人們奇怪地看著,老人就這樣自顧自地不斷敲下去。10分鐘過去了,20分鐘過去了,會場早已開始騷動,有的人乾脆叫罵起來,人們用各種聲音和動作發洩著不滿。

老人卻不聞不問,只管一敲一停的工作著,好像根本沒有聽見人們在叫喊著什麼。有人開始憤然離去,會場上出現了大片大片的空缺,留下來的人們好像也喊累了。

大概在老人進行到40分鐘的時候,坐在前面的一個婦女突然尖叫一聲:“球動了!”剎時會場立即鴉雀無聲,人們聚精會神地看著那個鐵球,那鐵球以很小的擺度動了起來,不仔細看很難察覺。

老人仍舊一小錘一小錘地敲著,吊球在老人一錘一錘敲打中越蕩越高,它拉動那個鐵架子“哐哐”作響,它的巨大威力強烈震撼著在場的每一個人。終於,場上爆發出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在掌聲中,老人轉過身來,慢慢地把那把小錘子揣進兜裡。

老人開始講話了。他的告別演講只有一句話:“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你沒有耐心等待成功的到來,那麼,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對失敗。”

故事講完了,故事的真實性和合理性我們無需追究,只是通過股市傳達一個道理,大家也可以把其看成鐵杵磨成針的海外版,擁有耐心即可能人所不能。

投資中學會忍耐

現在我們來看看投資是不是也是這樣,不同的情況下,對於忍耐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我們不能一概而論,大致我將投資中的忍耐分為兩類,空倉和持倉。

空倉中的忍耐

現在很多的投資者寧願滿倉跌不願空倉漲,只要手中有資金就一定要去買入一些倉位甚至滿倉,其實這樣做事很不明智的。

根據我對於近幾年市場波動的觀察和經典案例的學習,只要你能夠持幣耐心觀望,每年都會在適當的時候給投資者一次甚至幾次入場機會,這個時候才能以最低的價格吸收最優質的籌碼。當然如果把週期拉長,每5-7年都會有一次長線佈局的最佳機會。所以無論短線和長線都要學會忍耐,只有在最佳的位置買進,才能獲得最大的收益。

持倉中的忍耐

持倉和空倉是不同的,空倉時需要忍耐的是對於股價上漲的誘惑,而持倉時需要忍耐的是對於股價下跌的恐懼。

彼得林奇分析美股歷史上40次暴跌,每次大跌之後的一段時間,股價都會漲回原價甚至更高。既然我們已經持有倉位沒有避開暴跌,那麼就要堅定自己的投資邏輯,等待股價的迴歸及上漲。雖然這個過程時間較長,但你保護了本金還獲得了利潤,這不就是我們進行股票投資所追求的東西嗎?

任何投資者都無法把握住市場上每一次機會,但是隻要學會忍耐,你就能夠抓住那些顯而易見的機會。最近A股暴跌,一位滿倉的朋友跟我說,要是我現在手上還有資金,買什麼都掙錢。是呀,這就是顯而易見的投資機會,雖然這次錯過了,但只要耐心等待,總會有下一次機會到來。

小馬有話說

這是星期一直在跟大家講投資行為,投資心理,是因為這種市場下,任何的技術都沒有辦法驗證,市場被恐慌情緒所充斥,想要熬過這個艱難的時期,需要強大的信心和極大的耐心。

道理說來說去就是這些,選好股,有信心,有耐心,只要擁有這些,盤面如何波動對於我們還能造成什麼影響。只有在市場出現明顯掙錢效應的時候才會引入大量的場外資金,只要有了資金注入,市場必然會出現反彈甚至反轉。

在我看來,這周市場的極端情緒已經得到了極大的釋放,加上人民幣近期不斷的貶值,我們不會走上日本90年代的老路,耐心等待市場的反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