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鄂直流背靠背聯網工程開工

創柔性直流輸電最高電壓、最大容量兩項世界紀錄

5月25日,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輸電工程——渝鄂直流背靠背聯網工程開工建設。該工程實現川渝電網與華中電網異步互聯,在世界上首次將柔性直流輸電電壓提升至±420千伏,電力輸送容量達到500萬千瓦,對優化國家電網格局、促進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電網科技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當日,在湖北宜昌、恩施兩地同時舉行工程開工儀式,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劉澤洪宣佈工程正式開工。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書記周霽,湖北省能源局、中電建集團、中能建集團相關負責人出席開工儀式。

劉澤洪說,渝鄂直流背靠背聯網工程,是優化國家電網格局的重點工程、促進我國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綠色工程和提升電網科技水平的創新工程,對於促進我國電力和能源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工程建設規模大,技術要求高,時間緊、任務重,國家電網公司將充分發揮在技術、人才、管理等方面的優勢,精心組織、科學管理、周密部署,優質高效推進工程建設。劉澤洪要求全體參建單位和人員要深刻認識工程建設的重要意義,大力發揚“工匠精神”,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狠抓施工安全、工程質量和投資控制,確保把渝鄂直流背靠背聯網工程建成安全可靠、自主創新、經濟合理、環境友好、國際一流的精品工程。

渝鄂直流背靠背聯網工程2016年12月26日通過國家發改委核准,計劃2018年年底建成投運。工程分為南北兩個通道,在渝鄂斷面現有九盤—龍泉、張家壩—恩施500千伏輸電通道上,新建宜昌、恩施2座柔性直流背靠背換流站,每座換流站建設2×125萬千瓦柔性直流換流單元。該工程投運後,將解決川渝和華中東四省之間500千伏跨區長鏈式電網存在的穩定問題,簡化電網安全穩定控制策略,提高電網運行靈活性和可靠性。同時,將大幅提高川渝電網與華中電網間的互濟能力,有利於促進西南水電開發和大規模外送。

渝鄂直流背靠背聯網工程還為我國柔性直流技術發展帶來新突破。工程將首次應用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功率IGBT電力電子器件,並實現柔性直流輸電的系統成套、設備研製、關鍵組部件和控制保護系統的全業務環節國產化,促進形成柔性直流輸電的全套中國解決方案,促進產業全面發展和整體走向國際市場。

據悉,渝鄂直流背靠背聯網工程投資達64.9億元,並將帶動電工裝備等相關產業投資41億元,有利於改善供給側結構,化解鋼鐵、水泥等過剩產能,中長期經濟效益顯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