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昕楠
有啊,这种实验室叫深海空间站。
▲前苏联“一级核动力深海工作站”工作想象图
深邃的海底其实比茫茫的太空更危险,那里有巨大的压强,1000米深处的压强是大气压强的100倍。频繁的地壳运动,复杂的地形,涌动的暗流,都给建设深海空间站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我们对于海底的了解,还没有对月球和火星的了解更详细。
▲宝瓶礁石基地
目前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拉哥岛以南约九英里处,有一个叫宝瓶礁石基地的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最初是属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后来被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FIU接管。位于水下20米深处,重量81吨。好像一艘潜水艇。
FIU将其用于海洋生物、海底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诸多问题的研究和教育基地。美国航空航天局也用它开展各种太空实验,例如:模拟小行星表面的极端环境,测试火星登陆车,开展宇航员在零重力下的失重训练等等。2014年夏天,一个名叫法比亚的科研人员在宝瓶实验室里连续居住了31天,创造了海底停留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
建造深海空间站的难度不亚于建立太空空间站,因为深海的压强实在是太大了,需要质量轻,耐压强度极高的新型材料。深海空间站是一个由功能各异的潜水器组合在一起的结构群。包括居住舱、仪器舱、返回舱、对接舱、动力舱等。
深海运载器可以与深海空间站对接,为空间站送去能源、食品、氧气以及科研仪器等等。
我们对深海的探索程度,远不如对太空的探索更深入。深海空间站可以发现海底矿藏、油气资源,研究深海生物,提高我们对海洋的认识。据2017年《科技日报》报道,深海空间站已列入我国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未来的深海空间站有千吨级别,可以在海底停留半个月,甚至几个月,可容纳几十人同时开展科研工作。